初哆咪防过敏,也不必盲目禁食
防过敏,也不必盲目禁食
童童快8个月了,对鸡蛋过敏,奶奶对童童的妈妈说:“千万别再给童童吃鸡蛋了,免得她又过敏。”童童的妈妈也很怕童童再过敏,但内心也很困惑,鸡蛋这么有营养的食物,如果一直不吃,也不利于健康啊!

如果说把宝妈们最担心的问题列出来的话,过敏一定是其中一个。一想到孩子过敏可能会出现的湿疹、荨麻疹、呕吐、腹泻、哮喘等问题,宝妈们的心立刻就提到了嗓子眼。孩子一旦出现过敏,意味着在短时间内还会过敏。作为妈妈,一定不想让孩子再次冒险,于是很多妈妈干脆把引起过敏的食物彻底pass,甚至把所有易过敏的食物都pass。
这样做固然能起到杜绝过敏原的作用,但是问题来了,很多易过敏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坚果等都很有营养,它们是膳食中营养的重要来源。如果孩子一直不能吃鸡蛋、牛奶等食物,岂不是容易造成营养的缺乏,不利于健康?那么,过敏的食物就一直不能吃吗?
事实并非如此。多数宝宝能随年龄增加,敏感性逐渐消退而自愈,不必长期、盲目禁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食物过敏会被忘记,即食物过敏好转。人体的免疫反应会随着过敏原的不断刺激而增强,会随着刺激的消失而减弱,这就跟我们的记忆一样,大脑不断地受到某种信息的刺激,对这种信息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深,记得越来越清楚。如果一段时间不再获得这种信息,大脑得不到刺激,慢慢地就会对这种信息淡忘了。
当孩子对某种食物出现了过敏,要让他完全躲避这种食物3-6个月,3-6个月以后可以再次尝试。例如:如果宝宝对鸡蛋过敏,需记录宝宝所吃食物的日期以及食用后的症状,禁食相关食物3-6个月以后,再进行鸡蛋试吃,观察宝宝的过敏情况,若还是过敏,则须不吃鸡蛋3-6个月后再进行尝试,如此下去,慢慢食物过敏就会好转。

也就是说,妈妈们不用过于紧张了,即使出现了食物过敏,慢慢地,身体也会忘记。不仅如此,易过敏的食物也不需要完全回避。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食物过敏,特别小心,很多东西都不敢给孩子吃,这样做并不好。如果早期不给孩子接触各种食物,以后他过敏的机会会更多,因为人体对食物是有一个耐受度的。一旦接触某种食物后,身体往往会对这种食物做出两种反应,一种是接受,另一种是不接受。如果早期让孩子小剂量地接触各种食物,他的身体会慢慢适应这种食物,对食物的耐受性会更强。如果之前一直不让他接触各种食物,等他长大一点,突然受到大剂量的刺激,就很容易导致过敏。
这就和人的记忆方式很像,你对陌生人的接受度,你与人相处的模式,其实和人体怎么接受新食物是一样的。两个人相遇,刚开始都是仅限于见面互相打个招呼,之后慢慢熟悉对方了。人体与食物的关系也是这样,通过接触,人体对某种食物可能顺利接受,也可能是不能接受,产生过敏。相比较而言,小剂量的接触,刺激比较弱,人体的接受度就高,可以增加食物的耐受度,减少过敏。

因此,家长们对待过敏食物不要走极端,不要无原则的全盘接受,也不要没商量地一概拒绝。即使过敏了,等到3-6个月以后也可以再次尝试。过敏的食物虽需要谨慎添加,但也不需要完全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