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ython数据结构详解(三)- 列表与元组

2023-03-16 19:32 作者:Mr_Tree树先生  | 我要投稿

学习一门语言,了解其数据结构是基础。由于Python是动态编程语言,所以在定义变量时并不需要事先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变量的声明和初始化是同时进行的。

Python有如下五大数据结构类型:

1、Number类型

2、字符串类型

3、列表,元组

4、字典

5、集合

下面我们逐一来了解一下~

本篇主要介绍列表与元组,是数据结构类型介绍的第三篇。

前两篇关于Number类型和字符串类型的介绍,可以搜索订阅号《Python宝典》

三、列表与元组

之所以将列表与元组放到一起,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类型很相似,可以将元组理解为只读的列表结构。

1.1 列表

1.1.1 列表的表达方式

列表的元素和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可能只有几个元素,也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元素,每个元素的类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列表中区分元素顺序,也允许包含重复元素。

下面来看下如何定义一个列表。


1.1.2 列表的基本操作

  • 索引和切片

列表的操作基本都是索引来实现的。

索引编号默认是从0开始的,并且在python中,还支持反向索引,用负数表示:


切片操作可以从列表中根据指定的开始索引与结束索引来获取一个新的子列表,切片有如下几个特点:

(1)切片截取的是左开右闭区间,s[1:3]取的是s[1]与s[2];

(2)结束索引若为0,会获取一个空列表;

(3)结束索引在列表中的位置若小于等于开始索引在列表中的位置,也会返回一个空列表;

(4)切片默认步长是1,也可以手动指定,但步长不能为0,否则会抛出异常。


  • 列表的加法与乘法

加法操作使用加号(+)完成,表示把加号两端的列表变量连接形成一个新列表;

乘法操作使用星号(*)完成,表示对当前列表对象进行复制并连接,并形成一个新列表。


会抛出异常

可以使用 in 运算符检查某个元素是否在列表中,返回True / False


  • 列表元素的修改与删除

列表元素的修改是通过索引来实现的。


列表的删除很简单,使用 del 语句即可。


1.1.3 多维列表

所谓多维列表,就是列表的元素还是列表,列表的元素还是列表……

呃……还是以二维举例吧~


上面是最基本的创建二维列表的方式,但有时候二维列表是根据已有的条件来创建。


这边用到了列表解析生成二维列表的方式,现在看不懂没关系,看完下面章节再回头来看这里就明白了。

1.1.4 列表解析

列表解析(或称列表推导)是根据已有列表,高效创建新列表的方式。

列表解析是Python迭代机制的一种应用,常用于创建新的列表。

解析语法:[expr for_var in iterable]

这个语句的核心是 for 循环, 它迭代 iterable 对象的所有条目,前边的 expr 是生成列表元素的表达式。

举个栗子~


1.2 元组

1.2.1 元组的表达方式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列表,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修改,将元组理解为只读的列表更容易帮助理解。

下面来看下如何定义一个元组。


可以看到,元组是用圆括号()括起来的,并且在定义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加圆括号

也可以将元组分配给多个变量。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变量交换,而无需中间变量。


上面栗子中,变量的数量与元组中的元素数量是相同的,否则会抛出异常。

问题来了,如果元组中元素很多,比如有100个,难道需要定义100个变量么?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只需要将部分元素赋给变量,其余元素转化为子列表即可,上栗子~


在上面代码中,右侧的元组有9个元素,而左侧只有3个变量,如果按以前的逻辑,执行这行代码肯定是要抛出异常的,但由于z变量前面有一个 *,这就是通配符,如果放在一个变量前面,表示列表,也就是说,变量z本身就是一个列表

Python解析器首先会按列表中元素的顺序和匹配对应的单个变量,剩下的值都给列表变量,也就是z。所以执行这行代码后,x和y的值分别是1和2,而z的值是[3, 4, 5, 6, 7, 8, 9]。

需要注意的是,左侧变量中只能由一个带 * 的变量,否则python解析器无法确定列表的范围。

最后,再来看看如何定义只含一个元素的元组。


从上面栗子可以看出,定义一个元素的元组需要在末尾加上逗号,否则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值,并非元组。

1.2.2 元组的基本操作

  • 访问:元组和列表一样,也是通过索引来访问具体的元素;

  • 修改:元组是只读的,不支持元素的修改;

  • 删除:元素值不允许删除的,但可使用 del 语句删除整个元组。

1.3 相关函数与方法

1.3.1 列表与元组常用的函数

1.3.2 列表与元组常用的方法

1.4 列表与元组的差异

总结一下列表与元组的差异点:

  • 可变性:列表是可变的(Mutable),也就是说,它们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进行修改、删除或添加,而元组是不可变的(Immutable),一旦创建就不能被修改。

  • 语法:列表用方括号([])来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而元组用圆括号(())来表示,元素之间也用逗号(,)分隔。如果元组只有一个元素,则需要在元素后面加上一个逗号。

  • 使用场景:一般来说,当我们需要在程序中存储一些可以被修改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列表。而当我们需要在程序中存储一些不可修改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元组。

  • 性能:由于元组是不可变的,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它们比列表更快,尤其是当元组作为字典的键时。

  • 内存:一般来说,创建元组类型tuple的变量比列表类型list要快,而且占用更小的存储空间。

  • 线程安全:元组类型变量的元素不可更改性,可保证多线程读写时的安全问题。

下篇开始介绍字典,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错的话,麻烦给个关注,点赞、转发~


Python数据结构详解(三)- 列表与元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