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20230907

2023-09-07 13:27 作者:宋昶靓宋垚磊  | 我要投稿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拱出自己的人生捷径 大脑帮 无论是赚钱还是干事业,很多人都迫切的需要有捷径可走,而日拱一卒真的可以拱出你的捷径,不信,试试看? 日拱一卒是什么意思呢? 象棋中的“卒”是不起眼的小兵的意思,在象棋游戏规则中,它只能每次挪动一步。可谓蚂蚁似的不起眼,和不辞劳苦之意。 日拱一卒,便是像“卒”一样,每天只是一步一步的走,只专心致志的把要做的事做到极致。而日拱一卒,坚持便会带来大改变! 日拱一卒的意思是说,每天像个象棋的卒子那样前进一点;功不唐捐是佛经里说的话,唐捐就是浪费的意思。功不唐捐是指努力绝对不会白费。记得冉氏有个座右铭叫作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朱学勤也说过,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差不多都这意思。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方法,说是杀手锏也好,独门秘法也好,总之只要是适合自己进步的,就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并最终能提升自己的内功,无论是做早修,还是做晚课。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日拱一卒,又是石杵磨针,滴水穿石的意思。一件事情,坚持的久了,就会产生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 -1- 晚清圣人曾国藩,资质平平、出身贫寒。但是却凭借不懈努力,科举考试历经磨难才考中秀才,然后举人,进士。如果他在考6次不中,选择放弃的话,也就不会有后世所传颂的圣人之说了。 不仅如此,在他居高官之后,他没有飘,反而处处谨慎,坚持每日读书,每日反思自己,由此他才能知进退,懂时局。当他手握重兵权,别人以为荣耀之至的时候,他却向朝廷提出,主动收缩兵权,甚至请病还乡为老守孝。 有人觉得可惜,但是曾国藩在当时,其实已经觉察到朝廷对他虎视眈眈的局势,尽管他当时握有重兵权,也没有飘没有反朝廷的意思,但是在当局者看来,他战功赫赫手握兵权,是朝廷不得不重视的“心病。”由此,他及时调整战略,以退为进,为他以后再度获得朝廷信任,重新出山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是他每日坚持读书每日反思自己的结果。所以他的卒便是每日读书,还有每日反思。他从孔子的《论语》当中懂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并加以运用。他把卒字用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的圣人之名。 -2- 在手机上,经常看到年轻的妈妈们每天在朋友圈发自己家小朋友读书的照片。 所附的文字大多是“某小朋友参加某某小学的‘亲子共读,幸福成长’活动”等内容。 孩子端坐在书桌旁,挺直腰板静静地在那儿看书。 看得出来,这是学校的统一安排。 说实话,真心为这样的活动点赞。 也许,在所有参加活动的孩子中间,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把这样的要求坚持下去,最终变成一辈子的习惯。 但对于那些坚持下来的孩子来讲,这样的习惯足以让他们终生受益。 -3- 多年前,一位文友的QQ签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没有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但1932年6月27日,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里有这样一段: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种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 每天坚持,努力就不会白费,我的那位朋友做到了。 体制内的他,在繁杂的政务之余,每天都要坚持写一篇文章。 数年下来,他已经小有所成,不管是名气、收入还是成就感,都已经远非一个基层的公务员能比。 -4- 记得刚毕业时,单位里有一位三十来岁的老师。 他虽然已经娶妻生子,但仍然每天都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准备律师资格考试。 虽然几经失败,却初心不改。 那时候学校里的年轻老师比较多,大家生活也都相对闲适,喜欢没事的时候在一起喝喝酒,打打麻将。 很多人都“劝告”他说,年龄也不小了,工作也还稳定,还考律师干啥,还不如和大家一块每天快快乐乐地玩呢! 可他不为所动,别人打牌他不参加,别人喝酒他也不参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老师最终成了一名律师,如今在本地已经小有名气,不管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当年笑话甚至讽刺他的那些人,还和多年前一样,生活没有什么改变,天天在感慨与埋怨中重复。 -5- 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够成功,坚持20年就能够创造出奇迹。 有一个少年,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父亲下地种田。 一天,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 父亲问他在想什么?他说他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每天就呆在家里,等人家从邮局给他汇钱。 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寄钱的。” 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看埃及金字塔。” 父亲生气地拍了一下他的头说:“你越来越荒唐了,你别总做梦了!我保证你去不了。” 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作家,小学的时候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并一直坚持下来。 十几年后,少年成了非常有名的作家,平均两三个月出一本书,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刊社不断地往他家汇钱,他用汇来的钱去埃及旅行。 这个少年,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 -6- 日拱一卒虽慢,但只要长期坚持,就会有惊人的积累。 比如学习英语。 我们知道,英语学得好坏,和词汇量呈正相关。但很多学生都非常头痛背英语单词。 按照大纲要求,小学毕业时,大约需要掌握800个单词,初中毕业时,大约需要掌握2000个单词,高中毕业时,大概需要掌握3500个单词,大学里考四级大约需要4000个单词,六级大约需要掌握5500-6000个单词。 其实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就算一天只背会一个新单词,上述那些单词量也完全能够达到。 只不过,很少有学生能真的这么做。 而这么做的,都成了学生中的佼佼者。 -7-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格言。 记住这8个字,让孩子从小养成坚持做事的习惯,他会一生受益;记住这8个字,我们从今天开始坚持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我们的人生将会发生改变。 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不仅是孩子,也包括我们大人。 从现在开始,做一只每天奋力爬行的卒子,若干年后,你一定会感激今天的自己。 如果你有目标,请坚持日拱一卒吧。 延伸阅读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来源于老喻的孤独大脑 关于“日拱一卒”, 我们理解错了 请你来做一道题: 假如你每天能赚200万,并且可以活上一千年,你将拥有多少财富? 答案如下: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是因为每天赚208万太少?还是因为一千年太短? 聪明如你知道,盖茨以及别的首富们,是靠非线性的指数式增长,实现了财富的惊人积累。 每天赚208万当然很多,可还是靠出租时间赚钱,属于常规的“日拱一卒”。 普通人靠这种“日拱一卒”的线性方式,更是难以改变命运。 价值投资的道理大家都懂,定投指数基金的方法都会,可是假如每个月定投个几千几百,什么时候才能“财富自由”呢? 难怪大家想要去赌,看着炒币的人两千块变两千万,人人向往。结果,一次次地沦为韭菜。 既然如此,“日拱一卒”还有什么意义呢? 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个词颇有误读。 本文想要讨论的是: 到底什么是“日拱一卒”的正确姿势? 真正的高手, 是这样“日拱一卒”的 “日拱一卒”,出自“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日拱一卒无有尽”:是指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成就。 “功不唐捐终入海”:意思是努力地在某件事上所下的功夫不会白白地浪费。 可是,有多少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鞠躬尽瘁,却只是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抛弃。 “日拱一卒无有尽”,会不会只是对小兵的安慰? “功不唐捐终入海”,讲的是付出就有回报,果真如此吗? 开淘宝店的,运营公众号或抖音号的,哪个不是亏多赚少?那些血本无归的创业者该找谁去要回报? 问题出在哪儿? 原来,我们对“日拱一卒”理解得太浅了。 真正的高手,对“日拱一卒”,有如下正确姿势: 1、“日拱一卒”是做乘法,而不是做加法; 2、关键在于大规模重复,进而形成网络效应; 3、“拱”是行动,更是决策,以应对不确定性; 4、“日拱一卒”需要凸性的守护; 5、在资产和资源的大局观下“日拱一卒”。 姿势之一 “日拱一卒”是做乘法, 而不是做加法 日拱一卒,是指要摆脱自我的惯性,摆脱系统操控下的随波逐流,意识到自己可以对命运做出真正的选择。 在围棋里,高手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脱先”。 脱先,是指:在对局双方的接触战中,对对方的招法暂时置之不理,争得先手投于它处。 表面上看起来,脱先是为了争取主动。更深层次看,是指你的每一手棋,每一次下注,其实与上一手“无关”,是独立事件,所以你可以下在任何可以下的地方。 新手下棋,步步跟着别人走。为什么他们不懂脱先呢? 一是水平不够,视野狭窄,算不出别处有更好的一手; 二是勇气不够。“脱先”会导致在局部遭到损失,新手的“损失厌恶”更强烈。 理解了哲学和鸡汤的部分,才能明白我要表达的: 日拱一卒,是独立事件,是乘法,而非加法。 姿势之二 “日拱一卒”关键在于大规模重复, 进而形成网络效应 还是开头的段子: 你每天赚208万,连续赚上一千年,有错吗? 有。 错在两点: 1、出租自己的时间,不会让你太富有; 2、金钱不是财富,能帮你赚钱的金钱才是财富。 “日拱一卒”很慢,很笨,但是如果能够规模化,能够大规模复制,就很快,很聪明。 这种大规模复制如果能够形成网络效应,则为指数式增长又增加了一个乘积。 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描述了网络的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的经济现象。 许多个“日拱一卒”,彼此之间能够形成网络效应,会更加厉害。 假如做到这一点,“功不唐捐终入海”这个鸡汤,从技术上就变得可以实现了。 网络和平台,就是这个“海”。 我经常和公司的小伙伴们说,要把平常做的事情,变成涮火锅,要有一个锅把各种付出和可重复的笨功夫聚合起来。 否则,“日拱一卒”就成了猴子掰苞米。 许多公司试图用烧钱来构建网络效应,有些可行,大多数不行。 例如有些在线教育,不是完全节点的网络,甚至连双边网络都算不上。 这类“海”,最多算个后海。 数字化时代,科技公司厉害的地方就是,整个网络成为增长内核,增长内核越大,公司反而更强大,更灵活,边际效用递增,这和工业时代完全不同。 “海”,能够聚合“日拱一卒”; “海”,还能放大“日拱一卒”; “海”,也能抵御对手的“日拱一卒”。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亚马逊这类公司。 亚马逊不断地将收益变成滚雪球式的增长内核,还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嵌套在一起的“海”。 贝佐斯总说“Day One”,其实就是“日拱一卒”,而又日日如新。 姿势之三 “拱”是行动,更是决策, 以应对不确定性 “日拱一卒”,与其说是行动,不如说是决策。 很多时候,痛苦的不是去做艰难的事情,而是在艰难的时刻作出主动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会用勤奋来逃避真正的苦难,放弃自己的决策权。 将“日拱一卒”转化为决策,有助于我们运用概率思维。 而前面说“独立事件”,也是在为此做准备。 假如我们正在做的某件期望值为正的事情,成功概率是60%,那么意味着40%的时候,会经受失败的煎熬。 将上面的概率简化为100天的“日拱一卒”,其中就有40天的“日拱一卒”是失败的。 更何况,现实的分布更不均匀,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九败一胜,甚至是九十九败一胜。 人们无法忍受的不是“日拱一卒”的艰难,而是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煎熬。 投资,创业,都有点儿像带兵打仗,需要经历战火与牺牲。 在高手眼中,“日拱一卒”不仅需要系统,需要“海”,还是概率化的连续决策过程: 重要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在行动中不断优化概率,并借助大数定律实现正期望值的回报。 姿势之四 “日拱一卒”需要凸性的守护 “日拱一卒”的增长率,连续性,胜负的概率,都会面临“阻力”。 财富的滚雪球,是西西弗斯那样的向山顶推石头,而非从上而下坐滑梯。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熵增的宇宙。 个体的努力和坚持,自不必说,但这只占整体的一小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设计自己的运气,以及运气的运气。 所以,“日拱一卒”需要一个好的基础概率。 也就是所谓的入对行,撞上好的赛道。 这样,能让你相对大概率地做正确的事情。 你还需要大概率地将事情做对,快速学习,不断更新。 更难的是,“日拱一卒”伴随着分配资源,而下注的比例并不是均匀的。 关于上述框架,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关键概念,我想应该是: 凸性。 “日拱一卒”,容易给人造成“付出就有回报”的错觉。 可事实并非如此。 创业和投资的成功遵循幂律分布,极少部分人大胜,大部分人劳而无获,不仅没功劳,连苦劳也没有。 《硅谷创业课》一书,反复提及三个概念: 1、凸性;2、大满贯;3、反向思维。 那么,到底什么是凸性机会呢? 凸性(convexity):在风险投资中,潜在的(大)收益和(小或无害)的损失之间非常不对称的情况。 最优秀的投资者明白,风险投资业务的成功在于购买错误定价的凸性。 不确定性是明智的投资者的朋友,因为不确定性导致了错误定价的凸性的存在。 所以,凸性机会有时候看起来有点儿疯狂。 投资人山姆·泽尔这样描述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听着,商业并非什么难事。 如果你看到某行业风险低,有良好的上涨趋势,你就去做。 如果风险很高,前景惨淡,你就放弃。 唯一需要做很多工作的情况是,有明显上涨的趋势,并且风险也很大。” 我们需要很有耐心地“日拱一卒”,但是要意识到,机会并不是一块均匀切成8块的蛋糕。 现实世界是不均匀、非线性的。 “日拱一卒”,绝非埋头苦干。 即使懂了凸函数,未必就能捕获凸性机会。 投资人会告诉你自己是如何投中腾讯的,但无法告诉你下一家腾讯是谁。 然而,凸性能够帮助我们从更高阶来理解不确定性。 “日拱一卒”,不是陆地上的稳步推进,而是大海波涛起伏中的冲浪。 我们需要为自己探寻凸性的守护。 姿势之五 资源和资产的大局观 日拱一卒,既需要士兵式的突击,又需要将军式的决策。 在王兴看来,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 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着如何实现目标,不管自己现在拥有什么,哪怕手上什么都没有。 在我看来,“日拱一卒”就是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去实现目标。 “日拱一卒”,是一个增厚资产、配置资产的过程。 有些公司烧钱,烧出来的是资产; 有些公司烧钱,烧出去的是费用。 在如今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革和机遇,就是资产向数字化世界的转移。 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对于个人而言,你的核心资产是你自己。 将自己视为可以不断优化升值的资产,是“日拱一卒”的灵魂。 自我更新,正如芒格所言: 每天结束时,努力使自己比早上起床时更加睿智一些。忠诚且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如果足够长寿,大多数人都会获取应得的回报。 在过去的任何一年,如果你一次都没有推翻过自己最中意的想法,那么这一年就算浪费了。 最后 人生在世,谁又不是一只无法回头的过河卒? 我们都是日拱一卒的小兵。 或者说,更像《兄弟连》里的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 这部系列剧,在我看来是最好的商学院教材之一,其中有段台词至今难忘: 你唯一的希望,就是接受你已经死了这个事实。 你越早接受这个事实,就越早能够表现得像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没有自责。 所有战争靠的就是这个。 我们幸而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必如此悲壮。 然而,这段加缪式的话语,残酷地揭示出: 真正的高手,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做到“日拱一卒”,勇往直前。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2023090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