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洲三十年战争

2022-08-16 10:48 作者:讲历史的齐老师  | 我要投稿

欧洲三十年战争,持续时间为1618-1648年,可以说是欧洲第一次全欧参加的国际战争,其战争烈度更是可以和一站相比。虽然其和中国古代战争激烈程度不能相比,但还是值得一说。我个人把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以下简称神罗)内战,另一部分则是全欧战争。

  首先在1526年,当时的神罗皇帝斐迪南一世在1521年5月25日与捷克(当时称为波希米亚)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安娜结婚,这使捷克并入神罗,但捷克仍有政治自治等权利,这为后面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埋下伏笔。结果到了鲁道夫时期,皇帝脑袋一抽,跑去打当时还很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606年,被称为“漫长的战争”,这个我就略过,只需要知道神罗没占到便宜就好。在这期间波希米亚新教派看准了神圣罗马帝国最微弱的时机(,提出更多宗教自由的要求,鲁道夫在1609年被迫签署文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一举动成为了后来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导火索。虽然波希米亚人的要求被满足了,但是他们却得寸进尺地施压要求更多自由,鲁道夫只得派兵镇压,结果波西米亚人找到了实权人物马蒂亚斯. 只是他特别宠爱他的堂弟费迪南二世,把帝国主要的领土都交给他管,至于为何这么宠爱,因为他到死都没有一个儿子。然而他的堂弟又是一个天主教徒,还特别喜欢搞事,他一上任就各种迫害新教,什么烧教堂之类的事都干了。结果波西米亚的人民很不满,在1618年直接爆发了‘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具体是几个造反了的百姓手持各类危险物品,比如大刀啊,长枪啊,冲进了费迪南二世在布拉格的宫殿,想对他做一些暴力事件(别问我守卫在干嘛,反正下线了)。结果算皇帝命好,他本人有事(没记载)出去了,这群暴民转了几圈没找到人,只发现了皇帝身边的两狗腿子,于是激动的百姓把这两货从宫殿上(大概20米)扔了出去。结果这两人运气也好(大概蹭了皇帝的好运),摔在了附近的垃圾场上(所以皇宫附近不能建垃圾场),毫发无损。随后群众就宣布波西米亚独立,并在布拉格成立临时政府。

知道真相的费迪南二世连忙跑回了首都维也纳,指望堂哥给他撑场子,结果他的堂哥去世了。。。。。于是这货当上了神罗皇帝(运气真是太好了)。但他帝位还没坐热,他的老朋友波西米亚起义军打到了维也纳附近,并表示我要和你谈谈。费迪南二世就一边拖延时间,一边向别人求救。他首先用选帝候的位子找到了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的选候的支持。选帝候是神罗皇帝的一种类似候选人的东西,这里我不做多介绍。然后他又从西班牙(西班牙皇帝是费迪南二世的亲戚)那搞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支援,于是他有了底气。1620年11月8日,帝国派遣近3万的部队出击,总统帅为佣兵将领蒂利伯爵。这货深懂攻其所必救的道理,直接带领部队攻向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布拉格。起义军也就直接先神罗部队一步跑回了布拉格并在白山设防(起义军本来在维也纳),随后神罗部队和起义军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展开了著名的白山战役。(个人感觉起义军完全可以直接先打下维也纳,先从神罗皇帝那确定波西米亚的独立,再回去救布拉格。)

  白山战役开始,双方先列阵(欧洲打仗的逗比习惯),随后波西米亚起义军(大约两万)先出击(占有地利并设防还先出击。。。不想说什么),然后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神罗部队(有很多雇佣军)打的满地找牙,波西米亚部队在溃败后仍试图在星宫设立了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分分钟就被突破了,白山战役宣告结束。白山战役的战役规模充其量只能算一次前哨战。波西米亚军在不到一个小时内被打得一败涂地。超过4000名新教士兵被俘或阵亡,而神罗帝国军的损失不到800人。溃逃的波西米亚部队逃到布拉格,引起了一阵恐慌。一些起义领袖试图组织防御但根本得不到支援。新教徒自己选出来的国王,帕拉亭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仓皇而逃,连王冠都忘了拿,混在难民队伍里逃出了布拉格。帝国军随即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了布拉格。这场战役标志着波西米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消失了整整300年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重现独立(捷克斯洛伐克)。

随后,费迪南二世由于镇压了波西米亚独立,他的自信心膨胀,觉得自己无人能敌(这个是我编的),天天喊着口号“我宁可统治一片沙漠,也不能让我的土地上存在异端”。 他强迫波希米亚的百姓改信天主教,并焚毁波希米亚的书籍,以及宣布德语为波希米亚的官方语言。1621年,这货发布敕令:所以加尔文教徒和非路德教新教徒必须在三日内离开帝国领土。次年又驱逐了路德教徒。他还开始把势力向新教诸侯的地盘上扩张。与此同时,西班牙大肆进军荷兰(前不久从西班牙独立)和帕拉亭(支持波西米亚独立),一个天主教同盟(哈布斯堡同盟)已经初步形成,他们还得到了教皇以及基督教前哨——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支持。

看着西班牙和神罗的扩张,夹在他们中间的法兰西表示压力很大,尽管自己在红衣主教兼法国首相黎塞留的统治下成为欧洲强国,但西班牙和神罗加在一起自己还是打不过的,于是法兰西开始找盟友。正好那个被赶到荷兰的帕拉亭选帝侯腓特烈五世是英国国王的女婿,而荷兰在争取独立,法兰西觉得可以拉英国和荷兰下水,英国和荷兰也有意结盟。但法国和英国觉得这还不能对抗天主教同盟,正好丹麦和瑞典(当时都还有点实力,尤其是瑞典)也看神罗不爽,法国和英国就去拉他们下水。法国首先找到比较强的瑞典,瑞典也不客气,开价太高,直接吓跑了法国人,于是英国和法国只能找丹麦。于是在1625年,法国首相黎塞留提议英国、法国,荷兰与丹麦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而法国,英国与荷兰则在幕后支持。随后信奉新教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与德国北部新教诸侯联盟共同向神圣罗马帝国发动进攻,很快便占领德意志的西北部,与此同时,由曼斯菲尔德率领的英军则占领波希米亚西部(说好的幕后支持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