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4 (2)


很独特的真菌,背面没有孔,显然不是灵芝。
很硬,但肯定不能当皮革。

白色珊瑚状真菌,有一些进化上没有任何关系的相似种。
不知道能不能吃,但它体型太小了,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谁丢在地上的卫生纸。

别问我为什么不黑,我在西南地区看到的野外个体基本都不是特别黑,可能只有东北的木耳特别黑吧。
基本上没啥好说的,大伙都吃过。

存疑,用人话来描述,就是一种野生的平菇,具体是哪一种也不是很确定,但应该能吃。
但我并没有真的吃它。

存疑,颜色比其他记录中的个体深,但颜色的深浅在当地个体中似乎是连续的。
虽然长得很朴素,但它确实是毒蘑菇。

小型胶质真菌,质地近于果冻。有人认为它很好吃,但我对果冻味的蘑菇真的不感兴趣。
常见,实物与金针菇差别甚大。

金色的银耳,有些地区正在发展种植。但是,我肯定不会为了它的颜色而多花钱。

附生苔藓,有比较复杂的分支结构,见于湿润的地区。
有很多相似种,最好比对标本或者DNA。

很独特的苔藓,主干红色。
也有可能是近似种,我不确定。

我认为这可能是最独特的贯众,不管是白毛还是倒垂的叶轴,在贯众属乃至鳞毛蕨科都是独一份。

当地高海拔岩石地面上常见的大型鳞毛蕨,复叶可以轻易的超过半米。鳞毛蕨是个很大的属,查这个非常费劲。

南方常见的蹄盖蕨,体型中等。蹄盖蕨的孢子囊群盖很有特色,一般不容易把它认成别的东西,但是有一些其他的蕨类也会有近似蹄盖蕨的盖,有时候容易想当然地找蹄盖蕨,最后死活找不到。

比我在川北看到的肿足蕨大得多,我一开始甚至没想到。
不太常见,但是蕨类的分辨比较依赖经验,对一个完全没鉴定过蕨类的人来说,以上三种长得都差不多。

分布很广的山地种,南方比较高的山上应该都有。本种在西方国家用于观赏,但国人好像更喜欢刺柏和圆柏,也可能与气候有关。

当地常见种类,叶端凹陷。冷杉的分类很复杂,因为它只能长在海拔很高的地方,下不去,所以不同山头上的冷杉很可能是不同的种,最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物种只能在特定的山上存在,比如著名的百山祖冷杉。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