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辐射锯斧锤棍科技篇

2022-10-27 00:47 作者:小星星走走  | 我要投稿

手斧:

一把短柄斧子在求生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它的体积比双手使用的那种要小得多,这就使得你可以较容易地随身携带它,这同时也意味着它劈砍的力道及不上双手的那种,但你可以仍然轻易地用它劈断木料,也可以很方便地用它做一些细致的手工活。当然,这并不是短柄斧子的唯一用途,在格斗中,它劈开敌人的头颅或是劈断他们的肢体就像是劈开木料一样容易,对自己的投掷技术有信心的人甚至会把它甩出去攻击较远处的目标。

双手斧: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把大一号的需要双手使用的斧头,在多数人的认知里,这样的斧头用来劈柴才是正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用来劈人效果其实也挺吓人的,因为双手使用的缘故,它挥出的一记劈砍的威力要远远超过较为轻便的手斧,不过相应地想要灵活快速地挥舞它就不那么容易了,没有经验的使用者有时候会发现是自己被斧头带着左摇右晃而不是自己把斧头左右挥舞得虎虎生风。

虽然对于许多人来说,木工斧是对于双手斧头最直观的印象,但实际上在城市里这样的斧头的少见的,取而代之的是消防斧。这种斧头一般只能在消防局和普通建筑物中放置消防器材的地方才能找到。通常这种斧子是为了劈开或者撬开挡路的大门而设置的。为此它除去前端锋利的斧刃之外在背部还设有一个尖锐的翘点。为了便于目测辨识,它的前端被涂成了显眼的红色。在核战过后的两百年里,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乎它原来的用途了,本当是为了救命而设置的器材现在却总是被杀人者握在手中。

质子斧:

这把斧子看起来就像是未来武器,它的斧刃由发出蓝色光芒的能量场组成,看起来就像是一块闪闪发光的蓝色水晶,在斧刃的表面还时不时地跳动着电弧。由于构成这种武器斧刃的能量场本身具有的物理性质,它在劈砍电子设备的时候会对它造成严重的伤害。在斧柄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电容,但具体作用未知,但可以想见对能量场的生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启动的时候,能量场会出现在两根如同电极般伸出的金属杆之间,因此可以推测若是这两根金属杆扭曲或是被破坏了的话这把武器就等同于报废了。 除了大山脉研究所的那些科学家们之外恐怕没什么人能够理解这种武器的运作原理,不过它们看起来似乎是和英克雷军常用的力场护盾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质子斧的一个改进版本是反质子斧,它的运作原理同样不为外人所知,但是它的威力和耐用性都比前者上了一个台阶。从外观上能够很方便地区分出后者,因为它产生的能量场相比原型号有着更深的色调,它的握柄也被刻意地施加了黑色表面处理工艺以便在未启动的时候加以区别。

质子/反质子飞斧:

这种武器相当于质子/反质子斧的缩短版,不过其运行状态却并不如后者那么稳定,在遭遇大力撞击的时候就会发生崩溃并且爆炸,因此它们无法被用于近距离的格斗而只适合作为一次性的武器投掷出去攻击敌人。

等离子切割刀:

等离子切割刀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近战武器,其上不存在实体部分的刃口,取而代之的是由等离子发生和约束装置制造的炽热等离子束,任何触碰到这道电浆的物体都将在瞬间被气化,像被热刀子划割的黄油一样冒着烟分开两边。与非常强大的切割能力相对地,因为结构设计的原因,这种武器完全不具备捅刺的能力,或者至少不会比一根钝头的棍子好上多少。 当然,这样的构型并不仅限于等离子切割装置才能采用,在更换发生装置的情况下,“刃口”部分也可以是焰流、电弧或是冷冻射线,总之,只要最后能够起到熔融或是破碎物质的效果,那么这个设计就是可行的。

斧柄:

打架的时候有一把斧头当然是好事,但是情急之间要是实在找不到斧刃在那轮着斧柄也得上。在殴斗的时候各种短木棒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部落战棍纵然有着各种精美的装饰,但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对增强这种棍棒的打击效果有什么帮助……

战棍:

这是一种由部落土著制造的用于战斗的棍棒,它们通常是取材与靠近部落生长的质地坚硬的木材,并且会被雕刻成部落所崇拜的图腾的形象,比如说,居于锡安峡谷中的死马部落的土著民就常常使用一种被雕刻成马头形状的战棍。有的战棍较为朴素,在马头形象之外仅有一些简单的花纹和羽饰,而有些较为精美的制品则往往还在其上镶嵌有小金属部件或是缠绕着珠饰。

卸胎棒:

在大战前用于卸下橡胶轮胎的坚实金属棍棒,其形制与撬棍相仿,但其弯曲一头为内六角扳手以用于紧固或松弛轮毂上的螺栓。在现今废土上已经几乎找不到可以让它发挥本职工作的地方,但是它坚实的结构和扁平尖锐的端部使得人们依旧很乐意用它从别人身上“卸下”点什么。

当然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把它改造成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武器这种事情也是存在的,利用棍棒本体的弯曲以三个螺接点可以很牢固地将斧刃固定在棍棒上。

金属水管:

在殴斗中一根金属水管能够起到的作用与一根沉重的金属棍棒基本相同,总的来说任何一截拆下来的水管用来殴打对方都是很适用的,不过带着端头螺母或是突出的部分会更受欢迎一点,因为可以起到类似锤击的效果。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水管还保持完好并且螺纹无损的话,还是把它用在正经用途上比较好,毕竟废土上任何能够找到的堪用的金属部件都弥足珍贵。

印第安战斧:

这种被戏称为印第安战斧的武器充满着后现代古典主义的风格,制作它的材料全部来自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然而却能被组装成这样一副复古的模样,两枚道钉被并排捆绑在水管的端部,然后随便涂上点部落特色的纹饰了事。这种武器的风格可以说反应了经常使用它们的白腿部落的一个特征:他们既不懂得现代的文明,对古老的生存之道也缺乏了解,除了野蛮的劫掠本性之外别无他物。

扳手:

“大家不要紧张,我本身呢是一个汽车修理工,这个扳子呢是我用来上螺丝用的,很合理吧。”

锤子: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身为一个汽车维修员,有个锤子在身边也很合逻辑。”

管钳:

管钳是一种用于夹持并旋转管类工件的工具,其钳口带有锯齿并有一定的锥度,从而保证其能够稳固地夹持管件。早在战前人们就发现用它来修理不听话的机器或是不长眼的蠢材都同样地好用。不过,虽然从结构上来看,板钳是一枝极其坚实厚重的金属棍棒,但若是果真频繁用其大力敲击,它还是很快就会失去夹紧管件的功能。 若是完全不准备将其作为修理工具继续使用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次性为其添加一些极具杀伤力或者威慑力的部件。

电钻:

物理性开窍。 在实战中电钻同样是一种威慑型大过实际作用的工具,它的主要问题在于钻头细长,在角度不对的时候极其容易卡主甚至折断,在面对各种坚硬材料(譬如钢铁或是混凝土)的时候钻头也会迅速磨损掉。

鹤嘴锄:

挥舞着它的绝不仅有和蔼可亲的小矮人,而它的尖端能够凿开的也绝不仅有石块。

甩棍:

这种棍棒为了携带方便而做成了套筒式结构,在完全展开时它的长度是折叠状态的两倍以上。在它的把手位置刻有防滑纹以使其不易脱手。这种棍棒的结构并不是为了经常性地使用而设置的,因为就算再怎么结实的甩棍,它天生的薄壁筒状外壳就决定了它在经常性或是粗暴地使用下容易变形卡死,从而失去伸出或缩回的功能。不过它本来也就是为了应付零散的暴力而设计出来的一种工具。时至今日,大概只有那些避难所的警卫们还热衷于携带它以便维护“必要的秩序”,除此之外就只有想惹麻烦的家伙们还会用它了。至于那些同样宣称是为了维护秩序而行动的NCR军警与宪兵们,他们更加偏爱可以把人痛打一顿并且同时电个爽的赶畜棒。

赶畜棒:

“瓦尔茨电子设备公司出品,农场主的好朋友!” 这种带电的棍棒原本是用来收拾不听话的畜生的,现在则被用来收拾不听话的人,老实说这俩也没什么区别。在它的顶端可以看到两个像是泰瑟枪一样的电极,因此用它的前端狠狠地戳向对手几乎肯定会使他因为电击和重击的双重痛苦而陷入痉挛。此外,在它的顶端还设置有一个粗大的与电池连同的导电线圈,这个设计则是为了在挥舞着电棍狠揍你的敌人的同时给它来点更刺激的享受。这种棍棒使用小型能量电池包供能,电池包的安装位置靠近手柄以免影响挥动。

把赶畜棒的电路改进一下可以增大电压的输出,不过这也意味着在击打的时候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擀面杖:

老奶奶之怒。

手杖:

大木片子:

带钉木棒:

一根简单粗陋的木棒,在头部潦草地敲进了不少钉子以求增大杀伤力和威慑力。这种武器没什么耐用性,因为在用力地敲击几次之后端部的钉子就会松掉,但是说认真的,也没人经得起这玩意“用力地敲上几次”。

棒球棍:

撬棍:

高尔夫球杆:

虽然看起来十分地纤细易折,但高尔夫球杆实际上仍然是一根还算结实的金属棍棒(但一定要用力掰的话还是免不了要变弯),加之前端的重量,在用力挥击的时候若是命中头部是很有可能致命的。另外,如果把它端部击球部位给卸下来的话,余下的那根金属杆在磨尖了之后可以客串一下标枪或是鱼叉的角色。

铲子:

这种工具的前端扁平宽大以适应其挖掘的功能,通常情况下,铲子的铲面是会略带弧形的,但也有铲面完全平直的样式存在。这种工具几乎伴随着工兵部队度过了每一场战争,并且很快地就衍生出了专门的军用型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那血腥泥泞的堑壕中,短柄的德国工兵铲就以其强大的肉搏功能赢得了响亮的名声,有的德军士兵甚至会自发地为配发到手中的军锹开刃,好让它能像斧头一样把敌人劈开,这样做会让铲子的边缘磨损加快,但是再怎么说也不会快过士兵丢掉小命。

钢筋混凝土大锤:

看起来像是从战前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废墟中回收的一种武器,它就是一根端部还粘着不少水泥块的钢筋束,在把手的位置用皮带或是布条扎紧而已。只有身体力量超强的变种人才能使用如此沉重的棍棒,但他们也只会在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武器的时候才会用这种凑合品将就一下,因为这种大锤前端的水泥块在大力挥砸几下之后就会碎裂脱落了。

Nuka Breaker:

大锤:

动力小锤:

超级动力锤:

超级动力锤最早由钢铁兄弟会利用先进的技术制造而成,这是一把沉重的双手战锤,内置有一个动能储存装置,在击打的瞬间将动能释放以获得最佳的杀伤效果。超级动力锤十分笨重,挥舞的时候也不甚灵敏,但它的每一击都强而有力。

虽然超级动力锤在废土上相当罕见,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废土上最强大的近战武器之一。一次有效的命中足以打倒甚至打飞绝大多数敌人(往往也同时打死了他们),但是如果不是实在身强力壮或是身着动力盔甲的话,要想挥舞这把武器的时候就得好好地自己掂量掂量了。 以下是个人关于动力锤的“动能储存装置”的一点推测: 辐射1、2中的动力锤造型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锤头在某个地方细了一圈。 而在辐射3与新维加斯中这个结构也同样清晰可见,不同的是在锤头与锤柄之间多了一圈均布的缓冲装置。 基于这个发现,以辐射1、2代的超级动力锤为例,个人推测超级动力锤的锤头结构可能如下图所示: 这是个简单的剖面图。

图中:A是锤柄,B、C是锤头的两个组成部分,BC以类似活塞-活塞缸的方式相连,在锤头(也就是C部分)击中目标的时候,B会对C施加一个瞬时的强大推力,使得锤击的效果更加明显。 从辐射1、2代中的超级动力锤结构推测,B对C施加的应该是安培力,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高斯步枪的弹丸加速的动力来源。从机械结构上来看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B正好包覆着C,将B设计成导轨C设计成被加速体完全可行。 辐射3和NV中的超级动力锤原理与此应该大致相同,只不过3和NV里的超级动力锤的锤头是双向的。 当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个原则,对C施加的强大的安培力最终要由握着锤柄A的人的双手来承担,动力锤的威力巨大,这个反作用力想来也不会让人舒服到哪里去,这就使得三代和新维加斯中,锤头与锤柄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火箭动力锤:

很显然不同的人对“动力”这个词的理解并不完全一样,但最终得到的效果总算还是殊途同归,这种武器设置有一个加速度感应器,在挥动锤子的力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激活火箭喷射装置为锤头加速,可谓是简单而粗暴,若是不能正确地掌握这把战锤的使用方法,则十分容易在锤头加速途中脱手或是因为握持方式不当而导致锤柄燃料罐与柄身连接处承受过大弯矩而发生形变乃至出现燃料泄漏或断裂等危险现象。

对于原子神教而言,任何不带核污染的武器都不是好武器,就连火箭动力锤也未能逃过这个思路指导下的改造。经原子神教改造后,核融合核心被以四个一组的方式固定在原本是锤头的位置,其下半部分均被人为地损坏从而暴露其内部的放射源,故不论何时这种武器的端部都闪烁着幽绿色的辐射光芒。被这把锤子击中的人自然毫无疑问地将遭受严重的辐射伤害,不过在那之前他还得先面对一个足以送搏斗双方同时上天的潜在危险:核融合核心从来就不以机械结构上的强度著称,而在已经人为破坏其端部的情况下,任何进一步结构上的损坏都有可能直接导致电池本身的过载乃至爆炸,不过对于狂热的原子教徒而言,因为这种原因而死似乎反而还能多了一丝殉教的自我满足感。

“撕裂者”电锯:

“撕裂者”电锯以小型能量电池包供能,它有着一系列高频运动着的钢制锯齿,它们在电机的驱动下以极高的速度旋转着,带给这把武器轻易撕裂血肉与骨骼的力量。

撕裂者电锯可以单手使用,在使用时需要按下电源开关以让锯齿旋转起来,在这之后使用者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力地把它戳向敌人,然后保持住这个姿势直到敌人变得四分五裂为止(由于锯齿旋转方向的缘故,撕裂者电锯的使用方式更多地倾向于“戳”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划割”)。这对使用者的臂力有着相当的要求,因为若是臂力不够这把武器就很容易被飞速旋转的锯齿带歪乃至有伤到使用者自身的可能。只要时间足够,它可以切开任何的护甲,不过反过来说,那就是切开任何东西它都需要费点时间。因此使用它来对付行动敏捷的目标并不是那么地明智。 除去电池外,似乎撕裂者电锯也有采用燃料驱动的型号,但除去这点不同之外它们的使用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因为是链锯的缘故,要更改锯齿的运行轨道是很简单的,这样可以使撕裂者链锯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

链锯:

在战前这种由微型核融电池驱动的铿锵作响的工具常被用作伐木或是造材,但是在现在的废土之上它又多了一个新的用途:把敌人大卸八块。在战前恐怖电影《电锯杀人狂》中才能看到的血腥片段现在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臆想,而是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由于其庞大的体积和重量,它需要双手同时握持才能使用,这会对它的灵活性造成一点影响,但是它的威慑力几乎弥补了这个缺陷。

尽管有着这样的威慑力,而且实际上也的确可以对肉体造成恐怖的伤害,链锯本身并不是一种特别适合用于战斗的工具:它的切割需要正确的角度和力度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就很容易导致锯齿的变形甚至是卡死,而这样的故障在战斗进行的时候是绝对没办法安稳排除的——民用型号的链锯并不像“撕裂者”那样在设计之初就有考虑到要让它们经得起粗暴地使用。

自动斧:

这种武器原本是用作切割金属和混凝土的工业器材,在战后的匹兹堡钢城里,大量的奴隶被迫使用它们在将无数的废金属切割成适合重新冶炼的大小以供使用。然而,这些奴隶们并不是完全甘心地接受着这样的命运——在匹兹堡恶劣的环境下,缺乏医疗的奴隶们迟早都会患上一种怪病:起先是皮肤溃烂脱落,最后则是丧失心智变成渴求着新鲜血肉的怪物。患者的身形会逐渐变得佝偻,四肢却反而变得更加有力,于是就造就了一种如同蛙类动物一样伏在地上跳跃着前进的怪胎——糟糕的是,这样的怪病即使是奴隶主也不能避免,这就使得呆在这个地方完全没有希望。 在绝望的驱使下,反抗的暗潮开始在貌似恭谨的伪装下涌动,奴隶们开始偷偷地打磨自己手中工具的锯齿,把它们变得更加锋利以适合切削血肉而不是建材,这样的改造通常是以工具损坏维修为由的,那些磨利的锯齿则被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以待有朝一日能够用上。奴隶们都咬牙切齿地发誓:迟早要让那些奴隶主们在飞旋的锯刃下得到应有的报应。

热喷枪:

辐射锯斧锤棍科技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