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不是恋物癖,我只是没有情感寄托的对象

2023-04-01 08:44 作者:别来无恙如梦初醒  | 我要投稿

    我的侄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暑假回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他,但我发现他变了很多,不在和以前一样活泼好动,喜欢奔跑打闹,而是一个人坐在一边,表情很呆滞,有时候叫他,他也不怎么应答,更为特别的是他手里总是抱着一个小抱枕,我认出来,那是他家里一个。不论是吃饭,睡觉还是走到哪儿,我发现几乎很少有时候这个小抱枕不在他的怀里。这不禁让我想到我朋友的邻居家里的那个小女孩,今年开始上小学了,她也一样,手里总是拿一条毛巾,毛巾很旧,已经破损好几个窟窿,但是她却总是拿在手里,任何人都不给,有一次我故意把她的毛巾藏了起来,结果她一个劲哭,到处找。

    有文章说上述行为是儿童恋物行为,更有人称这种行为为“恋物癖”,而在我看来,他们的这类行为谈不上“恋物癖”,只是没有情感寄托的对象,找到一个暂时的情感寄托对象。因为,静下心来分析,他们有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庭。在我侄子的家庭里,他的父母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今年父母离婚了,本来家里没有准备把离婚的消息告诉给他,后来可能侄子自己察觉到了,家里人就告诉了他父母离婚了事实,现在他和母亲一起,而母亲又在外面打工,他现在主要是外婆带着。而我朋友那里的那个小女孩的父母都在,并没有离婚,但是他父亲在外面躲债,很少回家,母亲在家,但是母亲不喜欢她,而是喜欢家里的小男孩,奶奶在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她,一直到现在。

    纵观他们的生活,都不缺少吃的和穿的,唯独缺少了安全和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对于他们而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了必要的满足,甚至的比其他孩子得到更多吃的和玩的以及用的。但是,此时更为重要的需要却没有得到必要的满足,那就是安全和爱的需要,儿童时期是处于一个进一步的探索和自主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历会极大的影响到个性的发展,所以,这个这期更需要安全的环境支持和归属和爱的呵护。对于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得到相互的关爱和呵护,然而,这种情感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不仅仅是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就能够得到,而是需要相互的关爱,对于孩子,更多的这种情感的需要的来自于家庭中父母的细致的呵护,和无言的关心。然而,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本来能给与安全和爱的家庭却没有能够给与必须的支持。但是这种安全和爱的需求又不能不得到满足,退而求其次,他们采取了象征的手段,把情感寄托在某个物件上,而不是自己父母身上。所以,孩子恋物往往是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渴望从玩具等物品上得到情感寄托而造成的。他们不是恋物癖,我只是没有情感寄托的对象。这类的不安全的把情感寄托在某一个个物件上,不只是儿童有,成人也有,只是没有那么的明显。或许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行为会慢慢的消失,但是,家庭安全和爱的缺失会给孩子持续和长远的影响。所以,呼吁天下父母,真心的对待自己的孩子,给与更多爱与情感关怀,用真诚和真心呵护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构建一个安全的家。也希望大家不要随意的把一个标签贴到某个人身上,特别是孩子身上,他们或许还承受不了。


我不是恋物癖,我只是没有情感寄托的对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