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一中开展清明祭扫主题活动
探源梓州历史,追溯红色基因。清明至,校团委学生会走进三台凤凰山森林公园,烈士陵园,走近景嘉谟烈士,在追忆先烈中铭记历史,在祭奠历史中开创未来。

景嘉谟(1901年农历6月24日----1961年公历7月24日),四川潼川(今三台)陆军少将,川军将领。一九二零年,景嘉谟报国从戎,历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录事、排、连、营、团、旅、师、代理军长之职。先后毕业于泸州讲武堂,二十军军事政治学校、成都军官学校、峨眉、重庆中央军官训练团、黄埔军校高教班第十期毕业生。



日寇入侵中华,景嘉谟随二十军出川抗日,在淞沪抗战中,曾立战功,特别在陈家行守卫战中。营级军官仅剩景嘉谟一人时,仍指挥最后几名士兵坚守阵地,至死不退,终于保住阵地,中校营长景嘉谟坚守阵地有功,晋升上校。在退守安庆及保卫武汉战役中也表现出色。特别在收复棺材山,罗盘山战斗中,死伤3000多人的情况下,最后仅剩景嘉谟营时带领队伍冲了上去,收复了阵地,在川军中被称为干将,也是一员福将。在长沙三次会战中,二十军扼守新强河一线中也立下了诸多战功,是国军一百个英雄团长之一,曾调回重庆嘉奖并受训,在最后收复桂林的战斗中,也表现出川军的英雄气概。

抗战胜利后,四五年初任二十军一三三师副师长,直至四八年任一三三师师长,四九年代理二十军军长兼一三三师师长。五零年初,在北川起义,三月入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高研班学习,五二年八月自愿申请转业回原籍三台定居,曾当选三台政协委员,六一年七月病逝。
景嘉谟将军一生,以八年御寇,战功显赫,名垂抗日将领之青史。星转斗移,兴衰更替,将军明大义,率部举义旗,两袖清风返故园,躬耕垅亩以养修而受到后人赞誉。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烈士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烈士们义无反顾、爱国赤诚;“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烈士们栉风沐雨,砥砺远征......

“一个纪念日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日子的蓄势待发。”在历史的坐标上,纪念日是其中最特殊的坐标,它警醒着我们怎样走过昨天、把握今天,启示着我们怎样拥抱明天。今天,我们怀着最庄重肃穆的心情伫立于此,缅怀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也将带着笃定明晰的决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传一中儿女之煌煌炬火,负中国青年之使命担当。

供 稿:严春梅
审 核:孙 伟
编 辑:罗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