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或许是半吊子的劣质品——《世界上排名第二有趣的轻小说》

2020-04-14 00:09 作者:ミイ  | 我要投稿

 创作主体都是很狡猾的生物。不管你有意无意,或是已经知觉,多少都会被作者引导成他想看到或者不想看到的形状。就像某些人激烈争论的战力厨,你在对他们的幼稚嗤之以鼻的同时脑子里也会出现自己的衡量。
从这里要谈的这本书的书名,我相信显而易见。


在石原宙设定的这个世界里,有名为”英雄系数“这一事物的存在,英雄系数在人身上越高,那么围绕这个人所发生的非日常或者非常识事件就容易变得越加频繁。男主角灰川祭很不巧也很巧合的是一个英雄系数实在过低的存在,偶然有一天在购书的时候被一个大姐姐相中,大姐姐自称他们有四个人,都是拥有“结局后的主角”这一英雄系数超高的存在。因为对不平凡日常的厌倦,他们也希望男主角可以收下他们的英雄系数,让自己成为普通人。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熟练,从最开始的男主角”自以为看透现实厌倦世事的中二少年“印象,以及换成其它系统也毫无违和感的“英雄系数”的设定,即便是在字里行间展现对固有印象的讽刺,也只停留在让人觉得还算有趣的层面。之后便是应该有的福利,结合着英雄系数所产生的各种玩梗吐槽套路的闹剧,以及核心的黑历史放送解释真·主要矛盾,再到最后的激烈冲突,矛盾解决。从这里看来,《世界上排名第二有趣的轻小说》(以下简称《二轻》)的结构可谓是清晰明了,毫无悬念。对于厌恶套路的人来说,可能在翻完第一章后就没有兴趣再继续阅读下去了。
简单来说,这是一本老千层饼,简介看完会觉得这是除了标题博眼球之外十分半吊子的作品(实际上也很半吊子)。由于我并没有接触过作者其他的作品,也对其生平轶事没什么了解,所以只能围绕这一本《二轻》展开对作者观念的分析。

首先个人素来不反感套路和模板,这也是我为什么十来年却依旧热衷于看恋爱轻喜剧的原因,毕竟只要他还活着,想往前走就得尝试新的东西,所以至少不会无聊。大家都明白,套路和模板除了代表作者无法做出更好的尝试以及想要躺平吃饭以外,至少在当前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妥之处。虽然说创作的生命在于创新,但这个理念也不承担对于已有事物的极端否定,作品的存在并不是虚无的。
作为2015年的作品,《二轻》在开头就玩了一炮当时的业界梗:

说实话因为吐槽的太精确了,反而笑不起来。

不只是这几年被吐槽用烂的穿越异世界题材,跟着一起被炮击的还有现代架空幻想,异世界架空幻想等一系列常客。在非核心受众也差不多也快能意识到业界梗所含意义的当时,这种借由作品内角色吐出来的讽刺并不是那么有意思的东西,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它看起来非常半吊子的原因。春晚从主持人嘴里吐出来的各种网络词汇,用错了或者不严谨不是你感到不适的原因,约定俗成的场合感被破坏才是。就在于上文所说的对普遍性的把握程度,同样的表现,有的是人生导师,而有的人是中二病,问题恰是这么来的。创作显然不是玩几个梗就足够表达的东西,即便是梗本身,也拥有在某些角度对客观事实的总结。
反映某一校园或者社会阶级内心普遍性的作品并不少见,高低在于这种矛盾和情感的真实性。通过这种真实性,创作主体对于一些规律的把握程度和见解,很清晰的就可以呈现在观者面前,其次只要把内容的比重拿捏好,那么起码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但是以上这些都并不足以构成评价这部作品的要素,这本书的有趣之处正是在于它的半吊子和不温不火,也就是他在各种要素的搭配上,拥有一定的平衡性。


男主灰川祭的黑历史成因在于被现实所击倒,从文中所塑造的形象来看,这一矛盾也并不突兀。如果说大部分人所理解的现实是建立在温水煮青蛙的消磨上,那么灰川祭的败北就是接踵而来的强烈打击。女主的哥哥曾经是灰川祭精神的寄托,他的死亡带给灰川祭的是希望的破灭,对于宣泄口的闭塞,带来的就是问题日趋严重。但很明显,救命稻草不应该一直存在,否则无法在发展中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有意识的去抗拒一些事物,恰恰代表对其的为中心构成的关注。灰川祭的逃避,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的自我保护。但逃避并不等于失去,只要构成关系,那么就有一个相互的过程。所以灰川祭在逐渐建立起防御墙的同时,也更加渴望着有人来拯救自己。
因为签了合同,四个拯救世界的人的英雄系数会转移到灰川祭的身上,这就加速了主要矛盾的演化,所以发展就拥有了内在的合理性。作为直接的推动力而言,英雄系数使用起来确实很方便,很多轻小说都有类似的设定存在,比如俺妹里的人生商谈,宅现里的结盟关系,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人和人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突出各种展开的必要。而对于一本轻小说的长期运营来说,一个好用的借口也是巩固粉丝基础的工具。

类似这种阿宅走出自闭的桥段在一路过来的轻小说历程中已经有了太多存在,一个人的改变,除了他自身的调整以外,外部条件很多时候也作为直接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天降系的女主角通常都能够博上位——人的发展是能动性和历史进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灰川祭来说,曾经身为主角的这四个人给他带来的各自的经历以及他们的情感,都对他的防御造成了冲击,结合被不断改变的生活,瓦解自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就像这本书的文本中所不断拉出来鞭尸吐槽的各种其它轻小说的模板式展开,《二轻》所突出的正是“套路”这个思维。石原宙不仅玩梗,把梗嵌进故事的发展之中,因为把一些相对的潜规则拉到了台面上讲,所以故事本身也直观的告诉你这是一个模板。结构上、内容上完整的只能塞下这些,这种行为就像在画一个圆。而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相对极端的强调,可以说是在强调“强调”这个概念,他不仅在作品的内容中玩梗,甚至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梗。在这里他把内容本身置于形式的地位,再去剥夺结构的主体性,于是有经验的读者第一个感受就是情节安排的突兀,虽然生硬但好像还挺合理的。形式被解构之后,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读者不去深入内容,而是与内容平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思考一旦被推翻,那么基于这之上的推断就失去了可以信赖的价值。这也是石原宙狡猾的地方,如果不引导读者去把握第一推动力的逻辑性,那么所谓合理只是空壳子,要往里面塞多少私货都是可以的。但是他却又没有这么做,主要矛盾是一直清晰的,而各种构成要素被维持在微妙的平衡上。

虽然已经距离第一次阅读完已经好几年了,不过开头这段羚羊腿的类比我倒还是印象深刻。

梗和无厘头是形式,而回到内容本身,《二轻》相对各种桥段而言虽然没什么痛点,但也不存在多少亮点,石原宙没有花功夫去讨论矛盾的深刻程度,对于摆明是写来爽一爽的作品来说也没有什么必要,这本书侧重在轻小说带来的愉快观感上,穿插着的吐槽并不为谁服务,也不用力过猛影响观感。我既不够套路,也不够反套路,只要我能用的,那就拿来用,只要写出来的东西还能有趣,半吊子也不失为一种闪光点。所以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就是它毫无意义,他不解释,也不发展,正是这种不温不火,才能有纯粹的轻小说感,在某些角度来说他也就合格了。

本作的插画是h2so4,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她的动向了。


或许是半吊子的劣质品——《世界上排名第二有趣的轻小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