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指责中国“咄咄逼人”,外交部“坚哥”霸气回怼

文/阙兴明
美国将中国列为“战略对手”以来,对中国的寻衅挑事从来没有间断过。冬奥会期间,一帮白宫政客更是闲不住,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再次口出不逊,遭到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怒怼。
据环球网2月11日报道,日前,布林肯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中国在国内及地区都表现得更加咄咄逼人,印太地区发生冲突并非不可避免。” 消息传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作出回应,称布林肯此言又是在渲染“中国威胁”,其目的是为了抹黑、打压和遏制中国,这是美国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并指出,要论“咄咄逼人”,如果美国自称第二,没有一个国家敢称第一。
被中国网民昵称为“坚哥”的赵立坚,此次回怼布林肯的用语真是大快人心,令亿万网友感到倍爽。从布林肯的行程上来看,这应当是其访问澳大利亚时说出来的话。几天前,美国媒体对布林肯此次访澳之行作出报道,称此行访澳,是为了出席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外长级会谈。并透露,此次四国会谈的一项主要议题,就是讨论“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果然,布林肯一到澳大利亚, 当然“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布林肯对中国贴上“咄咄逼人”这个标签,完全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攻击,也是一句政治谎言。事实而论,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中国所在的亚太,还是在世界其它地区,从未主动与他国发生过任何争端与冲突。反之,中国正在用自己的和平力量影响全世界,当今的中国已是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影响力所到之处,带来的是一片经济繁荣。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与全球的经济大融合,中国承建的各种基建设施遍及全世界,主动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建设文件的国家和组织达170多个。
“咄咄逼人”这一词,反而更像是针对美国量身定做的一个专用形容词。欧洲议员议员米克·华莱士周四在社交平台写道,布林肯声称中国近来的自信导致了与许多国家的紧张关系,但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 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断发动战争,而中国已经40年没有轰炸过任何国家了... ..。《中国日报》驻欧洲分社社长陈卫华评论称,“说得好,许多被华盛顿洗脑的人不敢承认赤裸裸的事实。”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全球霸权体系,用其军事霸权欺凌全世界,数百个美军基地遍布全球,到处煽风点火、制造矛盾、挑起冲突甚至战争。美国建国240多年来,仅有16年没有打仗,要论“穷兵黩武”这个头衔,没有哪个国家敢跟美国争抢。
同时,美国热衷于用其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成为全球各国最大的吸血鬼。当今的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非常明显,对全球的实际经济贡献值越来越低,然而却越来越频繁动用美元这个工具,对全球各国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掠夺,到处制造金融危机。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也有国家试图奋起抗击美国的金融霸权,比如萨达姆政权。可世人皆知,美国仅用一袋“洗衣服”为借口,就发兵将其送上了绞刑架。
美国的所作所为祸害全世界,如果只是用“咄咄逼人”一词来形容,应该还是一种赞誉。其实就论此次布林肯访问澳大利亚一事,就跟这一词能扯上关系。这个所谓的“四国机制”,其实就是美国近两届政府构建的一个反华圈子,以用来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中国正在举办冬奥之际,美日演练南北方向“包抄台湾”,美国再次对台军售,布林肯大谈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这难道不是“咄咄逼人”?
最近有消息曝光,美国国会两院稍前通过一份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法案”,里面就公然有这么一项内容——斥巨资收买媒体专门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说白了,就是对中国展开舆论战,对中国进行无端污蔑、抹黑、诋毁。这也须问问布林肯,美国此举是不是又是一种“咄咄逼人”?
西方人的思维逻辑就是允许自己放火,不允许别人点灯。面对中国的崛起,令西方有些人不习惯、不舒服。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还是那句老话——你们慢慢习惯就好。让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在华夏文明面前瑟瑟发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