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宫阙·千里》:民国故事大纲

《太古轮》寥寥几个画面,便将二人的感情刻画的生动立体,世俗羁绊,母命难违,家国兴难都是横在他们之间的问题,逃无可逃,所以这个小故事会是BE,下面开始填充写大纲,因为原来没打算细写这个小故事的,格局太大,驾驭不住,但是现在点想了;
BE预警!
BE预警
BE预警!
人设:
何景升:何景升,少时与母亲相依为命,其父为文豪,因文章倾向共党而被迫害,何景升受到其影响,倾向共党,但也因其父早逝,成熟稳重,喜怒不显于色,刚刚弱冠便已经做了大学讲师…
陆蔚年,杜家的表少爷,父母早年参与革命,双双牺牲,从小在杜家长大,表面上是游学归来的音乐才子,实际上是红顶商人(红色资本家),为掩饰身份,曾去大学就读…
杜晏平:杜家少爷,其父为上海商会的会长,同为红顶商人,素有商业头脑,是一位积极的革命分子;
祝杏芝:何景升的未婚妻,为人温柔,崇拜何景升,有着旧时代女性的思想,又渴望新时代女性的自由;
1932年
①陆蔚年离开启程离开上海,何景升想要去码头送他,被何母拦下;
②杜晏平送陆蔚年上船,何景升到时,船已经开拔;
情节补充:
①为什么离开?
九一八事件后,日方意图如法炮制,强占上海,同时,杜家红顶商人的事情败露,陆蔚年作为杜家代表,与杜家解除关系,承担所有罪责,转向海外避难;
1932~1935年
①陆蔚年抵达国外给何景升寄送信件,但被何母烧毁;
②何母逼迫何景升娶杏芝小姐为妻子,母命难违,何景升娶杏芝小姐,于新婚当日参军;
③杏芝发现《念宫阙·千里》琴谱,被何母夺走烧毁;
情节补充:
②为什么结婚?
新旧思想碰撞的年代,有过婚约+母命难违+杏芝受难(家道中落,独身女性差点受到侵害),何景升绝对是纯纯的兄妹情,杏芝不是,他是崇拜+男女+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其中崇拜>感情,同时,杏芝知道何景升心里有陆蔚年;也为留下信件碎片埋下伏笔;
在姨太太还合法的年代,作为一个独身女性,没有受过生存手艺的教育,不嫁人,就是被退婚,会被人指指点点,会有人半夜撬门,真的很生存;还请不要替杏芝怒其不争,也不要指责他;
此外,何景升参军也不单单为了逃避婚姻,爱国+父亲影响+陆蔚年(被国党逼迫逃亡海外)+平日里所见所闻,他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也曾研读过红色刊物;
1935年
太古轮出事,陆蔚年逝世;
情节补充
简单找了下,没找到什么战事,算意外吧!
1937年
①何景升死于北平战场;
②陆蔚年的丫鬟转交杜晏平杏芝小姐保存的陆蔚年的信件碎片。
情节补充:
①1937年的北平,不写七七事变说不过去啊;
②杜晏平收到碎信,创办东音;
其他情节补充:
①何景升和陆蔚年去光明照相馆拍过照片;
②何景升曾做过陆蔚年的先生,暂定国文先生吧;
③杏芝认识陆蔚年;
……
有什么建议,大家可以说一下;逻辑不通或者补充情节都可以,最后,还没有给这个小故事起名字,有兴趣可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