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学习笔记
前面先写一些摄像/摄影基础知识,后面再讲关于手机参数的。
建议先翻到末尾看一下相机成像原理图
· 变焦与位移
· 相同点:改变对象大小。
· 不同点:变焦会带来景深与焦距的变化,而移动会导致透视关系的变化。
这里经过网友指正,已经进行修改。
这里需要明确焦距的变化结果类似于,在绘图软件中将一张完整的图片放大,而透视关系的变化则是类似在绘画当中,透视线之间的角度的变化,这会导致一张图片中不同的物体之间放大的比例不同。
· 希区柯克变焦:如果你前进的速度和扭动变焦环的速度相匹配的话,画面范围的大小是保持不变的;但是此时画面的透视感在不断的变化,称之为 希区柯克变焦。
· 作用:一、刻画人物内心,展现角色强烈的心理活动。二、烘托紧张的气氛。

· 摄影技法
· 固定镜头
· 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不动,然后开始拍摄,一般来表示 客观性 的画面,是最经典最古老的拍摄方式。
· 运动镜头
· 就是在运动中的镜头。
· 推镜头
· 将摄像机推向拍摄主体,从较大的画面范围向较小的画面范围进行运动。
· 作用: 一、主要起强调作用,突出场景内的人或物,或展现某一特定细节。二、适合用作段落开场。
· 拉镜头
· 将摄像机逐渐远离拍摄主体,从较小的画面范围向较大的画面范围进行运动。
· 作用: 一、揭示更多的信息,强化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二、揭示悬念。三、营造退出感,常用于段落结尾,进行情绪升华。
· 摇镜头
· 在机位不动的情况下,通过摇动镜头的方向来拍摄。
· 展现众多的人或事,让观众逐一观察眼前的事物。
· 甩镜头
· 摇镜头的特殊形式,当我们快速摇镜头时就变成了甩镜头。只能看到模糊拉伸的画面。甩镜头在拍摄时往往是由两个镜头组成的,在前一个镜头结束时甩出去,在下一个镜头开始时甩进来,在后期软件中进行剪辑拼接,使其变成一个镜头。
· 移镜头
· 摄像机按照一定的轨迹进行运动拍摄。推、拉、摇等,都可以转化为移镜头的一部分,它是各种运动形态的组合。
· 作用: 让观众产生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创造出主观是视觉效果。
· 升镜头、降镜头
· 摄像机上下移动拍摄的镜头。如果范围大的话一般要借助升降装置,比如起重机、吊臂等。实际拍摄时还会分为 垂直升降、弧形升降、不规则升降 等等。
· 作用:一、表现事物的局部。二、展现场景的规模
· 跟镜头
· 摄像机以推、拉、摇、移、升、降等方式,让画面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进行拍摄。
· 作用: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
·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衔接
· 起落幅:从静慢慢动,从动慢慢到静。
· 前后镜头的组接要注意 动接动 静接静 ;动静相接要有 起落幅。

· 光线(以视线为参考,如顺着眼睛的方向)
· 顺光
· 显示细节,缺少立体感(阴影缺失)。
· 逆光
· 剪影效果,勾勒轮廓,渲染氛围,容易欠曝和过曝。
· 侧光
· 立体感要靠物体表面的阴影高光来体现,侧光可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

· 常见问题
· 过曝和欠曝
· 光线强度过大或不足。
· 都会导致画面细节缺失。
· 噪点
· 光线不足,而调整光圈和快门也无法达到足够的强度,于是通过改变CMOS(光敏传感器)的电压来调节ISO,但是电压不够稳定产生的杂质。
解决方法:
一,补光灯、闪光灯。
二,延长快门,但是要保持稳定(三脚架)。
三,“HDR:高动态范围”。
四,“调节小太阳”。
注意:三、四点后面会介绍到。

· 曝光三角
· 光圈
· 影响光进入传感器的强弱。
·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即光圈越大,背景虚化的越厉害;光圈越小,前景虚化的越厉害。
· ISO
· 感光度。
· 感光度很高时,画面会有较多噪点;感光度较低时,画面较为纯净。
· 快门
· 控制光线进入时间的长短。
· 短快门,能拍到物体运动的瞬间;长快门,能拍到物体运动的轨迹(像运动模糊)。

· 手机参数设置
· HDR:高动态范围
· 1.手机连续拍摄一系列曝光值不同的照片。
· 2.把每张照片里正常曝光的部分保留下来。
· 3.合成这些部分成为一张照片。
· 调节小太阳
· 进行曝光补偿。

· M:测光模式
· 矩阵测光:适合在白天光线均匀的情况下使用,比如拍风景照。
· 中央测光:适合拍摄单独的事物,如一个人、一棵树,一座雕像等等。
· 点测光:如果你要拍某个特写镜头,那么就建议使用点测光更好一些。
· S:快门(单位:秒)


· EV:曝光补偿,为照片“补个光”
· 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
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 WB:白平衡(White Balance)
· 用来控制相机的色彩还原。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
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
· 对焦模式
· 1.AF-S 单次对焦,用于拍摄静止物体。
· 2.AF-C 连续自动对焦,用于拍摄移动物体。
· 3.MF 手动对焦

· 其他概念
· 景深(DOF)
· 是指能清晰聚焦的被射物体前后距离的范围。

· 相机成像原理


思维导图

参考视频资料
【零基础学手机摄影】如何用手机拍出高逼格的照片?(全8节课)
俺构图还没学,下次在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