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八章 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第二节 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

2023-09-22 22:09 作者:HIP10826  | 我要投稿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


一、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资产阶级政党一般都不愿承认自己的阶级性。这种态度,从资产阶级学者们对政党所下的定义上可以看得相当清楚。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的政党是“表达民意的组织”,是“整个政治自由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民主不可缺少的成分”;【1】标榜本阶级的政党是“超阶级的组织”,是“全民的党”,“对一切人敞开大门”。【2】

       而马克思主义毫不含糊地指出: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政党的首要目的和中心任务,是维护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



【1】[法]乔泊·埃斯蒂尼弗纳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党》,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页。

【2】[英]艾德礼:《工党的展望》,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53页。



的政治秩序以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社会利益分配。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的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

       从17世纪末叶起,在英国议会内部逐渐形成了托利和辉格两大政党。这两大政党在议会内互相攻击,互相牵制,轮流执政,被人们认为是两党制的起源。对于这种两党的冲突和对抗,一般人是从政策分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评述的。但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的政党制度时,却坚持了阶级分析的方法。他指出,托利党是“旧式贵族的党”,它恨工业,因为“工业破坏了它的威力和专政,动摇了它的原则”【1】;而辉格党则是“工商业中等阶级的贵族代表”【2】。这两个政党在政治较量中的差别并不是英国应执行何种政策的差别,而是曲折地反映出英国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比如“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他把自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自然是执行着很保守的政策)的辉格党人赶下了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称霸的局面。这样一来,政府就和自己的本性相符合了;在英国的政治保守时代,无疑是应该由保守的党派来执政的。”【3】

       恩格斯则对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进行了直截了当地揭露。他在为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所写的导言中,这样评价了美国的政治制度:“正是在美国,”政治家'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厉害地构成国民中一个特殊的和富有权势的部分。那里,两个轮流执政的大政党中的每一个政党,都是由这样一些人操纵的,这些人把政治变成一种收人丰厚的生意,拿合众国国会和各州议会的议席来投机牟利,或是以替本党鼓动为生,而在本党胜利后取得相当职位作为报酬。大家知道,美国人在最近三十年来是如何千方百计想要摆脱这种难堪的桎梏,可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愈来愈深地陷人到贪污腐化的泥沼中去。”【4】恩格斯甚至认为,美国的资产阶级专政集中体现为政党的专政。因为美国没有王朝,没有贵族,除监视印地安人的一小群士兵外没有常备军,没有那种拥有固定职位与领取年金权利的官僚。“然而,我们在那里可以看到两大帮政治投机家,他们轮流执掌政权,用最肮脏的手段为最卑鄙的目的运用这个政权,而国民却无力对付这两个大的政客集团,这些人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统治和掠夺国民的”。【5】

       1912年,美国举行新的总统选举,民主党人伍德罗·威尔逊战胜共和党人塔夫脱就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3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7页。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任美国第28任总统。对美国这次选举活动,列宁写了《美国在选举以后》一文,进行了这样的评论:“在美国,取胜的政党特别厚颜无耻地把肥缺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这不是买卖'党性'的愚蠢而无耻的行为吗?但是我们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里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国家愈不自由,资产阶级市侩买卖党性的行为就愈卑鄙无耻。为获得特权、津贴和进款(给律师先生)的工作等等而进行的幕后阴谋活动和私人“联系”的作用就愈大。”【1】在另一篇文章中,列宁还指出,美国“老的政党”即民主、共和两大党“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任务是最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各个政党的斗争归结为如何更好地加速和促进这种发展”【2】

       以上这些论述可以看出,经典作家们都是从阶级本质的角度来看待资产阶级政党的,而且认为,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就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专政。

二、资产阶级两党制是一种游戏

       最早形成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都实行两党制的政治制度。对于两党制,一些人十分推崇,称“两党制是19世纪科学管理的一大贡献”。还有一些人相信,两党制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的保证,是最完美的政党制度。

       马克思主义坚待以其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资产阶级两党制。经典作家们认为:两党制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障眼法,它是以民主的假象来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更有甚者,两党制还是资产阶级压迫和愚弄劳动人民的一种更为巧妙、更为精致的手法,惟其巧妙、精致,所以对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更有效,有害性也更大。

       第一,两党之间的争斗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的争斗,他们争斗的范围,不会离开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马克思称两党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两手办法”;恩格斯更形象地把两党制比作“跷跷板游戏”,上下起落,玩者省劲,看者有趣③。恩格斯在谈到美国跨党派的现象时指出:“这种看来是偶然的杂乱的混合,恰恰为美国那大肆猖獗的营私舞弊和盘剥国家的行为准备了肥沃土壤。”【4】恩格斯还指出:美国“两个大党中的任何一个党的内部,人们都因地区的不同而代表着完全不同的集团和利益,而且几乎有产阶级的每个阶层在两党内部都有自己的代表”【5】。所以,看上去两党在政治上势不两立,但在实际的



【1】《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1—192页。

【2】《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98页。

【3】参见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主编:《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5页。



政策方面,两党的差异并不大。

       第二,实行两党制不过是资产阶级为制造民主假象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障眼法。1858年,马克思在评论英国的议会斗争时就曾经指出,英国资产阶级的寡头政体,“不是靠把政权经常保存在同样一些手中而使自己永存下去的,而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它轮流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刻被另一只手抓住。”【1】这形象地指出,两大政党同是资产阶级的两只手,两党制是资产阶级有意识地轮流使用两只手来统治人民的方法。马克思还指出,议会斗争的技巧恰好在于“在短兵相接的格斗中打击的不是职位,面仅仅是当时占据职位的人,并且在进行打击的时候,要使这个人作为大臣下台以后,马上又能作为大臣的候选人而上台”。【2】这实际上是说明,在两党制中,两大政党表面上扮演着互相反对的角色,但就反对党来说,它反对的并不是政府亦即资产阶级政权本身,而是当时在这个政权中执行权力的党,同时自己也随时准备去执行权力。毛泽东在谈到对西方式自由的理解时,也曾经对两党制民主的假象作过分析。他批评那些羡慕西方式自由的人说:“他们以为我们的人民民主制度下自由太少了,不如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自由多。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两党制,这一党在台上,那一党在台下。但是这种所谓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3】

       第三,两党制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两党制以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冲突来转移人们对社会阶级矛盾冲突的视线,以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换马”的方式来摆脱资产阶级的政治危机并以民主的假象来瓦解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斗志,故这种政党制度更有欺骗性,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来说危害更大。1912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束后,列宁著文《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和意义》,对这次选举进行了深人分析。列宁指出:“这个所谓“两党制',是阻止独立的工人政党即真正的社会主义政党产生的最强大的工具之一。”“两个资产阶级政党利用它们之间的虚张声势的毫无内容的决斗来欺骗人民,转移人民对切身利益的注意”。列宁甚至得出结论说:“在一切资产阶级国家中,·····政治自由越多,资产阶级政党就越稳固。”【4】

三、资产阶级政党民主是一种虚伪的民主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不仅仅是指建立资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它还包括投票选举、竞选、游说、议会党团、议会辩论、倒阁等一系列政治规则和政治制度。由于围绕政党所建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99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1页。

【4】《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97—398页。



立的各种政治规则和政治制度都体现了政治公开性的一面,故有人认为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是一种民主的制度,是“整个政治自由的主要成分,尤其是民主的不可缺少的成分”【1】

       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政党民主是一种虚伪的民主,是形式上的民主和实质上的不民主。他们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是自由的,但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住的工人群众是不自由的;选举是平等的,但金钱对选举活动的操纵是不平等的。恩格斯早年在英国考察阶级斗争状况时就发现了资产阶级政党民主的这种奥秘。他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一文中指出:“选举制度无比简单,这使市民用不着在政治上花费任何心思,人们在名义上有的算是辉格党人,有的算是托利党人,但是他们十分清楚,其实都是一样,反正他们没有选举权。”【2】劳动群众得以参加选举,顶多也就是在资产阶级政党的竞争中,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集团的争斗中充当一个筹码。所以,恩格斯得出结论说:“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3】

       列宁由于身处阶级斗争特别激烈的年代,所以,他对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虚伪性的揭露也更为尖锐。他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选举是不行的,没有群众是行不通的,而要在印刷术异常发达和议会制度盛行的时代诱惑群众,就必须有一套广泛施展、一贯推行、周密布置的手法,来阿谀奉承、制造谣言、欺骗敲诈、玩弄流行的时髦字眼、信口答应工人实行种种改良和增进种种福利,只要他们肯放弃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4】列宁还分析了金钱在资产阶级政党民主中的作用,“'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下之所以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5】资产阶级政党民主的虚伪性还体现在它仅仅对资产阶级内部是民主的,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则并不民主。比如对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原则”之一—“保护少数”,列宁写道:“资产阶级民主国的统治党仅仅对其他资产阶级政党才保护少数,而对无产阶级,则在一切重大的、深刻的、根本的问题上,不仅不“保护少数',反而实



【1】[法]乔治·埃斯蒂厄弗纳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党》,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9页。

【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5页。

【5】《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页。


行戒严或横加残害。民主愈发达,在发生危及资产阶级的任何深刻的政治分歧时,残害或内战也就愈容易发生。”【1】



【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2页。


第八章 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第二节 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