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7.1 垄断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垄断[i]
在帝国主义国家中,某些大资本家掌握了某个或几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他们为了巩固自己在商品生产方面和销售市场上的统治权,以便获得巨额利润,便相互勾结或联合起来。这种勾结或联合就是垄断。此外,个别的最大公司在一定的生产部门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情况也叫垄断。
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马老师早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理论的和历史的分析,证明了自由竞争引起生产积聚,而生产积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会引起垄断。马老师生活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他没有可能预见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在自己的发展中经过一个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但他通过科学的理论上的分析,已经预见到自由竞争会引起与自己相对立的东西即垄断的出现。
自由竞争之所以会引起生产积聚是因为:第一,竞争作为一种强制的规律,会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充经济实力,以便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这样,便引起资本的积聚。第二,在自由竞争中,大资本不断排挤和吞并小资本,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引起资本的集中。而资本积聚和集中的结果,便是生产的积聚和集中。少数大企业逐渐集合了该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人,并且在商品生产中愈来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产积聚并不是一开始就引向垄断,在资本主义整个发展时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从而生产的积聚和集中就在进行着。只有当生产积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几十个或几个大企业在某一部门中占有了统治地位时,才会产生垄断。
生产积聚会会引起垄断是因为:第一,几十个或几个巨大的企业比千百个分散的小企业容易达成协定。第二,规模巨大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很高,资本转移困难,从而使自由竞争受到阻碍。为了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巨额利润,有必要互相勾结起来,形成垄断。导师指出:“生产积聚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现今发展阶段上的一般基本规律。”[ii]
垄断组织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基本时期:(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这时垄断公司还只有不甚明显的萌芽。(2)在1873年危机之后,有了一个卡特尔[iii]广泛发展的时期,但这种卡特尔还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没有稳固起来。(3)在十九世纪末期的高涨和1900-1903年间的危机时,卡特尔已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一种基础。于是资本主义变成为帝国主义了。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这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一切特征都是在垄断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垄断的几种不同的表现。因此,导师认为,如果要给帝国主义下一个极简短的定义,那就要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了。一方面,垄断使生产社会化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以前,各个企业自由竞争,彼此分散,不相为谋,各自在自己所不知道的市场上销售商品。而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由于高度的生产积聚和由此而产生的垄断,使少数大企业控制了社会的生产和商品的销售,它们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每个垄断企业都同极广大的市场和千百万人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垄断组织独占了本国以至全世界的原料来源,将熟练的劳动力、能干的工程师以及交通运输工具都垄断起来。这样,就“使生产达到最完备的社会化地步”[iv]。但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也进一步发展了,从而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同自由竞争相对立的垄断,并不会消灭竞争,反而是使竞争具有了更加残酷和尖锐的性质。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210页。
[ii]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7页。
[iii] 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
[iv]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