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6.4 农业危机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4、农业危机[i]
农业危机是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和工业危机中所表现的工业生产“过剩”一样,也是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能力相比而形成的“过剩”,是相对的“过剩”。
农业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农产品卖不出去,价格急剧下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中小生产者破产和被剥夺的过程大大加剧,农业工人大批失业,工资下降,播种面积迅速缩小等等。
农业危机产生的必然性和工业危机一样,也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农业危机同工业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农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与工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工业危机加剧了工人阶级的失业和贫困,缩小了工业生产,从而便缩小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样地,农业危机也会反过来缩小对工业品的需求。
农业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农村中的阶级[ii]矛盾。这种矛盾会通过农产品的价格下跌和租金不变之间的矛盾反映出来。在危机时期,农产品的价格急剧跌落,但租金却固定不变。土地所有者不会因农产品跌价而同意少收事先在契约上规定的租金。这种矛盾使租地农业资本家不得不以自己利润的一部分、甚至资本的一部分交付租金。当然,在这时,农业资本家也不会忘记将自己的损失转嫁给工人,他会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或克扣工资。这样,租金不仅包括农业资本家的利润,甚至侵及资本家的资本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这必然引起农村三个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农业危机的重要特点是危机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工业危机一般持续一、两年就过去了,而农业危机却要持续许多年。如1875年发生的农业危机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方才结束,延续了约二十年左右。1920年爆发的第二次农业危机也延续了七、八年。农业危机延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1)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业资本家在危机时期也必须按租约交付租金,在农产品跌价的情况下,固定的高额租金会侵蚀资本家的利润甚至一部分资本,从而使农业资本家难以靠改进技术和降低生产费用以及使产品适应较低的价格水平来摆脱危机。(2)农业落后于工业,农业中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从而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比工业中小。这种情况使得利用更新固定资本来推动生产发展的作用受到限制。也就是说,不能像工业中那样,利用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这一物质基础来促进生产的发展。(3)在资本主义农业中,一般都有大批作为小商品生产者的个体农民,他们以经营个体农业为维持生活的唯一手段,因此,在危机中,虽然农产品销售困难,但他们为维持自己最低限度的生活,不得不继续生产,这就增长了农产品的“过剩”。
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一样,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越来越严重地打击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28年,当资本主义农业还没有从1920年爆发的农业危机中恢复过来时,又开始了第三次农业危机,这次农业危机与1929年爆发的工业危机交织在一起,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打击特别广阔、深入,因而使资本主义整个经济长期陷入特种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已经出现了农业危机的迹象,根据美国官方显然缩小了的统计材料来看,1949年美国农产品价格比1948年下跌了20%。
为了逃出农业危机,资本家除了向外国倾销“剩余”农产品外,还在千百万人民忍饥挨饿的情况下缩减耕种面积。1956年1月,美国总统给国会的咨文中还建议继续减少播种面积一千万公顷,并取消那些无利可图的“小农场”。
农业危机严重地威胁到千百万农民的生活,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脓疮和痼疾,使农民日益认识到只有与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得到解放。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204页。
[ii] 地主、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