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抗日战争一场大规模战役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战略企图: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就开始研究攻占汉口的作战,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暂时搁置。1938年4月初,日军大本营决定实施徐州会战时,亦决定实施武汉作战,在制定徐州会战计划时,即“预想到会战以后的形势并把将来进行武汉作战也考虑进去。5月底,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决定了在当年秋季进行汉口作战。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实施攻占武汉的作战。

徐州失守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50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组织防御,保卫武汉。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参加了这次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