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均线交易系统
1.SMA和EMA
SMA:简单移动平均线,一般又叫做算术移动平均线,是对特定时间段内交易品种的收盘价进行简单的平均化,以60日均线为例子,把最近的60个交易日的K线收盘价加在一起,除以60,得到一个平均价,这个平均价就是一个点。时间往前推进,每天都会有一个新的平均价,把所有的均价连到一起,就变成了一条线,这条线就均线。EMA是指数移动平均线,指数式递减加权的移动平均,具体算法较复杂,其计算公式中着重考虑了当天价格(当期)行情的权重,所以可以简单的理解,如果我们看重当前价格对趋势的影响时,使用EMA相对SMA来说是种较好的选择。
2.均线-分类走势的技术工具
均线可以提供支撑位阻力位信息吗?有些人在弯曲的均线上寻找支撑位或阻力位,其实一个价位能否可以成为支撑位或者压力位取决于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对这个价位的实际态度,如果大部分人认为5日均线有支撑,那么走势走到5日均线附近就会产生大量的买盘,同时抛盘会大量降低,走势止跌企稳,在k线图上就会出现走势触碰到5日均线然后迅速反弹,好像5日线确实有很大的支撑作用。那么这个市场的大部分参与者是否真的都是如此想法并用实际资金表明他们的想法呢,当然并不是这样,所以均线支撑时而有用,时而没用。
而移动平均线最常见的用途实际是分类走势,帮助确定一个新趋势的开始,甚至是一个现有趋势的强度,而不是利用均线去找支撑位或者压力位,或者进行未来走势的预测。
如下以30分钟周期PTA的50日EMA均线为例,第一个箭头处走势突破并站稳50日均线,走势由原先的下跌趋势转换为上涨趋势,后续持续在50日EMA均线上方运行,其中虽然多次触碰到均线但是没有有效跌破,持续保持一个上行趋势,直到第二个箭头处,走势跌破50日EMA均线同时没有重新站上来,这段上行趋势才宣告结束,因此可以看出一根简单的均线,就可以把当前的走势做有效的分类,均线之上为上涨趋势,均线之下为下跌趋势。

同时在一段走势中,均线也为我们判断走势的强度提供了一个有效标准,如下还是以PTA为例,第一个箭头处在初期上行阶段,整个50日EMA均线的上行保持一个45度的斜率运行,而到了第二个箭头处,可以发现均线虽然还是保持一个上行的趋势,但是斜率较低,已经接近水平线,随后均线走平拐头向下,进入一个新的下行趋势中。均线斜率的不断变小其实告诉我们整个上行趋势的动能在不断的衰竭,后续可能会发生走势反转。

3.一种单均线交易系统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可以把均线当成走势分类的工具,定义上行趋势和下行趋势,而不是用均线预测走势,那么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技术工具去做走势分类,比如趋势线以及BOLL指标这些,只是均线是一种较为简单直观的工具。
而走势被我们用均线分类后,具体的入场和离场是否一定也要用均线呢,答案是不一定,我们可以用均线构造入场和离场的规则,也可以用其他的工具,如一些关键的k线反转形态,趋势线突破。
目前市场上利用各种技术工具构造的交易系统很多,均线系统可能是用的最多的一类,均线系统又根据使用均线的数量分为单均线交易系统,双均线交易系统,三均线交易系统等等。如下我们介绍一种单均线交易系统(暂不涉及具体的资金管理方式):
交易周期:30分钟
指标工具:EMA 50 均线
交易方向:均线斜率向上只做多不做空,均线斜率向下只做空不做多
入场方式:多头走势回调到均线附近止跌,然后出现中型阳线入场做多,空头走势反弹到均线附近滞涨,然后出现中型阴线入场做空
离场方式:均线从发生多方趋势反转成空方趋势,多头离场,均线从发生空方趋势反转成多方趋势,空头离场
还是以如下的PTA走势为例,当均线持续上行后,走势第一次触碰到均线,但是止跌随后出现的中型阳性收盘后即可入场,到了第二个箭头处走势再次触碰均线,同时均线走平,基本与水平线一致,但是并未发生掉头向下,继续持有,直到第三个箭头处均线已经明确拐头向下,这时止盈离场。

再以如下沥青走势为例,在单均线交易系统模式下,同样在第一个箭头处入场,第二个箭头处离场,整体利润空间良好。

4.结语:
由上我们介绍了一种单均线交易系统,从规则条件可以看出很简单,一看就会,一点也不复杂,那这么简单的交易系统持续执行真的可以赚钱吗,答案是可以的,很多人可能不信,认为只有复杂的系统才有盈利优势,很多人在设计交易系统的时候喜欢拿技术指标预测未来,甚至堆叠很多指标去预测,而技术分析最有效力的方面恰恰是对走势进行完全分类并对各种分类后的走势做好应对,站在这种视角下,即使一根均线也可以发挥极大的效用。
那么这样的一套单均线交易系统持续执行,盈利能力如何呢,如果只是按照上述我们设计的规则盈利能力当然不会很高,但是如果我们再加入一些细节化的设定,就会极大地提高盈利效率,比如如果我们操作的是30分钟周期,那么更大周期比如日线图上是否可以做下行情筛选呢,只做大周期下的顺势行情,再或者入场时回调到均线附近之前的走势斜率不能较低,等等。
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统往往不会很复杂,但是一套粗糙的交易系统当然也不会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那么如果这样,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赚钱,这当然也不可能,拿A股这个市场为例,有自己交易系统的人就非常少,大部分都是主观情绪化交易,即使把一个能赚钱的交易系统摆在我们面前,能把他良好执行的人也非常少,执行力在任何行当其实都是一个较高的门槛,尤其需要你自己控制自己去常年累月的执行一套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