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2022-09-27 23:37 作者:生物yes  | 我要投稿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细胞器,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由于具有这一重要功能,所以它一直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较大的一种细胞器,利用低速离心即可分离集中进行各种研究。

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粘度有关。在一给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其沉降速率不同。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沉降顺序为: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与过氧化氢酶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核蛋白体。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 mol/L氯化钠或0.4 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将匀浆液在1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一些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然后,在3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荧光显微术是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观测的一种技术。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木质素的黄色荧光等。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桔红色荧光。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另外,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片、盖片和无荧光油。

三.实验仪器

1、器材: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500ml烧杯2个,250ml量筒1个,滴管10支,10ml刻度离心管20支,纱布若干,无荧光载片和盖片各4片。

2、材料:新鲜菠菜。

3、试剂:0.35 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四.实 验 方 法

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及粗脉,称30g于150ml 0.35 mol/L NaCI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2.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 000 r/min)匀浆3~5min。

3.将匀浆用6层纱布过滤于500ml烧杯中。

4.取滤液4ml在1000 r/min下离心2 min。弃去沉淀。

5.将上清液在3000 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p为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6.将沉淀用0.35 mol/L NaCl溶液悬浮。

7.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于载片上,加盖片后即可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①在普通光镜下观察;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③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在无荧光载片上,再滴加一滴0.01%吖啶橙荧光染料,加无荧光盖片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

观察拍照并分析实验结果

1. 实验结果图

荧光显微镜菠菜叶绿体(未染色)(10x40)
我的老师带我们观察
荧光显微镜中菠菜叶的叶绿体(染色)(10x40)

2. 实验结果记录

  1. 普通光镜下,可看到叶绿体为绿色橄榄形,在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含有较深的绿色小颗粒,即基粒。

2. 以Olympus荧光显微镜为例,在选用B(blue)激发滤片、B双色镜和0ss。(orange)阻断滤片的条件下,叶绿体发出火红色荧光(图三)。

3. 加入吖啶橙染色后,叶绿体可发出桔红色荧光(图四),而其中混有的细胞核则发绿色荧光。

六.实验分析

1. 差速离心时要控制好速度和时间,否则会影响最后的叶绿体的观察,甚至可能无法分离出叶绿体;

2. 差速离心只能得到80%纯度的叶绿体,要想获得更纯的叶绿体,可以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3. 差速离心分离出叶绿体时,其中没含有部分细胞核碎片,在荧光下时要注意观察,不要看错;

4.要注意使用荧光显微镜的方法和操作,切勿弄错步骤,否则会损坏仪器。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