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聚师网:教师“末位退出机制”等优化教师编制政策是喜还是忧?
2023-03-21 16:49 作者:教育顾问MissLiu | 我要投稿
两会期间,相关部门对教育行业的重视,推上了历史新高度。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张咏梅代表提出“将宝贵的教师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着力构建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长效机制,这与近期各地陆续实施的“教师末位退出机制”一脉相承,不禁让人对未来教师行业的门槛表示担忧。

让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减轻负担,提升幸福指数,增加教师编制等,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议题。不难看出近两年来,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对教师人员的教学水平提出新的需求,教师工作时间及工作强度也进一步增大;另外,中小学生群体数量的日益增长,都加剧了教师编制紧张的窘境。

北京聚师网获悉,为优化教师编制队伍,近期全国各地数十个省市的相关教育部门陆续发布方案,明确规定:要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即“首次取消目标绩效、再次调离转岗、三次落聘退出”的机制引发热议。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考核压力和心理负担,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打破教师终身制,让不合格的教师退出,让教师团队有更好的“源头活水”。
北京聚师网关注到,近日教师职称评审也迎来重大好消息:多地降低教师评职称标准,评职称不再受岗位比例限制,意味着中小学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达到一定年限和条件就可以自然晋升了。这样伴随着评职称的窗口逐步打开,教师的待遇也能有不错的提升。

除此之外,两会期间各代表委员就减轻教师负担,提出不少宝贵建议。可见,无论是教师编制门槛,还是教师自身幸福获得感,都是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北京聚师网认为,清理与教学无关的额外任务,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不仅需要规范外部考核标准,更重要的是,激发教师激情,回归“育人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