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的时间
把录播放在后台,只是听着少女的温婉而谈,好像就不那么孤独了。
那些读过的书,读不进去的书。
职场抉择,生活琐碎。
瘾上心来,意犹未尽。
我在山上最后的时间里遇见阿宵,之后结束自闭下山证道。
而阿宵也因身体抱恙中断了狂信徒的直播生涯,换了座城市染上些社会气息。
尽管生平经历相差甚远,却也能有相似的,相似的......意识形态?
仍未窥见其中的必然性。
人诞于社会,在孤独旅途中衍生自我,
那些互相吸引的气味真的罕见吗?
我和阿宵,会不会只因搓揉出的自我灵魂尚且粗糙,才显得有所相似呢?
还是说,因为都迈出了理想主义的一步,殊途同归?
"大脑才是真正的性感,为什么不会觉得我很sexy呢?"
嗯?好家伙,我直接见 色 起 意。

难得和后辈搭班,些许雀跃。
我还是更愿意称她为后辈。
听闻假期后要转去其它部门,便趁着今天避之不及相谈泛泛。
两人之间的距离像是上学时的邻桌。
工作之后鲜有谈心,如今这番,感觉甚好。
对话时她的眼神明亮笑意浅浅,看得心思点点浮动。
初入社会,仍留有纯真之情,望君一帆风顺。
我...在表达观点时,视线摇摆不在人身,于她的眼中,我又是怎样的轮廓呢?
六个小时须臾而至,便是离别之时。
直至今日,也无法抓住想要的关系么。
此前说过,关系具有时效性,朋友也不例外,所以才会有占有欲?
或许,我该跟她提出,想要一个拥抱。
一个离别的仪式感?
人们在漫长旅途中,要寻找的首先是一个可以拥抱的人?
长夜多梦,当午方醒。
意仍未平,只当思行并进,给后辈编辑了一条微信。
事后反思,对于在意的人事物,我总会这样,这样…相由心生?
通过羞耻,或是怎样的情绪让事情走向变得混沌。
不,是我的思想混沌了。

“我将消失于理想之中,而她会化作燃尽一切腐朽的火焰。”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凯尔希,你的孤独我感受得到。
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同类。
你常问我在这艘船上寄托了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在乎它。
凯尔希,我的回答是,
我希望这艘船,罗德岛,能成为你的家。
我也想过,和你一起见证那样的未来。
只是孤独没有解药,流浪未见终点。
绝症无法治愈。
我不是你的同类,凯尔希。不能解开你的疑惑。
但我一直是你的同伴,之后依然也是。」
特蕾西娅……
其他理想主义者也会时常如我这般苦楚哀鸣么?
现实与理想的接轨处一片汪洋,平日里的无他心境反倒化作压力裹挟着我。
疑问之中没有选项,连放弃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