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索尼Xpeira 1 ii 开发者访谈 音视频&设计篇

2020-06-26 10:11 作者:baka小諧  | 我要投稿

(个人渣译......来自索尼日本官网)


Q「请说说Xpeira 1 ii 音质方面的特色.索尼移动想通过这款产品带来怎样的听觉体验呢? 」

渡边: Xperia 1 ii也面对着更加讲究音质的音频文件,所以有必要不妥协地制作出能让大家满足的高音质.当然前一代也在音质上尽了全力,这次不仅是耳机,扬声器也实现了以上的

池田(音频设计):手机是现在非常多用于听音乐的设备.与专业的walkman前端相比设计上有非常多的制约.把手机的音质做好,也就是说要提升大众的音乐体验,拉高手机音频水准.这就是Xperia 1 ii设计的意义,也是我们的职责之一.

不止是音乐,电影和游戏这种能享受音乐的场合也逐渐增加.我们将这些都涵盖起来,为了达到移动娱乐的最高状态,也就是能享受创作者想要的品质而进行着追根到底的设计.


Q「Xperia 1 ii是结合索尼技术的一台手机,在音质提升方面来说进行了怎样的结合呢?有像相机那样有集团内专业团队的帮助吗?」

池田:前一代的Dolby Atmos的调教得到了索尼影业(SPE)的帮助,这一代在这基础上调音又得到了索尼音乐(SME)的帮助,音质更加提升.


Q「具体是怎样的配合呢?」

池田:在决定Xperia 1 ii的音频方向性时我们向索尼音乐所属的著名母带工程师Mark Wilder听取了意见.在音乐制作第一线活跃的他会怎样处理声音呢?我们不止是听取意见,也实际进行了校正来寻求正确方向.


Q「校正具体是做些什么呢?」

池田:在纽约的索尼音乐工作室里听着实际的音乐同时听取创作者对声音的指导.在那学到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对音色(おんしゃく)的校正,也就是要还原最正确的音.人声的声色和乐器的音色(ねいろ)要和现场所听一致才是最重要的.再者,增加的立体声感、声像定位也很重要.人声正靠前、乐器清楚也很重要.

所以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频率特征绝对不能出错,左右声道的声像定位必须不能乱.因此Xperia 1 ii的左声道出左边的音,右声道出右边的音,目标就是能清晰地产生分离的声音.


Q「为了实现这个具体硬件有什么变化呢?」

池田:真的很多地方都进化了,首先是从Xperia XZ2开始取消的3.5mm音频接口又复活了.Xperia 1开发时在综合考虑设计自由度之类后也不得不取消.现在为了给将爱好发挥到极致的人做出最好的手机,我们还是认识到3.5mm口是必要的.实际这Xperia 1 ii发布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Q「Xperia 1 也能通过附赠的转换线使用有线耳机,内置耳机接口有什么优势呢?」

池田:音质上还是不同.Xperia 1 ii来说借此机会我们优化了信号传播的电路,声道分离度和信噪比感(无声时的安静、空旷感)有很大改善,能展现出高质量音源在空间感、开放感上所体现出的优点的那样的音质.另外比无线耳机延迟更低,不需要充电. 


Q「内置扬声器怎么样?提升了什么?」

池田: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了对称的前置立体声.(横握时)左右的立体声扬声器是全向的.另外,在此之上扬声器也都重新设计,增加了体积.还有,驱动扬声器的功放也换成了更强的.


Q「几乎是全面更新了呢」

池田:就是啊(便乘).因此我们实现了低音沉、高音甜,从音乐到电影都有更多临场感上的提升.另外Xperia 1导入的立体声技术Dolby Atmos在这一代有更高的再现性.


Q「前置立体声扬声器的对称效果是怎样的呢?」

池田:Xperia 1的一个扬声器是向着侧面,我们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面向正面,物理上没必要将扬声器前置.可以将声音清晰地传递到耳朵.另外,那样的信号处理之下,用户要在正前方听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有听取点狭窄的问题.还是扬声器物理前置对音质是最好的.这也经过索尼影业和索尼音乐的工程师确认,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


Q「这次搭载的DSEE ULtimate比前一代的DSEE HX有什么提升呢?」

池田:......DSEE Ultimate通过AI在高频率和位深的算法精度上有飞跃性的提升,努力将被流媒体压缩的微小声音再现.基于这个,有损音频也能有接近高质量音频那样开放感和精致程度.


Q「哪种曲风最能体现这个效果呢?」

池田:大厅演奏的古典音乐、摇滚的live特别能体现.音乐厅的广阔、livehouse的热情等原本音源含有的气氛能够被更强地感觉到.


Q「荧幕比前一代有什么改善呢?」

渡边:Xperia 1 ii继续前一代使用21:9 4K HDR OLED荧幕.在此之上这次采用新的减少残像技术.显示画面中,通过控制有机发光体的电压提高响应速度,在面板本身刷新率是60Hz的基础上将残像感减少到90Hz的水平.得益于此主要是游戏和视频,还有网页滑动时显示效果会更加流畅.

还有,使用该技术比直接增加刷新率的荧幕耗电更低.再加上这代比前一代提升了25%的4000mAh电池,能够让用户享受更长的视频和游戏时间.


Q「前一代提升显示效果的creator mode这代还在吗?」

渡边: Xperia 1的时候我们就和在厚木的专业显示器开发团队合作实现了creator mode的高画质,这一代同样继续合作.我们使用最新的商用主监视器对画质进行校正,希望能将影像创作者在影像中所想表达的意图完美表现出来.


Q「其他有关显示必须关注功能提升是?」

渡边:我们收到了部分用户希望前一代受好评的21:9分屏功能能够更流畅地切换APP的意见.


Q「有说前一代的21:9分屏比安卓自带的分屏要好用的呢」

渡边:是的.这次在APP分割线上新加了多窗口切换按钮.这个按钮按下之后和安卓默认APP切换相同,左右滑动就可以自在地切换APP.这样使21:9分屏的使用更加方便了.


Q「这代和前一代使用的同样是21:9的宽屏,但设计上却给人不同的印象,这样设计是为什么呢?」

日比(设计主管):设计的目的当然也包括提升使用性,怎么说用户先看到的就是外观设计.因此这次渡边等开发团队怎么样才能不妥协地做出一个高质量的产品成为了一个大命题.

这期间沿用以前地设计也有考虑过,但Xperia 1 ii是对应5G新时代转折点的产品,所以大幅更新了设计.

这样也有很大的风险,我们从Xperia Z系列(2013年发售)开始,有着创造独自设计风格的自负,从现在多数手机采用的圆滑设计脱颖而出.我们考虑到索粉想要怎样的设计,再加上设计需要的条件和必要性来进行这次的设计.


Q「这次设计日比先生最讲究和想让人看见的部分在哪呢?」

日比:迄今以来的边缘部分的倒圆角变成了倒角应该是最容易被发现的.这就是与和久说过的必须加入各式各样功能的部分的想法一样,再和不能形成设计上的浪费这种想法相结合而作成的形状.视觉上应该有很大的不同,用手拿起时手的接触面也一定有以往没有的新感觉.请一定去店里用手体验一下.有关边缘部分的处理之类,为了实现无论什么位置都能舒适握持的形状我们一直在努力着.横置手机拍照时上方和手指的收放位置也挺好这点也一定请体验一下.


Q「实际上Xperia 1 ii有着上手就能传达到的魅力呢」

日比:就是啊(便乘).顺带一提这次准备了黑、紫、白三种颜色,改变各自边框的表面处理也是重点.黑色刚看见会有钢琴黑色的感觉,但其实有金属底光上的细微差别.紫色是在镜面加工当中增加了一点颜色处理.白色的背面有和玻璃形成的一体感,极力打造白色光泽感.之前基本没做过这样的处理,这次为了最大程度体现各个颜色的美丽,在细节上用了很多功夫.


Q「设计过程中最幸苦的地方在哪里?」

日比:关于将开头所说的「全部加入」用怎样的设计表现出了,这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和设计团队亲密交谈得做多薄之类的话题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决定.特别是正面没采用其他厂商那样的刘海,为了给上下留出必须的空间,外表要多大的尺寸才理想,这着实让人伤脑筋.

还有结构面的外框部分.这次平面的外框设计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在强度上是相当高难度的形状.如果是倒圆角的话有一定厚度可以保证强度,这次的形状来说有难度.在这地方我们模拟重复调整过一两百回.当然设计上也会经历这么多的错误尝试......看起来没有问题的地方就是设计师最用心的地方(笑).


Q「这就是看不见的辛苦呢(笑).顺便问一下日比先生个人最喜欢哪个颜色呢?」

日比:我还是喜欢黑色.实际上之前有接触过的Xperia Z系列也是我负责设计的,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有了黑色板面......这次的想法也差不多,以如何在薄外壳中凝聚科技感的思想来进行设计.不过紫色也很好......当然白色也不错哦(笑).

渡边:个人认为紫色是非常不错的颜色.这个紫色随着周围环境变化看到的效果也不同,这点很有趣.亮的环境下看到的是镜面一样,暗的环境下看到的是紫中带那么一点红.

日比:再多点紫色的内情,实际上这个紫色是以Xperia Z系列的紫色为基础,再配上现在流行的镜面处理,成为了Xperia Z的近代版.


Q「对于Xperia系列来说,索尼特制的原装保护套也很火,这次也有吗?」

渡边:这次我们准备了盖上也能看到画面的翻盖保护套「Xperia 1 II Style Cover View」和看视频玩游戏时能提供支架的保护套「Xperia 1 II Style Cover with Stand」......


索尼Xpeira 1 ii 开发者访谈 音视频&设计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