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载)神话说【二】名字的来源

2020-10-19 18:28 作者:安治罗拉  | 我要投稿

神话说【二】

-名字的来源-

神话de第二篇文,也是“我怎么是个中国人”的第一篇

作者:神话

字数:一坨

校对:神话

排版:神话


黄帝,

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语出百度百科

那么,身为华夏部落首领,黄帝到底叫什么?

辅佐周王姬昌平天下的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

别名:吕牙、姜尚、吕望、姜子牙、姜太公、太公望、太公涓、齐太公

妈呀,这要是出去玩,身份证不得带一打?

那么多为自己修饰的东西,都到底是些什么?

首先,拆开看:氏、字、名、姓、号这是五个古人热衷于给自己叠加的几个字。

下面详细来区分一下:

1⃣️姓:

《通鉴外纪》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处。”意思是说,姓是为了统一大家共同的祖宗而创立。

上古以地名为姓,黄帝姓姬,住在姬水边。炎帝姓姜,住在姜水边「1」。

2⃣️氏:

后来,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家族聚居已经无法承受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于是,一部分有能力的人率自己的族人迁到别处去。同时,为了和那帮穷亲戚们「2」划清界限,展现自己的高逼格,于是另辟蹊径,发明了氏。

所以,古代称呼别人,往往不用姓,而用氏。姓是社会阶层高低都有,而氏可以代表这个家族的高贵。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到秦汉时期,已无明显区别「3」。

3⃣️名和字:

这两个称谓合在一起解释,是因为这两个字往往互相关联。

两区别在于“幼名冠字”,意为孩子在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为其取称谓,名曰“名”。待到男子「4」二十岁行冠礼时,为其取一个供平辈和晚辈称呼他的称谓,名曰“字。

那么,有什么关联呢?

“字”往往解释“名”,或是“名”的补充。

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之意。看,现在不少小孩都叫“瑾瑜”。

在称呼上,也是极有讲究的。

在古代,除长辈外,被平辈或小辈说名是很无礼的事情。平辈小辈,只能称字,即便是君王,也只能道其字。这也就是“指名道姓”的渊源。《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古人往往自己称自己的名,以作谦词。《出师表》第一句就是“臣亮言”而非“臣孔明言”。

4⃣️号:

就是外号了,是文人雅士对自己的雅称,常以取自地名。

白居易:香山居士

李白:青莲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不少人的号都盖过了他自己的名,比如郑板桥(郑燮xiè)。

「1」两位首领的名字都有女字旁的原因,牵扯的极广,可展开写写。

「2」穷人也有氏,但常常取于从事的职业,比如成语“庖丁解牛”,“疱”就是厨师的意思。还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筑墙之意。

「3」这里有一个疑点,就是《湖心亭看雪》中“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许指的是他们的家族。当然,只是神话的猜测。

「4」这里这是男子,那么女子呢?上古,母系社会,女子是繁衍的主力,传氏不传姓,例如大禹的妻子“涂山氏”,男子传姓不传氏。后来,很抱歉,古代女性地位较低,只有姓了。

神话说:这,神话没啥可说的。

10月14日夜

10月16日改


(转载)神话说【二】名字的来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