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微电影

天津微电影的现状与未来
天津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1年6月-2014年5月。这一时期以"微电影"的概念提出为标志,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数量上快速增长。2013年全年共拍摄制作各类短片近万部,比2012年增长了约40%。(2)内容上更加丰富。2013年的作品在题材和类型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尤以表现城市生活和人文情怀的作品为主。(3)质量上有明显提高。2013年全国有200余部作品获得了包括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国内重要奖项在内的各种奖项。2014年上半年又有一批作品获得国际大奖或入围国际电影节。(4)影响力日益提升。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共有超过1000家机构和个人参与投资、制作、传播微电影;2013年至2014年间,"微电影"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分别达到了8759次、7991次;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媒体开设了专门栏目或专题报道天津的微电影创作情况。第二阶段是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2015年初以来,"互联网+电影"成为影视行业热词之一,"互联网思维"、"ip开发"、"粉丝经济"、"众筹模式"等各种概念被频繁提及。2016年底至2017上半年,《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正式出台,2017年底中国电影票房达到559.11亿元。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进入调整期。2019年至今随着《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少年的你》等影片的热映及口碑效应显现,2019年中国内地票房突破600亿大关。2020年初受疫情的影响整个影视行业陷入低谷...
从以上几个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1)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前后是中国大陆地区微电影的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到2020年初;(3)第三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是在2019年年底到现在。这三个时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以及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程度而定的。
(1)第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领域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进行宣传推广的有效方式"。该文件提出了要通过大力发展网络视听节目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