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躺平攀鲈——皇地鲹

参考原型:比目鱼,翻车鱼,鲤形目,海鳗,弹涂鱼,食人鲳,盲鳗,电鳗,车方胡蜂
皇地鲹
平均成体体长133cm,极限全长3.7m
陆封种群平均成体全长51cm
平均淡水捕捞个体长度50cm
平均成体体重12kg
分类:泛动物界,异脊索动物超门,曲脊索门,泛脊椎动物类,鳍叶高纲,肉鳍超纲,强椎纲,三叉尾目,月尾形态类,鳔听亚目,三锥齿类,板鲹超科,退鳍鲹科,诺氏鲹属,皇地鲹
同属近亲:50种

皇地鲹,是一种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鱼类,但若不仔细辨别,你很难认同这是一种鱼类。皇地鲹一侧的眼睛由于一侧头骨的快速发育使其生长到了另一测,它的背鳍和腹鳍是它主要的运动来源,尾鳍与背腹鳍连成一片,使它的形状接近于水滴状。它的外唇是吸食性的,并经过演化后能扩张到夸张的角度,当食物吸入口中后它的后颌骨齿板便开始撕扯,撕扯下来的食物后经过由鳃骨演化成的咽齿碾磨后进入消化道,堪称全自动食物粉碎机。皇地鲹的骨骼结构也非常奇特,它在僵化脊柱保证鳍泳能力的同时退化掉了部分肋骨或者合并进入头部,而取代其支撑作用的则是软骨肌间刺和体内的皮内成骨。这让它们的身体表面有了一层装甲保证安全,可是这层装甲下是鲜嫩的血肉让不少猎手垂涎。它的鳃部也有非常明显的特化,和晚辈管鳃类相似拉长成可以靠肌肉闭合来控制开关并且在壁侧也有毛细血管吸氧的管状鳃腔,这个结构除了在水中呼吸外也能勉强呼吸空气,另外不会被贴合水底的日常影响呼吸。

不仅如此,它还会利用贴地的胸鳍,腹鳍和身体扭动在润湿泥潭上行进,而它身上分泌的黏稠液体为它们提供了保湿环境和溶解氧需求,使它们能较长时间待在陆地上无需担心缺氧。而它的感觉器官除了可以单独成像的双眼和眼点组成的视力补,还有电脉冲和串珠状肺泡与脊椎骨组成的听觉器官,且因为变态发育的缘故,皇地鲹是立体听觉。除此之外,包在唇内的肉须也能提供嗅觉。皇地鲹的防御手段除了变色和通过缩骨术钻进缝隙,还有它那极具韧性的表皮和储存电,它们会利用特殊色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起来,平时负责帮助化学反应,但遇到危机时它们也会选择放电来进行防御,虽然因为电量较低没有显著伤害,但是也能驱散感到不适的猎手。

皇地鲹每年有固定的繁殖期,当它们处于繁殖期时,会逆流库斯科河洄游回到幼年时期居住的科斯科尔湖,聚集到一块进行交配,它们产生的卵多达上亿颗,幼体孵化后将会在淡水生活很久,直到完成变态并且长到接近成年时才会迁徙向海水,不过部分陆封种群不会洄游,在第卢瓦姆湖和加科尔斯尼亚湖都有长期生存的封闭种群,科斯科尔湖也有一些不参与洄游的个体存在,这些个体一样参与繁殖,只是体型大幅度缩水。皇地鲹的成年个体很长寿,可以产出足够多的后代保证生存概率。

它们在黑暗森林沃鲁目中生态链里的一环,虽然其主要是在海中生存,但是其在淡水中对维持生态平衡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