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8页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新材料产业框架+AI和机器人兴起(附下载)
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AI系列深度研究报告:《2023年68页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新材料产业框架+AI和机器人兴起》。(报告出品方:国海证券)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AI+机器人:硬件是AI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AI芯片、PCB共同构成的上游关键硬牛,为机器人保驾护航。
减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用于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传输更大的力矩,主要分为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器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RV减速机需求量为47.5万台,同比增长11.2%。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日本企业博纳特斯克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53%》,具有绝对优势。除双环传动以外,其余厂商市场占有率均未超5%。2021年我国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为12.1亿元,主要厂商有哈默纳科、日本新宝、绿的谐波、中技克美等。国,中部厂商近年来市占率逐年提升。减速器上游结构件主要由钢材、铜、铝等金属加工而成,目前我国谐波柔轮材料(40C合金钢)依赖进口,部分厂家开始研发球墨铸铁材料用于谐波钢轮
伺服电机:伺服系统是机器人实现精准定位、精准运动的必要途径,主要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编码器组成。据工控网数据,2022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达181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95亿元。同服电机市场集中度较高,2021年上半年国内厂商汇川技术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达15.9%,排名靠前的厂商依然以日本和中国台湾为主。稀土磁材是伺服电机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厂商包括中科三环、金立永磁、正海磁材、宁波韵升、英洛华。
控制器: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负责向机器发布和传递指令动作,控制机器人在工作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用控制器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0.5 亿元上升至 2021年的 14.7亿元,CAGR为88%,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2亿元。2021年日本发那科在国内市场份额为18%,国内企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控制器国产率不足20%。中游本体厂商倾向于自研控制器&何服系统,包括海外三大机器人巨头,日本发那科、日本安、瑞典ABB。
传感器: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包括位置、速度、力、加速度等物理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机器人自身状态,外部传感器模仿人类感官,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接近觉等传感器。根据YOLE数据统计,2015-2021年无人机及机器人传感器市场从3.51亿美元增长至7.0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2.4%,其中光学传感器占比达74%。传感器原材料供应位于产业链最上游。国内供应商主要包括一一光纤材料,有研新材、锐科激光:陶瓷材料,风华高科、国瓷材料、顺络电子、三环集团、中瓷电子:半导体材料,江丰电子、阿石创、沪硅产业、三安光电、北方华创、鼎龙股份;金属材料:宝钢股份、江西铜业、紫金矿业。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报告共计:68页。受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内容。
精选报告来源公众号:【人工智能学派】,回复关键字“6688”,获取完整PDF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