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与角膜病专家董诺教授会诊活动圆满结束_青岛华厦眼科
7月16日,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与角膜病学组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专家董诺教授莅临青岛华厦眼科医院,为疑难杂症的眼表患者进行会诊,并为我院干眼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指导工作。
活动当日,董诺教授为很多慕名前来的干眼患者进行了个性化会诊,并分享了关于生活方式相关带来的干眼问题的知识科普,对患者遇到的难题进行释疑解惑。
一、大医精诚,精湛医术为岛城干眼患者带来福音


▲董诺教授为慕名前来的患者进行会诊
董诺教授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师从被誉为我国“干眼之父”的刘祖国教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董诺教授待患如亲,行医多年来,为了解患者愈后情况,董诺教授常常主动将联系电话和微信给患者,让患者随时可以和他沟通病情及用药后的反应。
“叔叔您坐这边,让我好好看看”“咋啦,怕疼?放心吧,一点都不疼”“开的都是对症的药品,阿姨您放心,很快就会好……”这是董诺教授出诊时与患者的日常交流用语。


在会诊现场,董诺教授由浅入深地为每一位患者讲解病情,并耐心地为会诊患者制定专业、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董诺教授不断提醒患者:“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干眼症的治疗属于慢病管理,需要长期治疗,不能彻底根治,不能着急,只有长期坚持来院进行干眼SPA或OPT治疗并且注意日常生活习惯,那么干眼症就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干眼科普环节,就诊患者在得到董诺教授的治疗建议后纷纷表示更加了解干眼症,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对今后的治疗充满信心。其中一位阿姨开心地说到:“干眼雾化熏蒸确实让眼部的不适症状缓解不少,原来眼睛也和人体皮肤一样,需要补充水分!”
董诺教授认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是要做好人,遇事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想想患者的病痛,才能更好地为他们看病。
医者仁心,除了在救治病人上,董诺教授尽职尽力,他还数十年如一日,热心于公益事业,多次参加省市白内障复明工程及参加缅甸、印度等一带一路国家光明行活动。工作后积极参与筹建福建省首家科研与临床并重的眼库,为数以千计的成年男人、妇女和儿童角膜盲患者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二、 共识共创,助力区域眼表学科建设发展



▲董诺教授为干眼学科建设发展分享经验
上午会诊结束后,董诺教授莅临参加了在青岛华厦眼科医院举办的区域眼表学科建设研讨会,与济南华视眼科医院、聊城华厦眼科医院眼科同仁,以及青岛华厦的院长专家、学科主任们一道,共同探讨区域眼表学科的建设发展。
在座谈交流中董诺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公众对于干眼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加强对干眼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干眼症的认知,对于我国干眼慢病的整体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要经常进行内部培训会,进一步加强专业性,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员工的认可度,加强干眼和屈光、白内障等科室之间的联动性。”




在讲到如何与患者沟通时,董诺教授强调道:“我们医生、护士在和病患沟通时一定要耐心、贴心,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以朋友和家人的身份和患者进行沟通,由表及里的观察患者情况,用接地气的、病人能够理解的话术通俗易懂地为患者讲解病情,增强患者医从性,提升患者信任度和认可度,患者才更加容易接受医生的诊疗建议,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次董诺教授的到来,不仅为岛城疑难杂症的眼表患者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式,也对医院的干眼工作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作为专业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在干眼防控领域一直不断深入研究,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为临床精准治疗制定规范化、精细化干眼诊疗流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干眼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青岛华厦眼科医院干眼科室也将以此为契机,今后持续推动干眼诊疗工作,为广大干眼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检查和诊疗服务,造福更多干眼患者。
专家简介

董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与角膜病学组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行政副主任,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省级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厦门市十佳青年医生、青年创新人才、福建省五四青年标兵和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器械管理眼科专委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委员会委员/副总干事、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中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干眼学组委员、视觉康复专委会干眼康复学组委员、福建省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厦门眼科分会常务委员、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学会(ARVO)会员和国际眼表疾病学会(IOSS)会员。担任《眼科学报》青年编委,《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nnate Immunity》和《国际眼科杂志》等眼科杂志审稿专家。
1998年9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学士;2003年9月-2009年6月就读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先后获得眼科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10月-2019年1月为美国Baylor医学院Cullen 眼科研究所博士后,2019年2月赴印度Mahatme眼科医院访问学者。
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在角膜病、干眼、白内障、各类近视及视疲劳等的诊治有丰富经验,擅长角膜移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眼内注药术等显微手术。
发表中华系列、核心期刊及SCI科研论文40多篇,中国发明专利4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翼状胬肉》,参编专著4部,参编专家共识3项。先后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美国狮子会视力基金、9项省市级课题,在各级眼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40余次,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在教学方面,担负厦门大学医学院、江苏大学医学院、厦门医高专、镇江高等专科和毕节医高专等学校的授课、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研究生3名,并连续20余次在国家级眼科技术新进展讲习班授课,参与培养各届省内眼科医师学员2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