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非原创)转载
学习笔记+考点整理
重点复习 Excel 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重点:工作表中各类数据的输入与自动填充方法;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与分类统计。
难点:单元格的混合引用与公式复制后的关系;统计分析函数的参数设置。
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操作学习,完成课堂案例操作和任务驱动。
4.1 Excel 2010使用基础
4.1.1 熟悉Excel 2010的工作界面
启动Excel 2010的方法与启动Word 2010类似。成功启动Excel 2010后,展现在用户面前的窗口就是Excel 2010的工作界面,如图4-1所示。它与Word 2010的工作界面类似,下面我们介绍Excel 2010中与Word不同的部分。
4.1.2 认识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
Ø 工作区:窗口中有浅色表格线的大片空白区域,由单元格组成,用户可以对任一单元格进行操作,是用户输入数据、创建表格的地方。
Ø 列标:用英文字母A,B,C……表示,单击可选定该列。
Ø 行号:用数字1,2,3……表示,单击可选定该行。
Ø 名称框:显示当前正在操作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名称或引用。
Ø 编辑栏:当向单元格输入数据时,输入的内容都将显示在此栏中,也可以直接在编辑栏对当前单元格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
Ø 工作表标签:启动Excel 2010后会自动建立一个名为“工作簿1”的新工作簿,其中默认包含3个空白的工作表Sheet1、Sheet2和Sheet3。工作区的下方是工作表标签栏,显示该工作簿所包含的工作表的名称,一个工作表标签对应一个工作表,用来识别工作表的名称。单击某个工作表标签,即可在工作区中显示对应的工作表,该工作表即成为活动工作表,其工作表标签显示为白底黑字。
Ø 视图按钮:包括普通视图、页面布局视图和分页预览视图。单击某一按钮可切换至对应的视图方式。
1、工作簿
Excel 2010工作簿就是一个Excel数据文件,其内是若干数据的集合。Excel 2010文件的扩展名为.xlsx。
2、工作表
在Excel 2010中,工作表是工作簿中的一张工作表格,是由行和列构成的二维网格,用来分析、存储和处理数据,是用户工作的主要窗口。它主要由单元格、行号、列标和工作表标签等组成。行号显示在工作簿窗口的左侧,依次用数字1,2……1048576表示;列标显示在工作表窗口的上方,依次用字母A,B……XFD表示。默认情况下,一个工作簿包含3个工作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工作表。
3、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
在Excel 2010中,工作表内行和列相交叉处的方格称为单元格。单元格是工作表的基本组成元素,单元格的地址用其所在的列标和行号来表示,且列标在前,行号在后,如A5,G21,XEQ3等,如图4-2所示。
在每个工作表中只有一个单元格是当前正在操作的,称为活动单元格,也称为当前单元格。活动单元格的边框为加粗的黑色边框,相应的行号与列号反色显示。
在Excel 2010中,相邻的一组单元格构成的矩形区域称为单元格区域。单元格区域的地址用其对角的两个单元格地址来表示,中间用冒号(:)分隔,如:A1:D3,A3:D1。
4.2 工作簿基本操作
4.2.1 新建工作簿
4.2.2 保存和关闭工作簿
(1)“保存”命令,若该文件之前已保存过,该命令可直接将工作簿再次保存。
(2)“另存为”,新文件或是文件异地改名保存
(3)设置安全性选项:可进行打开权限密码与修改权限密码的设置。
4.2.3 打开工作簿
4.3 输入工作表数据
4.3.1 选择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
1.选定单元格
(1)单个单元格选定
单击单元格
在编辑栏中输入单元格名字
按回车键、Tab、方向键
(2) 选定连续多个单元格
鼠标拖动
单击区域左上角,Shift+单击区域右下角
(3)选定不连续的多个单元格
按住Ctrl键,依次单击需选定的单元格。
(4)选定整行或整列
单击行号或列号
配合Ctrl或Shift,再单击行号或列号可选择多行或多列
(5)选定工作表的所有单元格
单击工作表左上角行列相交处的“全选”按钮或按Ctrl+A组合键。
工作表中由行和列交叉组成的格子叫单元格。它是存放数据的基本单元,单元格的名字由列号加行号组成。
2、工作表的选定
选择一张工作表: 单击表标签
同时选定多张工作表:按住Ctrl,依次单击表标签
4.3.2 直接输入数据
单元格中可以包含任何字符、数字和公式等,每个单元格可包含32000个字符。如果单元格的列宽容不下文本字符串,可占用相邻的单元格来显示,如果相邻的单元格中已有数据,就将截断显示。
1、文本型数据输入
默认对齐方式为左对齐。
要在单元格中显示多行,则按Alt+Enter键实现。
由纯数字字符构成的文本,如邮政编码100876,则在输入时要先输入单引号“ ’ ”,即输入:’100876。
2、数值型数据输入
默认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常规格式的数字长度不超过11位。当数字的整数部分超过11位时,将自动地按“科学格式”显示数据。但内部仍按精确值存储。在Excel 2010中能用来表示数值的字符有0~9、+、-、()、/、$、%、,、.、E、e。
输入分数时,为避免将输入的分数视作日期,应在分数前输入0(零)和一个空格,例如要输入“1/2”,应输入“0 1/2”,然后按回车键。
3、日期和时间型数据
默认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日期的输入格式为:年-月-日或年/月/日。
时间的输入格式为:时:分 AM / PM。
输入当天的日期,按<Ctrl>+<;>组合键;输入当前时间,按<Shift>+<Ctrl>+<;>组合键。
4.批注
在Excel 2010中用户可以为单元格输入批注内容,对单元格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在选定的活动单元格上右击,选择“插入批注”;也可以切换到“审阅”选项卡下,单击“批注”组中的“新建批注”按钮。
单击菜单“审阅”|“编辑批注”命令可以修改批注;选中单元格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批注”,可以删除批注。
4.3.3 快速输入数据
1、自动填充数据序列
选定初始单元格 → …“编辑/填充/序列…”
2、自动填充数据
方法: 拖动初值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直到最后单元格:
(1)初始值为数值型,填充相当于复制。如果按住Ctrl键再填充,则数值递增1。
(2)初始值为纯字符(文本型),填充相当于复制。
(3)初始值为纯数字字符(如学号),填充时数字递增1;如果按住Ctrl键再填充,则填充相当于数据复制。
(4)初值为字符和数字混合体(如工商1班),填充时字符不变,数字递增。如果按住Ctrl键再填充,则为复制。
(5)初始值为Excel 预设的序列,按预设序列填充。
如初值为“星期一”,自动填充将产生“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日”序列的循环填充。
(6)如果要自动产生等差序列差值不为1的序列,
如1、2.2、3.4、4.6、…,或x2、x5、x8、x11、…这样的序列。
操作方法为:在B2单元格中输入1,在C2单元格中输入2.2,选定B2、C2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得到1、2.2、3.4、4.6、…序列。
3.建立用户自定义序列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自己的数据序列并存储起来供以后填充使用:
单击“文件”|“选项”,在弹出的Excel选项对话框中,选择“高级”|“常规”|“创建用于排序和填充系列的列表”|“编辑自定义列表”,弹出“自定义序列”对话框。
4.快速输入相同数据
选定所有要输入相同数据的单元格,在惟一激活的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后,按Ctrl+Enter键。
4.4 编辑工作表数据和工作表
4.4.1 编辑工作表数据
1.复制数据
2.移动数据
3.清除单元格
全部清除:清除区域中的内容、批注和格式。
清除格式:清除格式,保留内容和批注。
清除内容:清除数据,保留格式,等同按键<Delete>。
清除批注:清除区域中的批注信息。
4.4.2 单元格操作
1.插入行、列、单元格
2.删除行、列、单元格
3. 合并单元格
4.调整行高和列宽
(1)使用鼠标调整
(2)使用菜单调整
选定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单元格”组中“格式”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列宽”或“行高”选项,分別在对话框中设置列宽值和行高值。
4.4.3 管理工作表
1. 选择和切换工作表
2. 插入、删除、重命名、隐藏和显示工作表:右击表标签
3. 移动和复制工作表:右击表标签
4.5 设置工作表格式
4.5.1 设置单元格的字符格式
(1)使用选项卡中的字体格式命令。
(2)使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4.5.2 设置单元格的数字格式
“开始”选项卡下的“数字”组中提供了5种快速格式化数字的按钮,即货币样式按钮、百分比样式按钮、千分位分隔按钮、增加小数位数按钮和减少小数位数按钮。
4.5.3 设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
4.5.4 设置单元格的边框和底纹
(1)使用选项卡中的格式命令。
(2)使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4.5.5 使用条件格式
条件格式可以基于条件自动更改单元格区域的外观,有助于突出显示所关注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强调异常值,还可以使用数据条、颜色刻度和图标集来直观地显示数据。
1.快速格式化
选择单元格区域,在“开始”选项卡下“样式”组中,单击“条件格式”旁边的箭头进行操作。
2.高级格式化
选择单元格区域,在“开始”选项卡下“样式”组中,单击“条件格式”旁边的箭头,然后单击“新建规则”,将显示“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实现高级条件格式设置。
4.5.6 自动套用样式
1.要在一个步骤中应用几种格式,并确保各个单元格格式一致,可以使用单元格样式。单元格样式是一组已定义的格式特征,如字体和字号、数字格式、单元格边框和单元格底纹。
(1)应用单元格样式
(2)创建自定义单元格样式
2. Excel 2010中提供了一些已经制作好的表格格式,套用这些格式可以制作出既漂亮又专业的表格。方法如下。
(1)选定要格式化的区域。
(2)在“开始”选项卡下“样式”组中,单击“套用表格格式”下拉选项
(3)在格式列表框中选择要使用的格式。
4.6 使用公式和函数
4.6.1 认识公式
4.6.2 公式中的运算符
公式运算符与其优先级
()(括号)→ :(区域引用)→ -(负号) → %(百分比) → ^(乘方) → *(乘)、/(除) → +(加)、-(减) → & (串接) →比较符
注意:以上字符均为ASCII字符,需要在英文输入状态输入
4.6.3 输入和复制公式
公式必须以等号“=”开头。如:
=23+35 =0.3*A2+0.7*B2 =SUM(A1:D1)
其中参与运算的数据可以是:常数、单元格引用、单元格名称、函数等。
单元格中只显示结果,编辑栏中显示公式。
4.6.4 单元格引用
在公式中可以引用本工作簿或其他工作簿中任何单元格区域的数据。公式中输入的是单元格区域地址,引用后,公式的运算值随着被引用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
1.单元格引用类型
可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3种类型。
1)、相对引用
是指直接使用单元格的名称标号来引用别的单元格。
例如: B2 =A2+B1
特点:公式复制后,被引用的单元格会随公式所在的位置变化而改变。
例如,在B2单元格写一个公式“=A2+B1”,将这个公式复制到D3单元格就变成“=C3+D2”。
2)、绝对引用
是指引用特定位置的单元格。绝对引用是在被引用的单元格列字母和行数字之前加上符号“$”,例如: B2=$A$2+$B$1
特点:公式复制后,被引用的单元格不会随公式所在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例如,在B2单元格写一个公式“=$A$2+$B$1”,将这个公式复制到D3单元格后仍为“=$A$2+$B$1” 。
3)、混合引用
是指引用中含有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两种形式。
例如:B2=$A2、B3=A$1+$A2等
当需要固定某行引用而改变列引用,或者需要固定某列引用而改变行引用时,就可使用混合引用。
特点:公式复制后,相对引用部分改变,绝对引用部分不变。
例如,在B2单元格写一个公式“=$A2+B$1”,将这个公式复制到D3单元格后就变为“=$A3+D$1” 。
2.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引用
要在公式中引用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内容,则需在单元格或区域前注明工作表名。例如,在当前Sheet2工作表F4单元格中计算Sheet1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1: A4之和,方法如下。
(1)选取Sheet2的F4单元格,输入“=SUM(Sheet1!A1:A4)”,按回车键确定。
(2)选取Sheet2的F4单元格,在输入“=SUM(”后,用鼠标选取Sheet1中A1:A4单元格区域 ,再输入“)”,按回车键即可。
3.不同工作簿的单元格引用
要在单元格F4中引用其他工作簿,如对D盘的“工作簿2.xlsx”的Sheet1工作表中A1:A4区域单元格求和,方法如下。
(1)若“工作簿2.xlsx”已经被打开,则可以通过在F4单元格中输入“=SUM([工作簿2.xlsx]Sheet1!$A$1:$A$4)”,按回车键确定。
(2)若工作簿2.xlsx工作簿没有被打开,即要引用关闭后的工作簿文件的数据,则可以通过在F4单元格中输入“=SUM('D:\[工作簿2.xlsx]Sheet1'!$A$1:$A$4)”,按回车键即可。
4.6.5 使用函数
若熟悉要使用的函数及其语法规则,可在“编辑框”内直接输入函数形式。建议最好使用“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对话框输入函数。
1.使用插入函数对话框
(1)选定要输入函数的单元格。
(2)单击“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
(3)选择常用函数或其他函数类别
(4)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输入参数
2.常用函数
(1)求和函数SUM( )。
格式:SUM(number1,number2,…)。
功能:计算一组数值number1,number2,…的总和。
说明:此函数的参数是必不可少的,参数允许是数值、单个单元格的地址、单元格区域、简单算式,并且允许最多使用30个参数。
(2)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 )。
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功能:计算一组数值number1,number2,…的平均值。
说明:对所有参数进行累加并计数,再用总和除以计数结果,区域内的空白单元格不参与计数,但如果单元格中的数据为“0”时则参与运算。
(3)最大值函数MAX( )。
格式:MAX(number1,number2,…)。
功能:计算一组数值number1,number2,…的最大值。
说明:参数可以是数字或者是包含数字的引用。如果参数为错误值或为不能转换为数字的文本,将会导致错误。
(4)最小值函数MIN( )。
格式:MIN(number1,number2,…)。
功能:计算一组数值number1,number2,…的最小值,参数说明同上。
(5)计数函数COUNT( )。
格式:COUNT(value1,value2,…)。
功能:计算区域中包含数字的单元格个数。
说明:只有引用中的数字或日期会被计数,而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字和错误值都将被忽略。在B6单元格插入计数函数COUNT(B1:B5)的结果。
(6)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 )。
格式:COUNTIF(单元格区域,条件)。
功能:计算区域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说明:条件的形式可以是数字、表达式或文字。例如,可以表示为80、"80"、">=80"或“良”。在E9单元格中插入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F3:F7,">=80")-COUNTIF
(F3:F7,">=90")的结果如图4-28所示。
(7)条件函数IF( )。
格式:IF(logical-test, value-if-true, value-if-false)。
功能:根据逻辑值logical-test进行判断,若为true,返回value-if-true,否则,返回value-if-false。
说明:IF函数可以嵌套使用,最多可嵌套7层,用logical-test和 value-if-true参数可以构造复杂的测试条件。
例如,在H3单元格中插入条件函数=IF(F3<60,“不及格”,“及格”),返回值为及格。
例如,在H3单元格中插入条件函数=IF(F3<60, "不及格",IF(F3<70,"及格",IF(F3<80,"中",IF(F3<90,"良","优")))),以实现综合评语自动评定,效果如图4-29所示。
(8)排名函数RANK( )。
格式:RANK(number,range,rank-way)。
功能:返回单元格number在一个垂直区域range中的排位名次。
说明:rank-way是排位的方式,为0或省略,则按降序排名次(值最大的为第一名),不为0则按升序排名次(值最小的为第一名)。
函数RANK对重复数的排位相同,但重复数的存在将影响后续数值的排位。
例如,在I3单元格中插入排名函数=RANK(F3,$F$3:$F$7)实现自动排名
4.7 使用图表
为使表格中的数据关系更加直观,可以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在 Excel 2010中,只需选择图表类型、图表布局和图表样式,便可以很轻松地创建具有专业外观的图表。
4.7.1 图表的类型和组成元素
根据数据特征和观察角度的不同,Excel 2010提供了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条形图、面积图、XY散点图、股价图、曲面图、圆环图、气泡图和雷达图等11类图表供用户选用,每一类图表又有若干个子类型。
1.图表基本概念
图表:由图表区和绘图区组成。
图表区:整个图表的背景区域。
绘图区:用于绘制数据的区域,在二维图表中,是指通过轴来界定的区域,包括所有数据系列;在三维图表中,同样是指通过轴来界定的区域,包括所有数据系列、分类名、刻度线标志和坐标轴标题。
数据系列:在图表中绘制的相关数据点,这些数据源自数据表的行或列。图表中的每个数据系列具有唯一的颜色或图案,并且在图表的图例中表示。可以在图表中绘制一个或多个数据系列。饼图只有一个数据系列。
坐标轴:界定图表绘图区的线条,用作度量的参照框架。x轴通常为水平轴并包含分类,y轴通常为垂直坐标轴并包含数据。
图表标题:说明性的文本,可以自动与坐标轴对齐或在图表顶部居中。
数据标签:为数据标记提供附加信息的标签,数据标签代表源于数据表单元格的单个数据点或值。
图例:一个方框,用于标识图表中的数据系列或分类指定的图案或颜色。
4.7.2 创建图表
(1)首先用鼠标(或配合【Ctrl】键)选择要包含在图表中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2)“插入”选项卡下“图表”组中选取图表的样本。
无论建立哪一种图表,都要经过以下几步:指定需要用图表表示的单元格区域,即图表数据源;选定图表类型;根据所选定的图表格式,指定一些项目,如图表的方向,图表的标题,是否要加入图例等;设置图表位置,可以直接嵌入到原工作表中,也可以放在新建的工作表中。
4.7.3 编辑图表
单击选中已经创建的图表,在Excel 2010窗口原选项卡的位置右侧同时增加了“图表工具”选项卡组,并提供了“设计”、“布局”和“格式”选项卡,以方便对图表进行更多的设置与美化。
1.设置图表“设计”选项
单击图表,选择“图表工具”|“设计”选项卡
(1)图表的数据编辑。
在“设计”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单击“选择数据”,出现“选择数据源”对话框,可以实现对图表引用数据的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
(2)在数据行/列之间快速切换。
在“设计”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单击“切换行/列”,则可以在工作表行或列数据系列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3)选择放置图表的位置。
(4)图表类型与样式的快速更改。
2.设置图表“布局”选项
单击图表,选择“图表工具”|“布局”选项卡
(1)设置图表标题:
(2)设置坐标轴标题:
(3)可以为图表添加、删除或放置图表图例、数据标签、数据表。
(4)进行插入图片、形状和文本框的相关设置。
(5)设置图表的背景、分析图和属性。
4.7.4 美化图表
4.8 管理数据
主要内容: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4.8.1 创建数据清单
4.8.2 数据排序
排序就是按照数据某个字段名(关键字)的值,将所有记录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1.快速排序
如果只对单列进行排序,首先单击所要排序字段内的任意一个单元格,然后单击“数据”选项卡下“排序和筛选”组中的升序按钮或降序按钮,则数据表中的记录就会按所选字段为排序关键字进行相应的排序操作。
2.复杂排序
复杂排序是指通过设置“排序”对话框中的多个排序条件来对数据表中的数据内容进行排序,操作方法如下。
(1)单击需要排序的数据表中,打开 “排序”对话框,
(2)选择主关键字,然后设置排序依据和次序。
若记录的主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都相同时,才按照第三关键字排序。
排序时,如果要排除第一行的标题行,则选中“数据包含标题”复选框,如果数据表没有标题行,则不选“数据包含标题”复选框。
3.自定义排序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进行自定义的排序方式。
4.8.3 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的主要功能是将符合要求的数据集中显示在工作表上,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暂时隐藏,从而检索出有用的数据信息。Excel 2010中常用的筛选方式有自动筛选、自定义筛选和高级筛选。
1.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是进行简单条件的筛选,方法如下。
(1)单击数据表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此时,在每个列标题的右侧出现一个下拉列表按钮。
(2)在列中单击某字段右侧的下拉列表按钮,其中列出了该列中的所有项目,从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显示的项目。
(3)如果要取消筛选,单击“数据”选项卡下“排序和筛选”组中的“筛选”按钮。
2.自定义筛选
筛选出满足某些条件的记录而隐藏别的记录。
1.自动筛选
(1)选择数据清单中任一单元格
(2)“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此时每字段名右边出现下拉箭头
(3)单击一个下拉箭头,选择一种条件
(4)如果需要可单击另一个下拉箭头,选择另一种条件,组成复合条件。
取消自动筛选的方法是:
再次执行 “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2.自定义筛选
在自动筛选中选择“自定义…”筛选条件,这样扩展了筛选功能。
3.高级筛选
(1)先在数据清单下端建立一个条件区域。
(同行条件为“与”,非同行条件为“或”的关系)
(2)单击清单中任一单元格
(3)“数据/筛选/高级筛选…”
取消高级筛选:再次执行 “数据/筛选/高级筛选…”
4.8.4 分类汇总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小计和合计,使用分类汇总功能十分方便。
(1)首先对分类字段进行排序,使相同的记录集中在一起。
(2)单击数据表中的任一单元格。在“数据”选项卡下“分级显示”区域中单击“分类汇总”按钮,弹出“分类汇总”对话框
分类字段:选择分类排序字段。
汇总方式:选择汇总计算方式,默认汇总方式为“求和”。
选定汇总项:选择与需要对其汇总计算的数值列对应的复选框。
(3)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4.8.5 合并计算
4.8.6 创建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用户可以旋转其行或列以查看对源数据的不同汇总,还可以通过显示不同的行标签来筛选数据,或者显示所关注区域的明细数据,它是Excel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具体体现。
4.9 打印工作表
4.9.1 设置打印区域和打印标题
1. 默认情况下,Excel会自动选择有文字的最大行和列作为打印区域。若要重新设置打印区域,可首先选定要打印的单元格区域,然后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的“页面设置”组中的“打印区域”按钮,在展开的列表中选择“设置打印区域”选项,此时所选区域出现虚线框,未被框选的部分不会被打印。
2. 如果表格不能在一页显示,为方便查看和阅读,需要为每页表格都添加标题,此时可设置打印标题。为此,可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的“页面设置”组中的“打印标题”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工作表”选项卡的“打印标题”设置区添加“顶端标题行”或“左端标题行”,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9.2 预览和打印工作表
在设置好页面后,就可以对工作表内容进行打印输出了。在打印前,我们还可对工作表进行打印预览,预览无误即可将工作表打印出来。
步骤1u 单击“文件”选项卡,在展开的列表中选择“打印”选项,显示“打印预览”窗口。在右窗格中可显示打印预览效果。
步骤2u 预览无误后,在界面中间窗格的“份数”编辑框中输入要打印的份数;在“打印机”下拉列表中选择要使用的打印机;在“设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要打印的内容;在“页数”编辑框中输入打印范围,最后单击“打印”按钮,系统将按照设置打印工作表。
步骤3u 如果对当前的设置不满意,可单击“文件”选项卡标签退出打印预览视图重新进行设置。
综合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