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猎人冰原设定集生态翻译07——地啼龙
个人翻译,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歌声是由它的行动发出的声音。地壳变动的原因是那家伙干涉了地脉。这么一想,似乎所有的现象都能得到解释。”——原野大师
古龙种 地啼龙
全长:2778.85cm /2910.9cm(岩缠)
全高:1089.4cm/1266.9cm(岩缠)
脚的大小:约217cm/约495cm(岩缠)
主要栖息地:渊源的孤岛
被认为对地脉有影响的谜团诸多的古龙。引起风漂龙异常行为与生态系统的异变以及地壳变动的根源就是“歌声”。地啼龙在现大陆还没有被确认存在的案例,经过长时间航行终于抵达了新大陆的追梦冒险家,曾留下模糊地暗示了“伟大的存在”的线索,据此解读地脉的变化,最终发现了它。在渊源的孤岛上与调查团遭遇的时候,它以身体包裹岩石的样子现身,不过岩石内还隐藏着它本来的面貌,虽然有着异形的外表却散发着神圣的存在感。使用翼脚前端的振动器官使大地液化,拥有改变地形的能力。其力量堪比天灾地变。

在大地上传播的震动引发的响彻新大陆的“歌声”的真面目
地啼龙背部的翼脚前端,拥有能产生强烈振动的器官。关于作为本次调查开端的“歌声”的真面目,得出的结论认为这种震动正是主要的原因。强烈的震动在大地上传播,引起共鸣和回音,同时作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在各地出现。被调查员们统称为“歌声”,但听起来并不像语言,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怪音现象。关于“歌声”所产生的影响,有人提出了有趣的见解。众所周知,特定的频率会对生物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响彻的“歌声”,其频率扰乱了风漂龙负责归巢的器官,使它们产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很高。


将地下岩石固定于全身的岩缠状态
地啼龙岩缠状态的外观和它本来的样子差异很大。这是在地下移动的时候,让岩石附着在体表分泌的体液上形成的顽强形态。虽然也有灭尽龙这一例外,但是很难想象这样的存在会成为被捕食的对象,全身覆盖岩石的习性也不是自保行为。即使在这种状态下,翼脚的振动器官也能发挥作用,在使地表液化的情况下进行潜航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其巨大的自重,在陆地上的移动会变得缓慢。

地壳变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地下深处产生的强烈震动,通过反复增幅,形成前所未有的地壳变动。其规模之大,足以将永霜冻土的大地割裂,掀起雪崩,让山消失。这种地形变化,短期的影响自不必说,从中长期来看也会对周边的生物产生影响。永霜冻土就是一个例子。原本积雪深厚的地区,因为地啼龙引起的地壳变动导致了寒冷化加剧。由于火山枯萎,无法维护外壳的冰咒龙漂洋过海来到了新大陆,从这种情况来看,这种从根源上破坏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翼脚上的振动器官所产生的振动波之力
虽然岩缠状态下是巨大拳头的形状,不过,本来的样子其实是像树根和树枝一样的长指状的具有突出异质性的翼脚。原来应该是翅膀,妨碍地下生活的皮膜已经退化,作为翼脚的部位变得发达。在这种原本的状态下,振动器官也会释放出真正的能力。整个翅膀都是振动增幅装置,在特定的位置调整频率,产生冲击波。如果在震动的放大和调整上花费时间,也能在大范围内产生冲击波,这种具有威胁的攻击被称为“超震动波”。


从“伟大的存在”的动向分析其诞生和起源的故事
平时地啼龙生活在地下深处,因此其生活方式有很多谜团。要说已知的,大概就是会沿着地脉巡游,定期地引起地壳变动吧。震动粉碎了坚硬的岩盘,在周围的地下传导着。从地表出现地壳变动的痕迹以及地壳变动发生的时期可以推测出其所在地,这是一个重大成果。但是,它的食性等至今不明。最有力的假说认为它为了从地脉吸收能量而周期性移动。也有人认为永霜冻土海面上的巨大漩涡和新大陆的瘴气之谷是它创造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冥灯龙吸引了众多怪物聚集,而它是完全不受冥灯龙影响的存在。它出生的地方后来形成了瘴气谷,是蛇王龙等怪物死亡的地方。随着自身的成长在地下前进,最终来到了渊源的孤岛。有趣的是,从长远角度看,地啼龙引发的地壳变动有可能成为孕育新生态系统的基石。
((出自某位研究者无法记录的戏言)

开眼状态带来的超震波威胁
暴露了本来的姿态,变成开眼状态的地啼龙,对外敌的攻击更加猛烈。它的动作加快,瞪大眼睛执拗地对目标发出超震动波,看到它的样子,没有人不感到畏惧。它还能积极地使用将双翼向前方会聚所产生的强力超震动波,以及将翼脚前端插入地面使地面液化的地啼爆破。其中危险性最高的攻击是被称为“入灭莲华劫珠炮”的极大超震动波。这场威力巨大的大爆炸震动着这一带的空气和大地,卷起大量的沙尘,让无数的生命化为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