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并山河:前秦立国

2023-03-24 12:06 作者:异端审判人  | 我要投稿

第一节:苻洪创业

自公元304年汉赵立国以来,中华大地进入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大分裂时期,这其中304年——439年的十六国时期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历史阶段。而在这一时期中,曾经有一个政权统一北方,几乎有一统天下之势。这个政权就是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鼎盛时期的前秦政权“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唯有江左晋室与其相抗,从领土面积来说前秦的领土远超此前的前赵,后赵,甚至于北魏也没有如此辽阔。而在前秦刚立国之时,却仅是一个流浪军事集团,实在是令人慨叹。

建立前秦政权的氐族苻氏最早在今天的川西,陇南地区生活。早在商周时期就有记载,《诗经商颂》中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亨,莫敢不来王”,这段史料说明周人可能与氐羌同源,换句话说氐羌二族并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而是具有一定文明等级的农耕民族。到两汉时期,氐族主要分布在广汉郡,蜀郡北部,汶山郡东部,以及武都,陇西,天水,酒泉等地。三国时期,这里是蜀汉与曹魏政权反复拉锯的地区,鉴于曹魏政权此前的政策惯性,不少氐人被迁徙到距离四川更遥远的内地,其中就有未来建立前秦政权的氐族苻氏。

前秦政权的奠基人苻洪,亦名蒲洪,字广世,生于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史载“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孙强盛,世为氐酋。其后家池生蒲,长五丈,节如竹形,时咸异之,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苻洪出生的时候,陇右地区正值大雨,百姓苦不堪言,因此谣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苻洪的父亲苻怀归为部落小帅,其母姜氏应为汉人,出自天水姜氏。这说明苻氏很早就与汉人大族有联姻,亦能说明苻氏在氐族中属于汉化程度相当高的一支。苻洪12岁时,其父苻怀归去世,苻洪承袭其父的官职,《太平御览》记载其“好学”,说明苻洪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与政治野心。而这个乱世也无疑给了苻洪伸展才华的机会。

青年时期的苻洪眼见中原处于永嘉乱世,他便“乃散千金,招延俊杰之士,襁负奔之,推为盟主”,苻氏的势力在当地日渐强大。到汉赵建立后,刘曜称帝于长安,苻洪拒绝了刘曜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然而自魏晋以来氐族部众大多被迁徙到关中地区,苻洪的势力也无法与立足关中,建立封建政权架构的汉赵相抗,自知力量悬殊的苻洪只能归顺刘曜,获封宁西将军,归义侯。大兴二年,苻洪部众被迁徙到长安附近的高陆(今陕西高陵),进爵氐王。咸和三年,刘曜在洛阳被石勒击败,关中大乱,石虎趁机率军西入关中,苻洪与羌族酋长姚曳仲投降石虎,获封冠军将军,监六夷诸军事,泾阳伯。

苻洪此后参与了石生,石郎发动的反对石虎的叛乱,苻洪自称晋平北将军,雍州刺史,南结东晋,西联张俊,打算割据一方。然而眼见石生,石郎不堪一击,苻洪又倒向了石虎一方,石虎为拉拢苻洪册封其为光烈将军,护氐校尉。名义上统领所有氐族部众,成为氐族的共主。从未来苻洪枋头起兵的情况来看,此时的苻洪已经成为了后赵册封的氐羌最高领袖了。由于苻洪在略阳地区的声望过高,引起了老对手羌族首领姚曳仲的妒忌,姚曳仲遂向石虎进言“宜迁陇上豪强,虚其心腹,以实京畿”,而苻洪此时的野心也不止于成为陇右地区的氐羌共主,而是希望参与逐鹿天下的争霸游戏中,因此也欣然接受这个提议。石虎遂将苻洪部众迁徙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此后苻洪这支部众就成为后赵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相继参与讨伐东晋,镇压关中梁犊起义的作战,苻洪也在这些战争中积累了声望。到后赵末年,苻洪已经成为拥兵五万的主要将领,获封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秦雍诸军事,雍州刺史,略阳郡公。而在这期间,苻洪的野心逐渐与后赵中央相冲突。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暴君石虎在人民的愤怒中惊恐而死,其子孙互相争权夺利,大位最后落在石虎养孙冉闵手中。次年初,冉闵杀石鉴,自立为帝,国号魏。冉闵的父亲冉良是魏郡人,12岁时被石虎收为养子。冉闵登基之初就颁布《杀胡令》,号召各地的坞堡主屠杀胡人,利用民族矛盾稳固自己的地位。然而冉闵随后又发觉自己需要依靠胡人武装,于是又废除了《杀胡令》,号召各地胡汉友好。冉闵幼稚的民族举措最终只能两头不讨好,河北坞堡主们心存怨言,于是与辽东慕容鲜卑勾勾搭搭,而胡人武装也与冉闵离心离德,不肯出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各地军阀四起:石琨据冀州,段勤据黎阳,刘国据阳城,段翯据陈留,姚曳仲据颞头,苻洪据枋头。这些军阀有胡有汉,或自立,或称臣于晋。北方割据辽东的慕容鲜卑趁机南下经略中原,江左的东晋政权也趁势北伐,打算收复失地。在这种情况下,苻洪率先打着东晋政权的旗号收割民意。早在镇压关中梁犊起义时,苻洪便向石鉴表示要清君侧,以拥立之功扩大权势,然而他没想到冉闵先他一步抢先控制中枢,怒火中烧的苻洪遂在枋头起兵反魏。实际上,苻洪很早就认识到了后赵政权必将败亡,石虎的统治残忍暴虐,连亲儿子都被他所杀(甚至被吃掉),各族人民都对石虎非常反感,在这种情况下,野心甚大的苻洪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

此时,江左东晋政权内部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掌权的名士殷浩急需通过北伐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东晋朝廷以殷浩为扬州刺史,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做出北伐的姿态。苻洪趁机向东晋上表称臣,被殷浩封为氐王,使持节,征西大将军,冀州刺史,广川郡公等一系列头衔,殷浩原计划以苻洪,姚曳仲等氐羌首领为先锋占据河北,自己则率北伐军坐收渔翁之利,苻洪当然知道殷浩的心思,他获得东晋方面授予的头衔后就按兵不动,屡次请求殷浩出兵北伐。实际上北方人民并不是真心认可江南的东晋政权,只是因为石虎的暴虐举措打出的一面旗帜而已,僧侣胡进就说:胡运将衰,晋当复兴“这里的晋并不一是指江南的东晋政权,而是指北方广大的汉人人民。这种人心思晋的现象更多反映的是老百姓朴素的民族情感与对和平生活的怀念。而在野心家们眼中这种人心思晋的现象正是可以利用的。对苻洪来说,他手中的军事集团是一个胡汉混合体,只有满足集团内部汉人的利益需求,才能裹挟他们共同反赵。而从实际利益的角度出发,东晋政权毕竟有天下半壁江山,手中的资源也能让苻洪撑过最开始的艰难创业期。

苻洪此举的成效非常明显,司,冀二州的军民竞相归附,在晋室旗帜的感召下,苻洪手中的军队很快就扩大到十万之众。而另一边,羌族首领姚曳仲也想西入关中成就霸业,由于枋头地处西归的要道上,二者很快就起了冲突。鉴于此前苻洪已经以晋室为旗帜起兵造反,姚曳仲只能打着后赵忠臣的名号讨伐苻洪,然而姚家人基因自带武力值弱鸡,姚曳仲的部队很快被苻洪击垮,三万余人被击杀,姚曳仲只得率领残部逃往江淮投奔东晋。姚曳仲被苻洪击溃后,苻洪俨然成为后赵残余势力仲势力最大,战力最强的一支了,飘飘然的苻洪认为”中州可指时而定“,枋头旧部也纷纷劝进”今胡运已终,中原丧乱,明公神武自天,必继踪周,汉,宜称尊号,以副四海之望“,随后,苻坚自号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抛弃了西进的打算,决心在中原建立政权。此时,河北地区的军阀麻秋向苻洪归附,见苻洪已然称王,他深感威胁,于是邀请苻洪赴宴,在酒席上毒杀了苻洪。苻洪死前对其子苻健说道”所以未入关者,言中州可指辰而定。今见困竖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办。关中形胜,吾亡后,便可鼓行而西。“享年66岁,此后苻健带领部众遵循苻洪遗命率军西进关中,追尊苻洪为惠武帝,庙号太祖。

第二节:苻健开国

苻健,字建业,是苻洪第三子,苻健此前在后赵历任冀军校尉,镇军将军,实际上是作为人质被扣押在邺城。苻洪起兵后,苻健率部南下奔归枋头,东晋方面加封苻健假节,右将军,监河北征讨前锋诸军事,襄国公。由于苻健的两个哥哥早夭,苻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苻洪的继承人,苻洪被麻秋所杀后,苻健率军西入关中。

石虎死后,后赵乐平王石苞据关中,石苞见中原纷乱也想东出争夺帝位。然而关中百姓早已对石氏的暴虐统治不满,于是暗结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司马勋率军北伐,连破赵军数座营垒,推进到距长安仅有二百余里的悬构,派将军刘焕为先锋欲夺取长安。恰逢此时石遵刚登基称帝,欲铲除石苞,于是派车骑将军王朗领兵西征,可没想到胆小如鼠的司马勋误以为王朗是冲他而来,惊慌失措下逃回梁州,王朗阴差阳错占据关中。此后,王朗成为冉闵的部下,屯驻洛阳,以杜洪留守长安。

杜洪出身京兆杜氏,京兆杜氏在关中地区素有威名,王朗走后杜洪遂自立于长安,自称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杜洪的司马张据也出身河西豪门,二人又以东晋的名义号召各地自立,一时间关中人心浮动,”策三秦之锐,藉陆海之绕“,成为关中最强大的割据势力。苻健作为一个富有政治头脑的氐族豪帅,深知自己的核心支持者是枋头旧部和氐羌部落,他首先给枋头旧部们画大饼,许诺入关中后”中尉以上皆可封爵“。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关中汉人民众的支持,苻健“去大都督,大将军,三秦王之号,称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西诸军事、雍州刺史”,再次以东晋正朔的名义感召关中人民,最关键的是他“且请朝命”,用意在于表明自己才是东晋正式授予任命的关中控制者,杜洪是冒牌货。永和六年(公元350年),苻健率领部众全力向西,县=先抵达孟津,随后自孟津西渡黄河。随后兵分两路,偏师由苻箐领军自枳关攻打河东,另一路由苻雄率领攻打潼关。苻健此行志在必得,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他悲壮的激励苻箐“事若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杜洪见苻健已经西渡黄河,夺取潼关,于是以张先为征虏将军,激战于潼关北,张先兵败,遂退还长安。关中门户洞开。随后,苻健领军相继破渭北,高陵,黄白,长安成为孤城。苻箐所部也较为顺利,三辅地区尽数落入苻健手中,杜洪,张据只能逃亡司竹。随后,苻健上表向东晋称臣,修好东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温,使得关中,陇右人心归附。至同年2月,苻健已经基本控制了关陇地区,称臣于晋的作用已然达到,没有利用的必要。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贾玄硕等依诸葛亮、刘备故事,表健为秦王。玄硕等为上尊号,健伪让再三,乃从之。皇始元年正月,僭即天王位于南郊,大赦,改晋永和七年为皇始元年。追尊父洪为太祖武惠皇帝,缮宗庙社稷于长安”,苻健以其子苻苌为天王太子,苻箐为平原公,苻生为淮南公,苻雄为东海公,标志着前秦政权正式建立。

前秦立国后,首要面对的最大威胁就是退避司竹的杜洪,张据,此二人向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求援。司马勋认为苻健刚刚立国,关中民心不稳,自己有可能收复关中,于是亲自领兵三万,扑向秦川,斩杀秦尚书赵琨。司马勋来势汹汹,苻健沉着迎敌,率军屯驻五丈原,屡次击败司马勋,司马勋不得已只能退回汉中。司马勋撤退后,司竹的杜洪,张据独木难支,恰逢此时杜洪,张据二人内讧,张据斩杀杜洪自称秦王。苻健随后率军两万提兵西进铲除了这个心腹之患。此后,苻健又击败了来犯的前凉张弘,宋修部,巩固了西面的防线,然而此时关中却又爆发了内乱。

张遇本是后赵豫州刺史,后赵崩溃后张遇成为割据许,洛一代的军阀。皇始元年(公元351年),东晋殷浩,谢尚北伐,张遇趁机投降前秦。皇始二年,谢尚兵临许,洛,张遇向前秦求救,苻健派遣苻雄,苻箐二人领兵两万救援张遇,随后将张遇留在长安,封其为司空。张遇的后母韩氏非常貌美,苻健将其纳入宫中为昭仪,然而苻健非常嘴欠的在张遇面前说“卿,吾子也”,感觉受到侮辱的张遇决定联合黄门侍郎刘晃起兵反秦,二人与东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温相勾结,打算趁机割据关中。然而就在起事的那天,刘晃被派往外地办公,心急如焚的张遇党羽当即决定起兵反秦,一时间关中人心浮动,雍城,司竹,霸城纷纷向东晋归附,苻健慌乱之下只能逐个击破。然而此时,更大的威胁正在向前秦扑来,这便是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北伐。



秦并山河:前秦立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