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虎博士——儿童绘画心理学40讲视频




方法
1



绘画的作用



绘画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学霸达芬奇的传奇经历,建筑,飞机手稿,人体解剖···


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观察到无意识的观察


通过对夕阳的观察创造出来了绘画,太阳的颜色还有层次感

儿童绘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结:1开阔视野主动探索
2有利于观察能力的提升
3培养独立思考和活动的能力,全心投入的专注力

用绘画描绘出来心情和感受


回顾与总结








典型的黏液质·自信目标明确,内向循规蹈矩,踏实喜欢稳定。不善言谈。

抑郁质儿童






多给他们表达的机会。过度关心反而回让他们远离。
这个孩子在学校里面一致不怎么说话,和同学交往少,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书,不爱体育运动,默默无闻。



假如用这些方法在实际分析中遇到冲突,还是和孩子沟通了解更多的信息
孩子一出生情绪和行为特点就不同
了解气质类型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准备A4纸。人画完整,画出每一个人,画出每个人都在做什么。如果看不出来孩子画画的内容,可以在孩子画画之后让他描述画的内容







妈妈在做家务,爸爸在看电脑,孩子在看电视,三个人各做各的。孩子画的都是生活常态或者印象深刻的场景。





分析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小男孩背对意味着回避,人物的眼睛,大大的眼睛意味这人际关系的开放,紧闭的眼睛更多的是关注的是自己。



这个孩子偏内向,不太喜欢交流··除了熟悉的伙伴。


这个孩子平时一个人安静的呆着,很少主动说话







绘画看儿童情绪



、










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太好,爸爸工作忙,没时间陪。

bb







流泪 ,果实的掉落,枯树都可以表达抑郁的情绪
巫婆,鬼怪,通常表达恐惧
孤独的情绪常常用星空,陪伴的动物,小草来表达,画中的人物也经常形单影只。
绘画是孩子的第三种语言,可以折射出孩子潜意识里压抑的情感与冲突。








说明了孩子可以分区和对事物进行排列,随着深度知觉的发展,回让画面的组织性更强。




这个画的女孩口语表达流利思维活跃












如何看懂孩子的压力
1:从画面整体看,画面中不整洁,感觉很乱,表明孩子目前存在压力状态
2: 从画面颜色看,多处使用暗色调,或者有可以反复的涂黑,涂擦等,也可能是压力的体现。涂抹越多,颜色越浓,压力可能越大
3:从绘画的内容看,很多窗户没有画门,有压抑情绪,又不擅长表达,烟冲和烟,椭圆扁平的树冠,方正的肩膀,都是孩子正在承受压力的体现。
4:从附加物看,乌云,雨,也肯能是一种压力的体现。

通用的绘画心理分析


0-2岁是儿童绘画的准备阶段,这以阶段,绘画开始于环境和感觉,在画纸上留下一些点点,随着肌肉的发展,儿童可以逐渐在纸上留下半环形或者弧形的线条,这种绘画是手运动的结果,运动中产生的兴趣成了儿童绘画的原动力,不是又意识的去画画。


这个阶段宝宝画的画是无控制的涂抹,没有创作意图。他们只是惊讶, 自己的手拿着一个东西,随着身体的移动,就可以创作出不同的线条。 这个阶段我们只需要给孩子提供感知世界和画笔的机会和空间就可以了。准备大的纸张和黑板,这样更方便孩子们表达



2到4岁是绘画的涂鸦期,儿童逐渐能够画出单独的线条和封闭的源泉,并且可以事先构思自己的绘画,还可以为自己的涂鸦命名。
5——9岁
处于版逻辑思维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和运算阶段发展

儿童绘画的前图式期










h






10到12岁

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创作能力会明显下降。他们的视觉能力趋于完善,有意的注意力加强,对事物的观察也逐渐深刻话。要求逼真。刻板性增强,并开始画漫画。家长应该帮忙从容创作。




见画如见人,绘画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了孩子感知中的自己,对于家长来说,这也是非常容易掌握的。
分析画面的位置

上下左右。可以对着出现四个区域






分析画作



短线条说明孩子容易冲动兴奋,待人处事比较随意,长线条说明孩子控制比较强。
喜欢直线条的孩子目标性强,安定,比较固执,
圆滑的线条说明孩子比较又同情心。对生活积极向上又活力。

用笔力度表现心理能量

如果反复涂抹可能是个性犹豫不决或者自我要求过高要求完美的体现。或者强烈的情绪涂抹



颜色表征

如果涂在身体上的蓝色可能表示了孩子的孤单

画的是被妈妈骂的场景。



儿童绘画内容分析
调差发现,以不同的绘画命题为主题,来组织孩子们作画,在收集上来的绘画作品中,孩子华中出现的最多的内容就是房树人。


画面太小说明家庭给孩子的支撑不够,有不安全感




门窗的刻画分析


如果有房子有门有窗户,说明孩子是允许别人介入生活,相对外向。门窗越大说明孩子人际交往的需求是强烈的
如果没有画门窗,说明内心是封闭的,不愿意被他人看透。


种类看性格,果树代表着有成就和目标感。果实越大,说明努力越多




或者期待

学龄前儿童是常见的。和心理发展有关。



[
树干看能量




儿童绘画的人物,附属物分析

有自己和身边的人。或者卡通人物。








,









附加物分析













象征含义不是绝对,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解释和感受


绘画分析的两个过程
1:对绘画的构图元素分析
2:整体内涵的假设和整明





关联性内容的解读,会在儿童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中表达出来。

案例






思路:







以上是绘画整体内涵的推荐
1:表层内容。在命题作画中容易体现
2:关联性内容:你需要充当很好的倾听者和观察者才能知道作品背后的故事。
3:潜在的和象征性的内容:具有隐蔽性,需要结合儿童的整体发展和生活经历来考虑
这需要看了很多儿童画才能体会。


(进阶)绘画分析由两个过程组成
1:对画面中构图元素分析对整体
2:对整体内涵的假设和证明









也许这幅画表达出来小男孩想要逃离妈妈的管束的愿望。这就是儿童绘画的关联性的内容,这就可以提供假设

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喜欢画画?





如何处理绘画过程中的畏难情绪?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把绘画的决定权交给他,让他明白,自己的画是独一无二的



回顾总结:1引导陪伴,选择简单有趣的画来宣泄情绪
2:反省是否干预过多。
3:心理能量低,孩子自己画的舒服就可以
4:胆汁质的孩子,迅速画一幅画是最舒服的,多血质的孩子,画到哪里算哪里。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只要愿意动笔,就能完成一幅画。
-------------------------------------------------------------------
如何对待孩子的我画错了?
3-7岁的孩子画画没有对错之分


画错的地方也能表现出孩子的真实需求






涂黑的部分表示孩子在这个部分是有焦虑,抑郁的情绪,需要及时宣泄和处理。

-----------------------------------------------------------------
孩子绘画千篇一律怎么办








应对方法:
1:不必焦虑,观察和发现
2:听孩子怎么说,找到原因
3:给孩子提供机会,增加图示。因为有的认知已经固定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更多观察别的人物。

一个孩子先画了圣诞树和大片草地,同桌看到了,就跟着画了圣诞树和大片草地,坐在他们前桌的孩子,玩了好一会彩笔,也跟着画了。
孩子为什么模仿
1觉得好看,就跟着画
2:不知道画什么
可能是同伴示范作用和思维的惰性。
一:缺乏生活经验,难以将语言描述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会习惯性的模仿范本。需要帮助积累生活经验。
二:缺少正面强化,会让孩子不敢尝试,可以多用你的想法特别,你和别人的画不一样来鼓励
三:孩子性格特点,生怕出错,只能模仿别人来得到肯定,将模仿和创作有机结合
四:思维的惰性。需要引导孩子们把感受融入绘画,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现,激活想象力
-------------------------------------------------------------------




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对孩子的回应很关键
理解接纳



1对孩子的画表达兴趣
2试着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3:少问为什么,多问开放式的问题。
这架飞机在这里坐什么呢?飞机里有人吗?你觉得这里还可以画社么?
当你看到孩子画了一棵树,你画的这个书长的怎么样?从这个问题就可以了解到孩子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如果回答矮小,纤细,可能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也不够。
你的树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孩子的回答能反映出孩子于环境的关系,能够透露出他的潜意识情感,比如现在是春天,树叶开始发芽了。这就反映出外界的环境给了孩子足够的力量和滋养。有着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宝贝,我很好奇这个人是谁,他多大了啊
通常这个人物形象都是自己的投射,所以画面中的孩子所想的事往往正式他目前的考虑,决定的事情。
你对这个人的感觉和印象如何,你喜欢他吗 ?
反映出孩子对自己的一些评价和看法,如果孩子画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则反映出他对他人的感觉和印象。
这个人正在干什么呢,你觉得他现在心情如何?
这个问题可以反映出孩子当下的情绪状态
---------------------------------------------------------------
孩子的成长包括生理正常,心理成长的历程如何记录,绘画就是一种很好的记录成长的方式
小男孩晨晨,四岁前都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后来被八八八妈妈街道了武汉,开始上幼儿园
问题:打人,干扰课堂活动行为
筛查:心智发育相对缓慢
训练:亲自画画




孩子的线条掌控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一次画出了生命的物体。


终于表达出看得懂的东西了,也多了了解的机会。

孩子不仅能画出完整的具体图像,还能完整的呈现故事情景,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样自言自语了
鼓励孩子用绘画表达,多接触大自然,多读绘本,尝试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现
- 尝试日计划或者故事图,用简单线条的方式来记录
2尝试日记画或者线条的方式记录
--------------------------------------------------------------------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绘画就是讲述自己感受和思维的途径,需要安全信任的心理环境

生活处处是绘画
比如洗完澡后玻璃上的小水珠
或者做饼,蛋糕的时候的酱汁
不仅要看,还要听。不要怕弄脏
丰富的生活体验是绘画的源泉




当内心产生情感体验时候,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来处理自己的内心冲突和不良情绪,这也是情绪管理的开始
绘画是一个很好的情绪外化的方式,他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情绪
步骤:
1:引导孩子描述,帮他分析整个让他不舒服的过程。
2:引导孩子反思整个过程,引导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压力是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的感受,实当的压力有利于更高效的完成人物和工作,但童年期的孩子却尚未建立自己的压力缓冲带,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还不能轻松自如的对压力进行化解释放
-----------------------------------
压力圈

这条狗发生了什么呢,大圈圈里是大烦恼,笑圈圈里是小贩奥,然后我们标记出来图上颜色吧

讨论结束后,可以将孩子每一次处理压力下来的保存方式保存下来
- 处理情绪可以用随意画
- 处理具体情绪可以画具体事件
- 最后释放压力用压力圈
------------------------------------------
提升孩子语言能力的具体操作




这个小男孩乐于表达,逻辑清晰

这个孩子很内向,整幅画画面比较满,元素丰富,说明孩子内心是比较丰富的,涂黑的屋顶,树冠,说明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焦虑的情绪,金币的门窗和栅栏,说明孩子刺客表达的渠道受限制,内心有点封闭。

对于内向的孩子,发现作品的时候,给与及时的鼓励
没看懂画怎么办


- 不说话不表达的孩子,用绘画和游戏引导,有情绪的孩子处理情绪。不敢说的孩子通过合作的游戏来表达
逐步引导,加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清晰性。
------------------------------------------------------
提高专注力
- 涂鸦,当你做一件冗长鼓噪的任务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白日梦走神,但如果同事从事像涂鸦这种简单的附加任务,就会有效的组织白日梦,并且不会太过影响你完成主要人物表现

2连线画,将数字大小按照顺序联系在一起,孩子还可以给已经连好的图形画上自己的颜色,就有了完整的画面
可以加强孩子的自信,容易让他感觉我可以专注的昨晚一件事。
3曼陀罗曼陀罗绘画可以稳定人格
4主题地图画
比如学校什么样子,沿途看到了什么,画一个线路图,锻炼注意力思维能力
第一步:首先设定一个观察区域,
第二步, 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知识积累,引导孩子绘制主题地图,也可以是平面图。
第三步,把建筑设施画在纸上,并且记录他们的名称和功能
-------------------------------------
如何通过绘画提高记忆力
1墨画

孩子根据记忆把所看到的山川,湖泊,人等背画下来,愉快的经历构成印象深刻的情绪性记忆,带孩子在玩乐中观察生活是训练墨画能力的好方法,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他脑子里会储存丰富的形象
2绘画日记
把好玩的事记录下来。
3诗歌和绘画的方法
直观形象孩子最容易记住,如果记忆抽象的东西,就可和具体形象的东西结合起来。比如画古诗




3思维导图

主要事引导孩子思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