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懂点儿啥】
【本文为观察者网视频栏目《懂点儿啥》的图文版本。作者:@肝帝董佳宁 陈辰 柳叶刀 大包。主讲:@肝帝董佳宁 视频地址:BV1vi4y1u71y】
2020年7月30日,李登辉病死。多少年的一个传闻,终于落了地。李登辉1923年1月生于台北,父亲是日本警察。上学期间喜欢阅读,特别是日本人的著作,《源氏物语》、《平家物语》、《古事记》。当时台湾的“国语”是日语,他在中学时,日语考试能拿满分。班上40个同学,只有几个台湾人。台湾人明显受歧视,他却感觉不一样,“老师们非常疼爱我,同学也没有对我说奇怪的话,在自由的校风下,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他还给自己取了个日本名“岩里政男”。
高中毕业后,由于钦佩农业专家新渡户稻造,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农业部。他受到武士道影响,认为那代表了日本人的心境、气质和美感,也是勇气与决断力的根源。后来,在他发布的《新•台湾的主张》一书中,总结了心目中的“日本精神”,“这是台湾人在接受日本统治时学到的,也是日本战败后,中国大陆过来的人身上看不到的,日本精神代表勇气、诚实、勤勉、奉公、自我牺牲、责任感、守法。”

刚上大学一年多,就进入日本陆军当兵,任职帝国陆军少尉,没有人强迫他,自觉自愿,一心要为日本挺身作战,光荣赴死。他说“武士道的真谛就是发现死是什么,为了自己的国家,就算战斗到死也无怨无悔”。美国轰炸东京时,李登辉正在日本服役,所在的高射炮部队还向美国空军回击。战斗中,他表现积极勇敢,小队长阵亡后,立刻挺身而出,扛起了指挥工作。
日本投降,他1946年回到台湾。国民党接收台湾后,采取“去日本化”政策,实施反日教育。他已经习惯用日语,要改成中国话,非常气愤,他认为国民党在“灌输中国观点的历史文化”,“企图将台湾人变成中国人”。李登辉的立场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了,不仅有一半日本血统,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精日。他高度赞扬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认为是日本让台湾完成了近代化,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
在日本期间,他曾接触马克思主义追随者,阅读《资本论》等书籍。刚返台时,台湾民众与国民党政权矛盾激化,岛内越来越多人追随共产党,他于1946年秋成为地下党员。刚开始,他参加一些宣传工作,看到军警血腥镇压后,便躲起来,不参与活动。1948年,他要求退党,称自己仍相信马克思主义,但不愿过组织生活、受党纪约束。1949年,国民党当局抓捕了李登辉,拘留了七天就放了。这期间他说了什么,难以查证。蒋经国后来为了提拔李登辉,把这段黑材料烧了。
从1960年代起,蒋经国已经开始注意到台湾所谓“政治本土化”问题。他交代心腹干部,要在台湾各地发掘本省精英,担当未来重任,推荐给他,只要通过面试,就可以平步青云,直接担任要职,进入决策高层。这是一项工程,“政治本土化工程”。李登辉当时还是农业经济专家,在“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任职,当时显得面貌老实,待人诚恳,到台湾省党部做过一次讲演,于是被人发掘,推荐给蒋经国。1970年代初,他开始进入政界,主管台湾的农业事务。
1978年,李登辉又被提拔,当上了台北市长。蒋经国开始认真看待李,经常下班后到李登辉家,拉拉家常,送些中国历史地理的书籍,灌输他“大中国思想”,要他从心底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受到年轻时接受的日本“皇民化”殖民教育的影响。
三年后,李登辉再受提拔,升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治理除台湾与高雄外所有的台湾地区。1984年,国民党召开大会,决定下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及副手的提名。一把手肯定还是蒋经国,二把手成为了焦点。蒋经国选择了资历较浅的李登辉,而不是较深的林洋港。这是台湾政界一直没有搞明白一点。
直到2003年,蒋经国的心腹李焕才透露,蒋经国是基于省籍平衡考虑,决定副手必须是本省人。这就排除了很多人。只剩下了李登辉和林洋港。林洋港为人正直,敢说敢做,关心两岸事务,支持“三通”政策。这样的性格,自然得不到蒋经国的欢心。蒋曾在日记里写道“此人沽名钓誉,好大喜功,难成大事”。另外,林洋港出生南投世家,家族势力庞大,如果他当选领导人,蒋担心,林氏家族鸡犬升天。相反,李登辉家族十分单纯,儿子因病早逝,哥哥给日本人当兵,死在太平洋战场。林、李二人,早就被蒋经国定性。

蒋氏父子在世时,对“台独势力”严厉打击。李登辉上台不久,就把流亡美国的最大“台独”头目彭明敏迎接回来,单独会见。彭明敏,1923年出生,清朝时,家族从福建前往台湾。从祖父开始,全家信仰基督教。他起草了所谓“台湾自救运动宣言”,内容是:反攻大陆是不可能反攻的,只有制定所谓“新宪法”,实现所谓“真正民主”,台湾以所谓“新国家”的身份加入联合国,才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搞台独,派特务监控他。1969年,他在美国特工的帮助下,逃离台湾,先是到瑞典,后又去了美国,出任“台湾独立建国联盟”主席。美国政府制定“与台湾关系法”时,他在众议院公听会作证,流亡海外期间,坚持推行台湾“独立”理念。
80年代中后期,台湾受益于制造业的大转移,经济快速发展。1989年,GDP总量1527亿美元,增长率超过12%,总量接近大陆一半,人均GDP约9000美元,位居世界前列。李登辉的“精神祖国”更加强势,1985年,日本GDP总量达1.3万亿美元,是英法两国总和,1990年,突破3万亿美元,接近美国七成。这样的巅峰,却成了最后的辉煌。日本房市、股市、泡沫破裂,进入“失去的二十年”。1995年,台湾经济总量到达大陆的45%后,开始不断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一比例跌到27%。2019年,台湾GDP约6100亿美元,和福建省相当。
有的人说李登辉是“台独教父”,这个不太准确。“台独”是二战之后就产生的一个怪胎。日本1945年8月投降后,驻台的一些日本军官,纠集一些台湾亲日士绅,共同策划“台湾独立自治运动”,企图建立“第二个满洲国”。但是,由于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考虑到难以成功而出面劝阻。
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一个叫廖文毅的人开始四处活动,要求国际社会支持“台独”。这个廖文毅是美国和日本在背后支持,向麦克阿瑟请愿,后来又跑到日本,自行组建了一个“临时政府”,闹腾了一阵,不成气候。
国民党统治台湾的时候,对“台独”是坚决打击的,“台独”势力在岛内没有机会抬头,只能在境外发展。1970年代起,主要地点转移到了美国。由于一直没有什么力量,在海外还发生了分裂,其中一部分人还成为了恐怖组织,在美国和台湾地区活动,动静最大的就是1970年4月,在蒋经国“访美”时的枪击事件。
“台独”在1988年之前一直是不受待见的,可是到了李登辉,情况不一样了。李登辉主政后,与“台独”势力相互勾结与利用,成为“台独”分子最大的保护伞。有一个“台独”外围组织,叫“世台会”,“世界台湾人同乡会”,被“台独”分子把持。过去,国民党将其骨干分子列入限制入境的“黑名单”。李登辉刚上台,便允许“世台会”于1988年8月在岛内召开年会,使得大批长期不能进岛的海外的“台独”分子乘机返台,会议公开通过六项“政治决议”,宣称要在台湾“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
此后,这些人更发起了“突破黑名单,争取返乡权”运动。到1991年底,海外“台独”势力的代表力量“台独联盟”即基本实现了“迁盟回台”计划,并集体加入民进党,成为该党内部五大派系之一,“土独”与“洋独”实现合流。1992年5月,台所谓“立法院”通过“刑法100条”修正案,“台独”势力获得言论与结社“自由”,大部分在押的“台独”首要分子陆续获释。
李登辉还以推行“政党政治”为借口,压制党内的反“台独”力量,甚至公开提出“奶水论”,即要为民进党成长壮大提供营养。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后,引发了台湾社会普遍的愤慨、不安与焦虑。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有人提出对此案的处理意见,但李登辉以“执政党不是法院”为借口表示反对,为民进党搞“台独”百般辩解。这使得台当局内部主张打击“台独”的力量无法下手。
李登辉还积极落实“台独”主张,做了“台独”分子无法做到的事,为“台独”势力壮威打气。民进党很早就推动“实质制宪”运动,李登辉就从1991年起,与民进党联手进行了五次“修宪”。民进党一向主张台湾“加入联合国”,李登辉便从1993年起,就连续推动台湾“参与联合国”运动,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民进党主张为“台独”植根,建立“命运共同体”,李登辉就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分裂路线,提出“生命共同体”、“新台湾人主义”等主张。一些“台独”分子公开表示,李登辉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向民进党领导层传话,称他之前讲的两岸统一都是假话,他“真正的目的与民进党一样,只是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不同”。
李登辉大力推行分裂路线,并对“台独”势力纵容与怂恿,为民进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因而,90年代以来,民进党及“台独”势力得到恶性膨胀,直到他公开抛出“两国论”。
1998年10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访问祖国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首度展开政治对话,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契机。每当两岸关系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刻,李登辉就要跳出来。1999年7月,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抛出了“两国论”。他声称,台湾自1991年所谓“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个是合法政府,一个是叛乱团体,或者,一个是中央政府,一个是地方政府这样的关系。

这是台湾当局领导人首次公然否定一个中国原则,公然改变两岸关系现状,也是二十几年来最恶劣地一次破坏两岸关系。早在一年前,李登辉就指示成立所谓“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研究小组,由蔡英文召集多位法政学者,参与研究,于1999年5月完成。他发表的《台湾的主张》一书,称要将“中华民国在台湾,或者”台湾的中华民国”实质化,才是当务之急,并公然提出要把祖国大陆划分为七个“较小的中国”,就是所谓的”七块论”,算上台湾,他要把中国“大卸八块”。
中央迅速做出反应,表示,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如果出现搞“台湾独立”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情况,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8月到9月,解放军接连举行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演习,有效威慑了“台独”气焰。
李登辉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曾经7次访日,重温当年作为日本人的“光荣”,顺便重新想象一下“台独”,甚至还一厢情愿地寻求台湾“与日本合并”。他借别人之口发问“日本为何抛弃台湾?”2001年,他想去日本“看病”,日本外交部迟迟不发签证,2002年访日又遭冷遇。2011年日本大地震,台湾搜救队和救援物资抵达日本,可是日方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迟迟不愿让搜救队进入灾区。李登辉多次报怨日本在战后的政治家不行,缺乏视野,
李登辉在任时,不断强化、渲染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其实就是“台独”换一种说法而已,名词显得稍微隐蔽了一点,可他在解释内涵的时候说:提升台湾的“主体意识”,确立对“国家”的认同,让台湾能成为台湾人引以为傲的“国家”。他还进一步说,应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凝聚“台湾生命共同体”,第二是“新时代台湾人的时代觉醒”。“台湾主体意识”就是一种人为构建的结果。蔡英文也跟进,妄称“始终坚持台湾的主体性,坚持国家主权立场”,说现在外在处境很难,作为台湾人的XX,我会把所有的压力扛起来。
蔡英文有一点说的是对的,台湾地区现在外在处境很难。台湾所谓“邦交国”数量有过四次起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多个国家与台湾结束“外交”关系;19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诞生一大批新国家,台湾利用冷战局势,一度建立了70个所谓“邦交国”;1971年,“中华民国”被驱逐出联合国,又是一波“断交”潮。
第四次就是近些年,中国的地位被绝大多数国家认同,2016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所谓“邦交国”已经缩减到了22个。蔡英文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马上就陷入“断交”魔咒,上任之初,就丢了2个“邦交国”,2018年,一口气丢了3个,去年再次经历惨痛,又丢了2个,截至今年5月,“友邦”只剩15个了。这几年蔡英文的操弄,我觉得她压力应该会越来越小了。她也应该比李登辉“幸运”,可能在她的有生之年,有机会看到一些大动作。
台湾问题比较复杂,除了政客的操弄,民众心理也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根源在于一种“被承认”的感觉。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侵占,为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进行了20年的武装斗争,死亡65万人。国民党退败台湾后,又实行了38年的“戒严”,白色恐怖,制造了成千上万的冤案,1947年“二二八事件”,给台湾本省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开始对国民党政权失望,进而对整个中国失望。李登辉利用这些,把明朝、清朝,都称之为“外来政权”,称“台湾必须是台湾人的,这是基本的观念”。

1980年代末的民调显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达52%,“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占到26%,只有16%的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可到了2014年,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达到了64%,认同“自己是中国人”降到了不到4%。可同时,台湾民众主张维持现状的占到了85%,这说明,普通民众不愿意为“台独”损害自身利益。
今天,“李登辉路线”的幽灵仍在台湾游荡,一些“台独”分子仍然走在死路上。“台独”活动危害台海和平,危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也危害了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李登辉梦想的“台独”不可能实现,借助他的“精神祖国”日本“台独”更不可能实现。全体中国人会对李登辉和“台独”分子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最后我还是要来个推广,观察者网的会员频道,观察员,刚刚上线满一周年。今后,我们将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多门课程会陆续的上线。网页端,访问member.guancha.cn,手机上,各个应用市场搜索观察者三个字,下载注册后即可以购买。使用我的专属邀请码666,可以立减10元,这样每天相当于不到6毛钱,也暗合了我的邀请码666。
7月份购买,礼品很多。8月份同样也是有礼品的,到了8月份大家可以再挑选。我先说一下7月份的,一是《东方学刊》最新一期,也是第8期,二是陈平老师的《代谢增长论》,三是温铁军老师的书《去依附》,四是米尔斯·海默的书《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五是观网的T恤+笔记本+眼罩。以上是规定的礼品,抽奖的书,我们会单独寄出。欢迎大家来关注我的个人账号@肝帝董佳宁 ,我的个人号会更轻松,更活跃,话题更广。好了,请大家帮忙点赞,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