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蓝星之子——星球概述

2022-09-08 13:34 作者:梦轩散客  | 我要投稿


       

      伊芬底特星是一颗巨大的岩石行星,也是离1.07倍太阳质量的中年黄白色恒星普德兰纳斯第四远的行星,也是普德兰纳斯的五个岩石行星中最大的一个。因为它与其所属的恒星比地球和太阳大上不少,所以气候与地球有不小差异。伊芬底特星有两颗卫星,其中赤红表面的卫星被称为伊赛欧斯;而蓝色表面的卫星被称为阿比盖尔。

夜晚天空中的阿比盖尔,这颗蓝色的卫星简直就是缩小版的普德兰纳斯,这也难怪当地生灵都偏爱这颗星球并称它为“天的女儿”
太空视角两颗卫星的实景,迥异的颜色让它们清晰可辨

      

伊芬底特星的文明们普遍以恒星普德兰纳斯为基础纪年和日,以卫星阿比盖尔为基础纪月,伊芬底特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4小时,一个月29天或30天,一年十二个月,每19年中有七年会加一个月,一年354或384天左右。他们认为,当所有的卫星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的时间算是一个大月,一个大月长差不多相当于八年。

伊芬底特星的南极,冰雪一样的过饱和盐堆积出了岸边的起伏,植物依旧可以在其中生长,遍布全球的四米级昆坎长涉龙在这里捕鱼,它们属于鳍鹫龙属,这个属所有成员既可以在岸边摸鱼,也是像哈兹卡盗龙那样在水里游泳。

      由于巨大的恒星,伊芬底特星极地的冰雪其实是凝华成霜的有机物与析出的富营养质。因此,即使伊芬底特星的极地也是很多动物的家园。在高温的加持下,伊芬底特星的空气饱和湿度高,但水分蒸发速度更高,湿润的空气带来丰富的降水和大片的湿地雨林,并且在赤道一带形成了巨大的黑暗森林,与地球相比,这里的气候更适应于各种变温与巨温动物,恒温动物也不需要大量能量调节体温,巨型动物和植物层出不穷。

      由于伊芬底特星的陆地连接程度高于地球,没有那么多割裂的生态系统,除了几个小岛有独特的体系之外,大部分的地区都被几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囊括。伊芬底特星有四块大陆,分别为依提摩洛哥,伊斯昆坎特,沃尔马斯特和哈斯特兰德。后面会分别简称为北地,远东,龙土和南极。

伊芬底特星的地图,陆地都快团成一块了

      伊芬底特星著名且巨大的生态体系基本是以洲为单位的,比如最高的山库斯克山脉所在的星光高原占据了北地一半的面积。因为面积宽广,生物多样处于低纬度甚至赤道地区而被称为中心生态圈的黑暗森林更是占到了最大大陆远东的37%。此外东部大沼泽占远东10%,苔原沼泽占据南极45%,南部大草原占北地23%,半岛屿雨林和裂谷戈壁各占据龙土的18%和13%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无一不极其广阔,充满代表性。

雨中黑暗森林地表的小溪河床,可以看到周围梦幻的发光动物和苔藓(AI绘图)

       因为高层大气中有大量氙原子会受到辐射影响,加上较厚一点的臭氧层,其从地表看去天空非常蓝,地表的蓝光辐射也远比地球强。伊芬底特星的植被主要以金色阳生植物为主,兼具底层巨大的红色地衣和森林地表一些偏黑色的低矮阴生植物和发光苔藓。因为湿润的空气很容易让飘散在空中花粉附着损耗,所以伊芬底特星的陆地种子植物以各种动物媒介传粉为主。阳生植物多具有鲜艳美丽的花朵和可以漂浮飞走的浮囊果实,阴生植物则多用发光的叶子和花来吸引动物传粉。在被暗蓝迷雾与树叶阴影笼罩的雨林深处,发着耀眼辉光的,各种动物与植物,共同营造了如同深海般奇幻美丽的场景。这里也是很多巨兽的家园。因为更高的氧气浓度,更高的气温与从最早共祖演化出来含有氟化物盐的血液,这使得动物在呼吸效率方面不需要过多要求,因此除了与地球近似基础动物分类方式之外,与地球扁型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进化出了奇葩的双脊索动物,从外观上和地球上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类似但不仅内在结构更加高等,还有着比地球上广翅鲎这样的节肢巅峰更大得多的个体体型和更高的灵活程度,广泛分布于海洋和陆地。

       伊芬底特星的水圈环境相比于较为温和富饶的陆地环境显得较为极端。除了同样富饶的淡水之外,在伊芬底特星的沼泽和雨林中,隐藏着一些由降水溶解土壤中盐分并经历了微生物和部分植物化能反应所形成的高浓度水池,这些被称为“盐汤”的池塘里生存着许多适应极端环境的奇特生物,因为生存环境的奇特,这些动物往往有着远高于正常致死量的高浓度体液,这让它们不会被外界生物捕食,基本形成了相对孤立的独特生态系统。出名的纸草类植物紫兰纸草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它们的细长而规整的叶片遇到压力的地方会由金色变为紫色,并在盐汤中浸泡后固化,可以直接用作文字载体,是黑暗森林里各种文明之间的硬通货。

       海洋里的生命同样比较特殊,更高的盐浓度养活了一大批浮游植物,进而让滤食动物代替底栖动物成为更常见的被捕食者,也让海洋里的猎手更趋向于向游速更快的方向一路高歌猛进,无论是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大多都有着极快的游泳速度。海洋中常见的小型鱼类狭棘支口鲟,细纹拟雀鳉都能达到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无论是单脊索门还是双脊索门的捕食者也因此都趋于高速。双脊索门冲刺速度最快的深海红翅鱿速度达到135千米每小时,巡游速度最快的七尾拟巨翼鲎达到了95千米每小时。单脊索门速度最快的耳齿拟鲨鳕达到了115千米每小时。当然有通过速度逃避捕食的就有出肉的,无棘腔螈和裂口鲲都达到了35至50米的体长超过四百吨的体重。

 

沃尔马斯特北部海域中大型上层捕食者群像(四到二十米级)从上到下分别是十米级南部蓝翅鱿,十四米级七尾拟巨翼鲎,十七米级泰氏板齿极泳龙,六米级南部拟鲨鳕,八米级巨石齿泥泳龙和四米级远洋鳍鹫龙。它们的最快游速度均在60公里每小时以上

          因为伊芬底特星有两颗卫星,潮汐明显比地球更加混乱,各大海岛往往会在暴雨与干旱间反复横跳所以当地的陆栖生物普遍比较耐旱耐饿,体型较小,有点类似地球上的沙漠生态系统往往只有半海栖动物和飞行动物才能达到较大的体型。如果不是这颗星球普遍较热,极地气温跟地球赤道一带差不多,这些岛差不多能变成现在加拉帕克斯群岛的状况。甚至因为伊芬底特星有一群迁徙能力极强擅长跳岛战术的水陆杀手,当地的原生物种只会更惨。

      伊芬底特星还有一个特色, 那就是智慧物种特别多,甚至没有亲缘关系,属于离片椎超纲管腮纲的蓝尾娜迦,膜肺超纲今原毛纲的白民,管肺超纲奔蜥型纲的长羽苗民,四翼苗民和多种拟神龙超目的巨型飞行动物。甚至连双脊索门也出现了甲壳高纲头足纲的领航章鱼这样的最强大脑。不过这些奇形怪状的智能生物各自割据一方,但没有一个种群数量达到千万级的。再加上自然资源充足,也没有过于贪婪的种族,各部之间早已建立了稳定而和谐的关系。各自的科技树也是一副文理两开花,工科等于零的状态,这让这些智慧物种的出现基本没有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运转。

拟神龙超目的埃氏长臂混元龙,之前介绍过
领航章鱼穿衣像

       这一期是整个伊芬底特星的情况概述,也是之前和之后各期的背景。以后我也会不定期更新这个系列,希望得到大家支持。在现在的自然界,随着新生代以来多变的气候和种种天灾人祸,适应性和繁殖能力比战斗力更能影响一个物种的生存现状。无数庞大的,先进的,善于战斗的物种倒在了持续不绝的灭绝之中。我希望能设定一个和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这里,按照柯普法则,动物会很自然地长到很大,较良好的环境也可以让囤膘和强化消化的空间全部加强给硬件,同时战斗力更强的生物可以抢占更多的资源而不担心突然灭绝。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希望能够展现出一个战神遍地的世界里,猎手和猎物都能进化成什么样子。

往期回顾

黑暗森林篇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蓝星之子——星球概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