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是解玉砂
我双来空手道学武术了
第一 脚跟贴脚踝 横向的 纵向的 都是为了保持方向
昨天看东奥开幕式 各国领牌的小姐姐 目视前方 不看脚下 能走直线 就是因为 后脚贴前脚脚踝踩出去 正直平稳 形意拳尤其如此
第二 双手较劲
形意拳中 有两手撕绵交错的劲 以前一直以为是前后劲 只不过是一个搭 一个出 如今才明白 劲都是六面加螺旋的 两手相叠交错时 不止是前后劲 还有上下劲 以及左右劲 和螺旋劲 如此才是丝绵 缠绕 纠结 网状 立体的 丝绵
第三 大腿内侧收紧
在保持两腿外开的动作上 内侧收紧 这就是圆裆 裆劲 也是膝盖中正 脚踝中正 腰胯中正的意义 这是打开和闭合左右的互争 还有屈曲和伸展的前后互争 撑拔和沉坠的上下互争 还有内外旋转的互争 这些融合起来 就是马
第四 脚和重心一起走
趟泥步 槐虫步 不管形式如何 武术步法身法的根基就是这一句话 移动重心才移动的脚 而不是移动脚才移动的重心 这就保证了 重力 时刻的压在两腿两脚上 是沉稳的 而不是虚浮的 脚的移动 时刻的负担着身体的重量 和重心的稳定
第五 回腰胯
为什么要回腰胯 把身躯和手臂 看做一个折叠 普通的横拳 自然是折叠的打开 也就是开扇子一样的打开 而这样 是失去了身体的拧转 对手臂的帮助 所以 是身体随着手臂的打开而拧转 但是 只有这样 就只有同步的拧转而没有了折叠开合的力量 所以 拧转 开合 就是 随出腰胯 回拉腰胯 这是横向的 形意拳 大多是纵向的 但是 上面说了 劲都是六面加旋转的 所以 形意拳有横拳一式 以前一直以为 横拳 就是身体拧转 顺势出拳就行了 劈崩钻炮横都是这样 但是上次见到空手道视频一位师傅的回腰胯的腰胯二次发力动作 似乎明白了什么 就在形意拳中找腰胯 似是而非 今天才明白 腰胯二次摆动的意义 那就是腰胯发力的 顺 逆 顺即腰胯手臂的顺势拧转 逆既是腰胯的回转打开身躯和手臂 而后才明白了 丹田的抖 是怎么做的 就是腰胯的二次发力 尾闾骨盆的左右摇摆 结合裆走下弧的尾闾旋转弧线 和前后翻浪钻落的前后上下 就是丹田 的六面螺旋
第六 肘贴肋
武术大多都是肘贴肋的 既是手臂对肋骨的保护 又是肋骨对手臂的帮助 肋骨是躯干胸背的主体 肋骨的动 既是胸背的动 手臂在肩上 肩在肋骨上 本就是一体的 贴合 能更好的一体运动 无碍发力
第七 膝盖下压 腹股沟上顶
这就是上面说的 腿的上下撑顶沉坠 膝盖下压 腹股沟上顶 当然也有 腹股沟下压 膝盖上顶 这就是互争 互争 不仅仅是分 也是合 就像两手互相使劲 分即是合 合既是分 力圆融一体 才是劲
第八 拧转 两手相齐
形意中 一手出 一手追 前手是不动的 后手追至平齐时 交错分开 两臂肘贴肋 随着身体的拧转 肋骨的拧转 后手追前手 追至平齐 撕绵交错
第九 眼睛先看 前后两分
眼睛动 脚手再动 形意因为多是正面 所以 眼睛时刻盯着食指 只是看食指吗 手放下来 也低头去看吗 自然不是的 眼看的 是脚和手 要去的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要三尖照 眼到的位置 必是手到的位置 手足相齐 脚的位置自然也知道了 而后 前后交替交错 拧转两分 一出 一回 出手尽量直线 为什么 画弧线就是个圆 画圆你的劲 也就是圆的 劲是什么 是你的发力目的 如果你的发力目的是圆的 自然携带拉拽 大于击打 形意劈拳中 这劈是圆 还是直 一直未分出来 曾见过南方劈竹 把竹筒 竖着 劈开 和斧子劈木头不一样 因为动作更小 幅度更小 所以 并不是高高扬起 大大弧线 劈下来 而是看似直直的劈 进去 但是带着拖拽切割的劲 这就是劈 这个劲怎么出来的呢 整体六面力挤出来的 手臂关节的屈伸 是直劲 身体拧转带动肋肘 是拖拽
第十 前手画圈 后手击出
这画圈是什么 就是鹰捉 是抓住 摇动 抖散 此时后手击出 一捉 一打 交错撕绵
学到的全是细节 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