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超载,谁下车?
今天上午乘坐公交进县城,车上发生了一件不太愉的事。
先来说一下我们这里的公交情况。城乡公交二十分钟一趟车,一车十九座,除了司机以外还能坐十八个乘客。乡镇附近十里八村人口不少,只靠公交是无法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所以私人跑车业务挺多,同时迎合市场需求的私人跑车业务又和公交司机形成竞争,以前发生过多起公交司机反映私家车抢生意后私人跑车业务遭到打压的事。但是因为居民出行需求一直存在且越发强烈,所以私人跑车业务长盛不衰,随着网络发达还建立有专门的跑车业务群聊,方便司机和出行人士。
在以前公交和私车价格差不多情况下,凡是出行人们更愿意联系私人车,可以接送到家,钱到位立马走,速度快,总之比不一定能等到车、等到车也不一定有座的公交方便太多。
现在由于政策变化,城乡公交票价一元,很便宜,班次时间和路线图也都在微信公众号有公布,所以如果不是有急事,大家也愿意浪费时间等公交,可以省钱。但是,想省钱的何止一个人?
由于票价大幅降价,公交一下子又成了热门出行工具,站点总是能看见一堆人在等车,公交停站后人群更是蜂拥而上,生怕抢不上座。这和另一个政策有关,现在乘车不分大人小孩,全部按人头投币,就是小婴儿也要投币算一个座位。成人还好,投币占座就完了,带着小孩的家长就比较麻烦,一面抢座,一面还得顾着闹腾的孩子,有时候难免顾此失彼。
今天一个奶奶就是这样。带着闹腾的小孙女乘车,她先抱着小孩上车抢了座,然后又去投币,而这时候司机说超员了。现在超载是不能发车的,要么有人主动下车,要么就大家一起浪费时间等下一辆车。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谁下车呢?
有人提出谁没投币谁下车呗。奶奶说她先上车占的座,只是因为要哄小孙女才耽搁了时间没顾上投币,而且她着急和女儿汇合,车已经在县城等着了,总不能让连路都不会走的小孙女和奶奶分开吧。
有人说那就看座位,分先来后到,谁没座可不就是后来的。大哥说他们是后来的,可他们已经投了币,一币一座,凭什么没投币的不下车,反而要投了币的被赶下去。
有说那就谁的事不着急谁主动下车。但是谁的事又不要紧呢?有送女儿赶点换车上学报到的,有去医院检查的,有工作面试的……对各自来说,他们的事都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事。
争执一番后,一个小男生主动下车了,车上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又说,还是年轻人懂事。
我突然觉得很不舒服。
懂事礼貌文明难道只是用来要求年轻人的吗?
排队上车的是年轻人,避让孕妇小孩的是年轻人,让座老人的是年轻人。就因为年轻人身强力壮底子好所以理所应当被要求?一旦年轻人没有主动礼让就是“现在的小年轻真是不懂事”“书都白念了”“一代不如一代”?
有时候真的很讨厌世故精明的村里老人。
上车时候多数年轻人会排队或者主动避在人群外围,而老人总是一拥而上生怕落后,甚至不乏以一己之力争当门神,我家人没上车之前谁也别想上车。
年轻人可以让座,多数年轻人也愿意主动让座,但让座应当出于本心,而不是“我老头子一把年纪腿脚不好,你这小年轻给我让个座”这种道德绑架吧。况且公交路线都要绕很远,就因为您年纪大他年纪小所以让先投币上车坐下的年轻人给您腾位置自己站上一个小时多到终点站?您上车抢座那会可没看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
我以前是很愿意让座的,毕竟出门在外谁也不容易。如果都是长途一般让座和被让座的两个人轮流坐下休息,彼此都不会太累。但是呢,让座给老人后多数情况就代表没座。我曾经让座给老人,因为他没几站就下了,我是长途,也不介意站一会,但是老人坐下后不仅没有道谢,转头抢了一个座位招呼老伴来坐,至于站在她旁边的我,被直接无视也算了,人家还嫌我挡了老伴和她汇合的路。后来他们下车也没把座位还给我。我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终点站,下车后感觉人快废了。明明我在始发站投币上车有座,可以一路睡到终点站,只因为一点毫无用处的善心,白天跑了一天后又人挨人人挤人站了两个多小时。经过多次好心没好报后我就不太愿意让座给老人了。毕竟我也是个腿脚骨折旧伤难愈需要照顾的人,大爷大妈们上车抢座冲锋时可比我腿脚麻利,一点看不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的样子。除非下一站我下车,不然我一般上车坐下就闭目睡觉,被叫醒让座也当听不懂口音,你不为我着想,我也不想对你善良,至于脸面羞耻,都是陌生人,谁在乎,除非搞人肉搜索那套我会害怕,但那时候我害怕也没用,况且我不觉得哪里有错。就因为年轻就该主动让座,不然就承受舆论攻击?
我乐意给小孩子让座,起码有的家长会让小孩子说“谢谢姐姐”,有些小孩也会主动说“谢谢阿姨”。残障人士和孕妇的身体不便是明摆着的,不帮一把自己心里就过不去。但是老人家啊,有些老人家的勇猛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弱,反而气势更足,相比之下我才是应该被让的弱鸡。
有句话挺对,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坏人不会因为变老就变弱或者善良,反而因为年老使他们居于道德制高点,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坏。
人究竟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又是怎么成了现在的人?有时候会想这种对实际生活毫无用处的问题,因为我根本想不出来答案。我是个平庸之人,多数人都在庸庸碌碌的活着,出生长大结婚生子育儿老去死亡,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去往哪里”这种问题不适合每日为了生存烦恼的我。
我以前希望自己不平凡,现在只能让自己接受平凡,忍受庸碌。也许我现在讨厌的精明世故的老人就是我老年后的样子,正如我现在一降再降的生活标准也是以前我万万没想到的,我甚至想过宁死不婚,可我已经接触了三四个相亲对象了。不苛责自己,不苛责他人,随波逐流,不轻立flag,以免打脸猝不及防,真的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