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国花月级护卫舰——殖民地军舰与全球化海军

2020-09-24 21:10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有一句俗话是,建设海军是“百年海军”。很多人觉得很奇怪,明明建设军舰可以下饺子,可是为什么建设海军却是要有百年积淀呢?其实,仅有军舰是不可能实现“蓝水海军”的,只有远洋舰队配合历史形成的大量海外海军基地,将自己的海上控制区的交通线完全打通,形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海上兵站”,才真正能够让自己的海军实力扩散到自己领土之外,才能够维系住自己的海外力量。因此,纵观历史上形成“蓝水海军”的帝国,他们不但有争夺制海权的决战舰队,更有着游弋于各个海军基地之间,维系着自己的海外统治的殖民地舰队。今天这篇短篇,就让我们通过法国花月级护卫舰,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殖民地军舰”。

二战时代的世界地图,可见几乎整个西非、马达加斯加和中南半岛都是法国殖民地,海外殖民地总量仅次于日不落帝国——英国

我们都知道,英法曾经是世界殖民时代最为强大的帝国。早在七年战争时期,法国的殖民地就来到了如今的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地区,到了20世纪时,法国的殖民地不仅占有了大半个非洲,甚至还有远在东南亚的越南(法属印度支那)。后来,随着二战后民族主义的兴起,各国都纷纷成立了自己民族的主权国家,法国联邦彻底解体,除了留尼旺、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法属圭亚那等少数海外领地外,大部分昔日的殖民地已经不再在法理上隶属于法国。不过,由于大部分法属殖民地和法国当局联系紧密,双边关系一直维持的不错,所以迄今为止他们还是会在遇到危机时请求法国予以援助,这一点在几年前的马里内战和如今的黎巴嫩大爆炸中都体现出来。同时,虽然大部分陆上殖民地已经获取独立,一些位于海岛上的殖民地港口仍然维持着法国海外领地的身份,这也让法国拥有了世界上第二大的专属经济区(仅次于美国)。所以,为了维持今日法国对海外领地、前殖民地地区的影响力,法国不但让法国外籍军团四处介入这些国家的局势,同时还需要维持一支相当的殖民地舰队,以保证自己随时能够对各个殖民地进行支援。


黎巴嫩大爆炸后,黎巴嫩就是请求前宗主国法国来处理危局

但是,虽然法国人仍然有心维持自己的海外基地和海外领地,但是从英法争霸失败以来,法国的舰队总量就一直在欧洲不占有优势地位。再加上法国长期以来仍然是一个陆权国家,其最大的领土威胁来自于和他有直接领土接壤的德国和意大利,因此法国是不可能如同英国人那样动用大部分军费建设豪华的主力舰队的。所以,考虑到成本因素,法国在建设核潜艇、戴高乐航空母舰等“海战主力舰”的同时,法国人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护卫舰——花月级护卫舰用于它的海外基地维护。

花月级护卫舰

花月级护卫舰虽然名为护卫舰,但是它的职能却类似于所谓的“战略投送舰”,虽然不像西班牙人将两栖登陆舰和航母二合一的“胡安·卡洛斯”号那么奢华,但是花月级护卫舰凭借其极高的性价比仍然成为了同类产品的翘楚。从数据上,我们就能看得出他的设计特色:

舰长

93.5米

舷宽

14米

吃水

4.3米

排水量

标准2600吨

满载2950吨

乘员

86(船员)+40人(陆战队员)

动力系统/轴马力

CODAD

4×Pielstick 6PA6L280柴油机/8820

双轴CRP

2×舰首推进器/340

续航力

10000/15节

自持力

50天

航速

20节

船电系统

雷达

1×汤姆森(Thomson)CSF DRBV-25 D频2D对空/平面搜索雷达

2×雷卡(Racal)1229 DRBN 34A I频段直升机航空管制雷达

电战

1×汤姆森(Thomson)CSF ARBR-17电子支援系统电子战系统

2×CSEE-达盖尔(Dagaie)诱饵弹发射器

舰载武装

舰炮

1×Mod 1968 CADAM II 100mm 55倍径舰炮

导弹

2×单装MM-40飞鱼反舰导弹发射器

2×双联装西北风(Mistral)防空导弹发射器(已拆除)

近防

2×Giat 20FS 20mm机炮

舰载机

1×超级美洲豹直升机

从这个颇有特色的数据就能得知,花月级护卫舰虽然有着3000吨的船体,但是它的武装却只有中国出口到尼日利亚的1600吨级的P-18N型远洋巡逻舰(056扩大出口型)的水准。比起一般只考虑海战的护卫舰,花月级最大的特色就是同时携带陆战队员和高达50天口粮的的船舱,这种自持力和携带陆战队员的风格让人仿佛回到了库克船长的时代。当然,它的任务和库克船长时代的风帆巡洋舰也是一样的,就是凭借极大的续航力,和较低的维持费用游弋在自己的殖民地之间,在殖民地有危机的时候及时予以援助,维持殖民地不至于叛乱。


可是又会有人说,这样武力单薄的护卫舰,又怎么应对殖民地的武装暴乱和敌国入侵呢?其实,看过我盘点世界前40名海军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只有40个国家拥有能够排的上号的“海军”,而排行第41的乌克兰如今仅有1艘克里瓦克级护卫舰还能运动。换句话说,法国现有的殖民地如果发生暴乱,他们甚至都无法拼凑出一只能够出海作战的“舰队”,面对这样微薄的暴乱分子,一艘有着100mm速射炮的战舰就足以摧毁他们的抵抗,然后一个陆战排的精兵,就可以让剩余的暴乱分子缴械投降。所以,花月级护卫舰舍去了所有的奢华装备,只考虑维持殖民地和海外基地唯一用途,而且服役的30年里确实是很好的胜任了这个职能。

但是,如果说法国花月级护卫舰是适合于法国这样拥有广阔海外领地的国家的“殖民地战舰”,那么德国人迄今为止无法服役的F125型护卫舰就是典型的“东施效颦”的产物。

看似奢华的F-125型护卫舰,却是21世纪海军造船史上经典的失败案例之一

从表面上,德国的国家和法国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国家海岸线不长,主要为陆权国家等等。但是,在冷战结束后,德国人不甘心只保持二战战败国的地位,而动了延伸自己影响力到世界的野心。因此,除了积极参加北约在阿富汗的行动以外,德国海军也开始萌发建设类似于法国花月级护卫舰这样的“远洋战略投送舰”,这个计划的产物就是如今的F125型护卫舰。

F125护卫舰参考数据:

长度:149,60 m

宽度:18,80 m

吃水:5.4米

满载排水量:7100吨

最大航速:>26节

驱动系统:codlag(柴油机和燃气轮机联合发电推进)

4台2900千瓦柴油发电机

巡航电动机:2台4500千瓦电动机(通过齿轮箱传动双轴)

加速燃气轮机:1台2万千瓦的燃气轮机(和电动机的变速箱同时输出)

艏侧推力电动机:1000千瓦

全舰舱容:190人

舰员:120人

陆战队员:70人

粮库:180天的食物

主炮:奥托127mm自动炮

高射炮:2组27mm毛瑟转膛炮

高射机枪:5-7挺12.7mm机枪(5挺遥控机枪,2挺附加手动机枪)

反舰导弹:8枚鱼叉导弹

防空导弹:滚体(拉姆)防空导弹

其他:高压水枪,大功率扬声器等

咋一看,F-125型护卫舰堪称是“超豪华版花月级护卫舰”,不仅上了科幻的隐形外观,而且还拥有了体面的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但是事实却不是像德国人以为的那样出色。首先,德国人原本假定这种军舰的主要任务是在亚丁湾或者其他热点海区进行巡航,为此配备了高达半年的粮库,可以半年内不用靠岸维修,但是现实中却发现,德国人在亚丁湾巡航一没必要,第二就算去亚丁湾,这种配置仍然是过于奢侈(8亿美元造价堪比2.5艘054A),复杂的动力结构又容易在外海出现故障;其次,由于德国本身的国防政策仍然受到二战战败国的地位影响,德国内部一直有人反对德国政府参加海外的维和和其他任务;最后,由于二战后德国人失去了所有的海上殖民地,这种军舰也没有什么海外基地需要维持,而仅仅是抓捕海盗那种小工作,中国054A护卫舰上带10个特种兵就足以威慑绝大多数海盗,F125的90名陆战队员显然是过于奢侈。更没有必要保持高达8枚的反舰导弹。因此,德国人这种比照“殖民地护卫舰”开发F125型护卫舰,由于配置过高,反舰能力过剩,反而从形态和潜在功用更加接近德国二战的“鸬鹚”海上袭击舰。用海盗船驱逐海盗船,德国人的脑洞也确实是大。


“鸬鹚”号海上袭击舰,和F125一样具有出色的反舰火力,极高的续航力和水上飞机使用能力

F-125由于定位错误,从建造之时就饱受质疑,更为讽刺的是,以“精准的德国工艺”著称的蒂森克虏伯集团生产的F-125型护卫舰,从下水试航时就有1.3度横向倾斜,而且还有船体超重等德国船的历史通病。由于超重和稳性设计失误,这种船甚至在北海航行时都会出现较大倾斜,更何况跋涉上万海里去预定战场亚丁湾了。由于制造质量不合格,首舰被迫退回造船厂,迄今为止4艘F125仍然搁在造船厂里,而蒂森克虏伯也被暂停了招标资质——这是以克虏伯大炮著名的克虏伯集团成立一百多年来首次被德国军方退回装备和暂停招标资质。这个荒唐事情,也只能有HK433在今年9月德国G36替代者招标时意外败给MK556能够媲美。这背后不但体现了德国制造业质量的下滑,同时也体现出德国军火工业集团在长期垄断本国市场后,逐渐暴露不思进取,价高质劣的情况。

F125因稳性设计不佳,在转弯测试时会显出比正常军舰更大的倾斜角度,不利于安全航行
呼声甚高的HK433最终败给MK556,和上面的F125一样体现出德国传统工业集团这两年来因品质控制不佳,价格过高而遭受的历史性失败

所以,通过比较法国花月级的成功和德国F125的失败,我们能够得出几个重要结论:

第一,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合建设大航程低武装的“殖民地护卫舰”。虽然各国都有或多或少的海外利益,但是并不代表各国都需要建设这样以日常巡航为主的护卫舰;

第二,一个具有大洋影响力的全球海军并不是像德国人以为的那样在热点海域放几艘船就可以实现的短期梦想,而是需要上百年的深耕和外交基础,建立完善的海上基地和海外关系网;

第三,虽然法国舰队总量远不如全盛时期的德国海军、苏联海军和如今的中国海军,但由于历史上殖民地遍布全球,同时和世界顶级海上霸主——过去的英国和如今的美国都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它维系海外殖民地并不需要巨大的舰队,只需要时刻保持存在感即可。因此,在殖民时代结束50年来,法国人和英国人仍然以较小的舰队,维持住了他们全球性的影响力。

因此,本文也想提醒一下如今的中国军迷。我国海军建设虽然取得了历史上极大的成就,但是我国迄今为止在全球海域的持续影响力仍然属于起步阶段。由于殖民时代早已远去,加上中国面临美国正面的竞争,未来的数十年里中国海军很难像当年英法那样轻松开辟海外殖民地基地,就算有少数得以运转的海外基地,在中美直接爆发武装冲突时,那些基地也很难发挥出第二战场的效果(如同一战时德国东亚分舰队在青岛的基地)。因此我国在目前的任务仍然是不要着急,努力打造一支出色的“决战舰队”,确保美国海军不能够在第二岛链内任意活动,以及确保未来可能的台海行动的绝对制海权。只有在战胜了强敌美国之后,中国才有机会建设遍布全球的基地网络,最终实现中国海军的全球化影响力。

法国花月级护卫舰——殖民地军舰与全球化海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