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有轨电车回眸(六)扑朔迷离的DL2000
下一个连城有轨电车车型是dl2000型,此车不知为何总处在被所谓的官方遗忘的边缘,在各种发展历程中提到的极少,目前仅可见于在线车辆内部悬挂的照片(“猪鼻子”2000网络图片一搜一大堆),规划展览馆中甚至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连城有轨电车110周年主题展2000型也缺席。
dl2000分两种,一种是60年代版,市志记载是由11型大木笼子改造而来,但根据车迷的考证又说是由1型电车改造的,仅有5辆(2001~2005),外形与1000相近,无线路幕,车门和1000、3000一样,无弧度,驾驶室前窗有三扇,两边空出不可开的三角小窗,两端车灯一大一小。原始涂装和1000同为上浅绿下深绿中间一抹红,后期仅改过95版蓝白涂装,车内座椅与1000一样是皮座,栏杆上也和1000一样装有吊环,能找到的照片不多。
老2000分散于201(沙河口至寺儿沟、沙河口至大连火车站)202(兴工街至黑石礁),未找到在原203(大连火车站至寺儿沟)的运行证据,90年代末下线,家母读研期间应该见过或坐过。




另一种“猪鼻子”2000由电车工厂生产于97~98年,约18辆?外形与dl1000极其相近(自编号与原二汽公司部分DL6924重复)。
这款2000谜团多多,首先是来源问题,普遍认为是由部分dl1000改造而来,此说法暂无有力证据,但“猪鼻子”2000不论是外形还是底盘都和dl1000极为相近,姑且取信,下面的介绍思路也按照改造说进行。
驾驶室挡风玻璃改为一体化,加装雨刷,两侧空出可开小窗,车窗由上抬式木框窗改为普通的推拉式玻璃窗,车内座椅改为钢制。车门改为靠后的双扇折叠门,制动方式不详,线路幕改为带棱的椭圆通风口,所以新2000的线路号一直贴在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大灯下方有月牙形的突出部分。车灯一大二小,因大灯突出的形状很特别,此车就有了“猪鼻子”的外号。



“猪鼻子”2000于98年11月在201(沙河口至大连火车站)上线,与剩下的1000有过混跑,初期菱形弓,后改为拍子弓,01年前后有部分车辆代运202(兴工街至黑石礁),往后就在201和DL7000一起跑到06年下线(05年下半年斩波调压车辆已到北河口停驶),07年年底~08年有部分拉字车翻新后短暂回归201与203合并线(兴工街至华乐广场),去掉线路号贴纸,在驾驶室侧窗放置区间车铁牌。







家父在414开通之前短期坐过“猪鼻子”2000,所以我又跟着沾了光。 小学五年级配眼镜之前我曾在二院(东关街)滴了眼药水后盲乘了一次201到沙河口,如感觉没错,那一次乘坐的也是“猪鼻子”2000。
日本人在2005年时来站前拍摄过“猪鼻子”2000,还乘坐了,现有影像。

“猪鼻子”2000的操纵器有两种,2001~2010号车都是斩波调压(硅控),2011~2018号车与1000、老2000、3000/4000、5000、6000、 7000一样都是凸轮调组(俗称拉字车)。


第二,数量之谜,究竟有多少辆“猪鼻子”2000,16、17、18还是19? 普遍认为“猪鼻子”2000没有2004和2014编号的车(也有说只是没有2014号车),那就是16辆。可是又有说法说存在2019号车(现存老照片中2000最大自编号是2018),那就是17辆。新近又有说法是说存在2004和2014号车,只是很早就因事故报废了,那就是18或19辆。
公交集团成立时为2000预留的新自编号是2219~2237,这样的话就是19个(看来当初计划是保留并翻新所有的2000,但最终还是只翻新了4个)。但市志记载98年201更换车辆时有18个2000,这两份资料就矛盾了。
我的印象中是存在2000号车,没有2019号车,最大自编号就到2018。如果除去 2004和2014或者只除去2014,那就是17或18辆“猪鼻子”2000,要嘛就是2004、2014号车都有,总共19辆“猪鼻子”DL2000,这真是一个永久的谜团,因为现在一辆“猪鼻子”2000都没有了,而且很多大龄车迷记忆模糊。
第三,翻新回归之谜。这又是个数量问题,根据8684公交论坛在07年年底201与203合并之前那段时间的帖子,只有2011、2012、2016、2017留在民主库里翻新,早在2005年,这四辆车的涂装就被改成上灰蓝下深蓝中间两道白了,对应的新自编号是(7-)2224、2225、2228、2229?(这些编号曾用于613的DD6103S09,现已被202新车FG4型百分百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占用),201恢复运营前一天,有人放出了民主库里的谍照,2224、2228都有正照,2225是后来在北河口闲置时有的正照,2229?始终没有正照,但无论是民主广场还是北河口都总共只有4辆“猪鼻子”2000入镜。
“猪鼻子”2000翻新的数量就此成谜,有说4辆的,也有说5辆的,也就是2018也翻新了,还有说6辆的。
但是2013疑似带着百盛广告一直扔在解放广场,2015那时也是带着百盛的广告从解放广场被弄到民主后院,2018也是下落不明,何况2018在05年时还是一身蓝色涂装,怎么看也不是要翻新的样子,所以还是4辆翻新后的“猪鼻子”2000回归运营兴工街到华乐广场比较接近真相。







第四,原始涂装之谜,“猪鼻子”2000的出厂涂装确实缺少相关图像,因为后期几乎全是广告车,百盛(多个、多种)、润洁滴眼露(2002号车)、可口可乐、珍奥生物/核酸、蓝带啤酒、星海电子商场(2005号车)、盼盼木门、方便面、中信银行、黑牛豆浆(多个)、三枪内衣、章光101(2016号车)、莱美卫生巾(2017号车)等等,普遍认为翻新后的上灰蓝下深蓝中间两道白就是出厂涂装,但缺少有力证据。












第五,防滑车之谜。我在沙河口轨道末端看到过一辆“猪鼻子”2000防滑车,但是没有自编号,涂装忘记了,会不会是 2004、 2014其中的一个?
“猪鼻子”2000的结局:06年上半年201(仅改造兴工街至大连火车站段,兴工街至沙河口火车站段拆除)开始轨道改造后,2001~2010号车与留在连城的8000一起被送到北河口闲置(05年下半年即执行),07年年底全部拆解报废。
2013号车疑似一直扔在解放广场,2015号车先和7009、3006一起在解放广场,07年年底转移到民主后院闲置,最后又一起回到解放报废?2018暂且认作下落不明(最后可能都在北河口或解放广场被拆解)。
改了自编号的4辆车在现在的201线上运行不到一年就被新来的“大连人”dl6wa取代,下线后与大部分7000还有早已报废的3003、3027一起在北河口闲置,约2009~2010年拆解。 所以,“猪鼻子”dl2000可以说是连城有轨电车中最短命的,如果它真是由部分1000改造而来,又该说它长命,最长58~59年吧。












鞍山也有2000(沈阳称200型,连城称为42型),据110周年展介绍外形仿的斯柯达巴士,连城造了2辆,后由于种种缺点而改造外形变为1033、1034。沈阳在68~74年取消有轨电车后将此车原样给了鞍山,改自编号2057,细长拍子弓,推拉门无弧度,玻璃分格,双大灯,有线路幕,驾驶室两扇前窗,两侧有小窗,椭圆侧窗,窗外有栏杆,上浅绿下深绿中间一抹红的涂装。


另有一辆编号2059的,外形接近1000,涂装也是上浅绿下深绿中间一抹红,菱形弓,推拉门无弧度,驾驶室两侧有小窗,长方形侧窗,窗外有栏杆,两块前挡风,二大灯二小灯,有线路幕,目测是42型改造的,2057和2059约运行至80年代末,大概还有其它类似车辆。
鞍山还有编号2047的dl1000?根据车迷的资料,鞍山的2000型共有20个?
视频中出现了2048,看着有点像鞍山的5000(301型改),和它对停的应该就是2047,94年时这两辆车都报废停驶待拆解,看涂装可能下线时间不长。


老长春号很有可能也是用沈阳200改的,原产地是大连,长春非说是他们自己在1958年造的,众所周知东三省直到本世纪初只有大连有电车工厂,只有大连有能力制造有轨电车,是输出的主力。
老长春号无自编号,前期推拉门,后期翻新改造为折叠门?(这个可能性极大,因为两种形制没有同时出现过),都是双大灯,三扇驾驶室前窗,折叠门时期有线路幕,推拉门时期是上黄下绿中间一抹红的涂装,车门玻璃分格,两端车门靠前,椭圆侧窗;改为折叠门后两端车门靠后,驾驶室两边有小窗,侧窗减为4个,由上抬式改为推拉式,80年代涂装接近DL7000出厂涂装,绿白相间,90年代末改为红白,06年又翻新改造一次,侧窗减为3个,涂装改为另一种绿白相间,下线后长期废弃在库里,2017年疑似被改回推拉门涂装改为上黄下绿中间一抹红翻新后送到长春公交集团历史展览馆室外展区展示,龙江七彩城内也有一个仿品。
长春号主要运营原51、原52、原53、54等线路,初期较为机动,90年代末至06年下线固定运营54路。
2016年底,沈阳新阳光生产一辆新长春号送到库里,17年上线运营,上黄下绿中间一抹红的涂装,采用长led线路幕,推拉门,两端车门靠后,车门玻璃分格,驾驶室三块挡风,两侧有小窗,双大灯,弓子为菱形,位置靠前。
这里要吐槽一下新阳光仿制的两辆长春200,不伦不类,车身比真品长出一截,加上的线路幕和老长春号一样大,两端车门改为靠后,弓子为菱形,位置靠前,单大灯,上黄下绿中间一抹红的涂装。











长春公交集团历史展览馆室内展区的1:60长春号电动模型,要是大连弄一个3000的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