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ega【航天科普5】

2021-08-18 11:51 作者:ASPT-航天科普小组  | 我要投稿

用织女残丝纺的闪耀光芒,打开欧洲火箭的崭新篇章……


本文由Falcon 9编写,本文共7151有效字符。

研发背景

在1998年,ESA在其最新的五年计划中提出了几个规划:开发一款近地轨道运力1吨级的运载火箭、提高阿丽亚娜5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以及重新强调与电信和科学项目行业的伙伴关系。

欧空局认为小型发射器的开发是“完善欧洲发射能力范围”所必需的。拟议中的Vega(意大利语为Vettore Europeo di Generazione Avanzata,故称之为Vega,中文译名为织女星运载火箭)将具有向700km SSO(太阳同步轨道)投送1吨有效载荷的能力。一级将基于Ariane 5固体助推器进行改装和研发,二、三级将基于意大利的Zefiro运载火箭进行改装和研发。

规划制定会议场景,于1998年6月摄

首次发射

UTC时间2012年2月13日10:00,第一枚Vega运载火箭从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发射中心起飞,将9颗卫星送入了预定的近地轨道,发射成功。

Vega VV01起飞画面

发射记录

在2019年下半年之前,Vega的14次发射全告成功,加之Ariane 5运载火箭的长期连续成功发射,给ESA和Arianespace冠上了“稳如老狗”,“成功率爆表”的头衔。但不知为何,可能是物极必反,Vega VV15、Vega VV17这两次发射任务均告失败,让Vega从之前的“哦,发射成功了啊……”到了“啊?发射竟然成功了?”

截止北京时间8月初(8月中旬发射的Vega VV19任务也成功了,但这里不再添加),Vega已经完成了18次发射,其中两次发射失败,16次发射成功。

Vega VV01-Vega VV18的任务概览

在这18次任务中,除了Vega VV04、Vega VV06、Vega VV15、Vega VV17这四个任务以外,其他所有的任务都成功把载荷送到了SSO,下面是对这四个例外任务的简单介绍。


Vega VV04【打开欧洲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大门】

ESA的IXV正在做发射前的检查与整合工作

IXV,全称过渡实验航天器(Intermediate eXperimental Vehicle),是ESA的Space Rider的过渡技术验证产品。Space Rider,中文译为太空骑士或欧洲可重复使用航天器(Space Rider的全称为Space Reusable Integrated Demonstrator for Europe Return)。Space Rider是ESA新一代的无人航天器,也是欧洲首款可以重复使用太空运输系统。Space Rider的定位与美国的X-37B,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相同(后面用CHN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来称呼),都是由运载火箭由整流罩包裹,靠火箭动力进入轨道。Space Rider拥有长期在轨能力,抓取太空物体能力,释放卫星等与X-37B相同的能力。虽然SR的官方公开资料相对教多,但要注意的是,它和X-37B、CHN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器一样,都是拥有很浓的军事色彩和政府官方任务性质的。

Space Rider的在轨释放卫星 渲染图

而IXV可以看作是Space Rider的“Mini”版,旨在验证Space Rider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导航系统,推进系统,隔热系统等等。IXV全长5m(竖向y轴),高1.5m(水平z轴),宽2.2m(横向x轴),重1844kg。基本可以填满Vega的整流罩,而且1844kg的质量是严格卡着Vega的运力进行设计的。Space Rider目前正在研制中,将会在2023年使用Vega C发射,而IXV是为了能塞进Vega的整流罩并且进行实验,且能够满足Vega的运力要求才制造的,可以说IXV是为Vega“量身定制”的。

Vega VV04 IXV的剖面图

IXV的开发和建造共耗资约1.8亿美元,加上Vega VV04的发射费用约3700万美元,那么整套费用下来的花费在2.2亿美元以上。要注意的是,IXV不会再进行飞行,只飞行了Vega VV04这一次任务。

Vega的LEO运力(200km*1500km 5.4°)为1963kg(包括适配器质量),所以正好可以满足IXV的发射。

IXV的轨迹流程简图

UTC时间2015年2月11日,Vega将IXV成功送进了高能亚轨道,IXV在绕地球不到一圈后溅落在东太平洋海域,并成功进行了回收。

正在被回收的IXV

Vega VV06【小身板,大能量】

UTC时间2015年12月3日,搭载着LISA Pathfinder(全称为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 Pathfinder,中文译名为空间天线式激光干涉仪探路计划的Vega VV06运载火箭起飞,标志着推迟近7年的LISA任务终于踏上了征途。

LISA Pathfinder发射渲染图

LISA Pathfinder的目标轨道是地日拉格朗日点L1,这是Vega运载火箭截至目前走过的最远的道路。但是要阐明的是,这并不是Vega自身的功劳。在此次任务中,LISA Pathfinder额外带了一个上面级——推进上面级。

LISA Pathfinder的上面级的工作渲染图

在发射后,Vega运载火箭把LISA Pathfinder-上面级组合体送到了近地点207km,远地点1540km,倾角5.96°的近地轨道。之后的所有升轨操作全部是由这个总重1420kg的上面级完成的。

LISA Pathfinder的升轨路线图

Vega VV15【迎头痛击,连胜化烬】

UTC时间2019年7月11日,与往常一样,一枚Vega运载火箭顺利起飞,大家似乎都认为这个任务没什么好看的,等待着成功的公告。

Vega VV15准备发射

但出乎意料的是,由于二级发动机Zefiro 23固体发动机的前圆顶区高热导致结构故障,使此次发射失败,这也是Vega系列的第一次发射失败,除此之外,此次发射还把阿联酋的一颗对地遥感军用卫星葬送在了大西洋,为本就发射频率不高的Vega运载火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给稳如老狗的ESA和Arianespace一记迎头痛击。


Vega VV17【梅开二度,反复挣扎】

UTC时间2020年11月17日,Vega VV17带着价值总共4亿美元的两颗卫星(其中一颗是西班牙的对地遥感成像卫星Seosat-ingenio)成功起飞,但在其四级工作时,姿态出现异常,发射失败了,后查明原因是工作人员的接线错误导致故障发生。

西班牙的Seosat-ingenio

Vega

Vega运载火箭是目前欧洲的主力中小型运载火箭,是现在欧洲运载火箭三大顶梁柱中最小的一个(分别时大哥Ariane 5、二弟Soyuz ST和小弟Vega)。在三者当中,Vega不仅是运力最小的,运载比也是最低的,而且无法独自执行中高轨道的发射任务,若要执行中高轨的发射任务,必须要携带额外的上面级。

Vega运载火箭共有四级,由Arianespace和ESA共同主导研发,Arianespace负责对外的商业发射销售业务,ELV为制造承包商,由ESA各主要会员国分工生产(带嘤除外)

Vega的总体数据如下:

总质量:137t

高度:29.9m

最大直径:3m

300km 3°LEO运载能力:2.31t

500km SSO运载能力:1.62t

700km SSO运载能力:1.5t


P80FW——我原本想着通用化的

P80FW发动机是欧洲最大的整体式复合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P80FW既用作Vega火箭的第一 级发动机,也是一台技术验证机。它采用的多项新技术都被应用于欧洲的主力重型运载火箭上,例如Ariane 5、Ariane 6、Vega C等。P80FW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包括3m直径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缠绕壳体;充填有机纤维和玻璃微球的低密度三元乙丙橡胶(EPDM)内绝热层;Naxeco针刺预制体热解碳基体(Naxeco-PyC)的3DC/C喉衬和RTM成型碳/酚醛(C/P)构件;采用锂电池的机电式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等。

P80FW

P80FW由法国主导研发,在法国的命名标准中,P表示固体火箭级,L表示液体火箭级,H表示低温火箭级,FW代表外壳为碳纤维材质,80代表有约80吨的固体燃料,所以Vega的一级被命名为P80FW。

P80FW的设计源自于P85,该发动机最初基于Ariane 5 EAP助推器段进行设计建造。因此,P80FW具有和P85相同的直径,但P80FW使用了一种改进型的固体推进剂(1912 PBHT),这种推进剂具有更新的空柱形状,称之为finocyl。

P80FW的外壳(包括电机结构及其热防护等结构)由意大利罗马附近科勒费罗的AVIO生产,完工后交付至库鲁的圭亚那推进剂工厂(UPG),在那里装载固体推进剂。然后被送到助推器集成大楼(BIP),在那里安装它的喷管。推力矢量控制系统(TVC,Thrust Vector Control System,包括致动器、电子控制和动力装置,由布鲁塞尔SABCA制造。点火器在荷兰制造。

由于这种种的改动,也使得P80FW和P85完全不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这就导致需要重开一条生产线,也便没有达到当时高性价比和高通用化的目标,种种的原因反而导致Vega成了最不经济的中小型运载火箭之一。

P80FW的数据指标如下:

直径/高度:3m/11.2m

总质量:96.243t

推进剂质量:87.710t

真空最大推力:3015kN(约307.34t)

真空比冲:280s

推力矢量控制方式:锂电池电动控制系统

喷管最大矢量角度:6.5°

标准燃烧时间:109.9s

最大工作压力:10MPa(约100bar)

喷管扩张比:16


Zefiro 23FW

Zefiro是由AVIO开发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系列,用于Arianespace的Vega火箭。Zefiro的名字来源于首字母缩写(ZEro FIrst stage ROcket,Zefiro),该发动机是意大利航天局(ASI)圣马可计划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发动机。在计划被搁置后,又被用在Vega运载火箭家族上。

Zefiro 23FW

Zefiro 23FW固体发动机可以看作是Zefiro 16FW固体发动机的加长版本,推进剂质量增加到23吨以上。在1998年6月、1999年6月和2000年12月进行了三次Zefiro 23FW的发动机点火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试车成绩。Zefiro 23FW固体发动机内的空柱与P80FW一样呈finocyl形,星形部分位于发动机尾部区域。除固体发动机外,Vega的二级还包括级间段和航空电子设备。与P80FW相同的是,Zefiro 23FW也是电动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从而控制Zefiro 23FW发动机喷口的偏转,从而控制火箭的俯仰与偏航。

Zefiro 23FW的数据指标如下:

直径/高度:1.9m/8.39m

总质量:26.3t

推进剂质量:23.814t

真空最大推力:1120kN(约114.17t)

真空比冲:287.5s

推力矢量控制方式:锂电池电动控制系统

喷管最大矢量角度:7°

标准燃烧时间:77.1s

最大工作压力:9.5MPa(约95bar)

喷管扩张比:27

Zefiro 23全程点火测试

Zefiro 9FW

Zefiro 9FW的工艺、生产商等都与Zefiro 23FW相似,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在飞行时,Zefiro 23FW工作完成并分离时,Zefiro 9FW并不会立即工作,而是会根据火箭飞行轨迹的需要来控制合适的点火时间。

Zefiro 9FW

Zefiro 9FW的数据指标如下:

直径/高度:1.9m/4.12m

总质量:12t

推进剂质量:10.567t

真空最大推力:317kN(约32.31t)

真空比冲:295.9s

推力矢量控制方式:锂电池电动控制系统

喷管最大矢量角度:6°

标准燃烧时间:119.6s

最大工作压力:6.7MPa(约67bar)

喷管扩张比:61


AVUM——整箭之灵魂

对于Vega来讲,AVUM(Attitude & Vernier Upper Module,漫游姿态上面级)可谓是接力跑中最后一棒,关系着载荷最终的命运。

正在工作的AVUM

AVUM是Vega中唯一一级液体推进级,前三级都是固体推进级。又因为前三级都是单喷管且推力经过质心轴的固体发动机,所以这也意味着AVUM要担起火箭滚转的控制工作,所以AVUM配备了RACS(Roll and Attitude Control System,滚转和姿态控制系统),从而控制火箭的滚转和前三级分离后火箭的姿态。RACS共有两组,对称分布,每组RACS共有3台发动机,在P80FW和Zefro 23FW工作时,6台RACS发动机全部启动并工作,而在Zefiro 9FW和AVUM自身工作时,每组RACS会关闭朝下的这台发动机,仅有四台发动机工作。

Vega的其中一组RACS

在KSP中,我们常见到RCS一词,此RCS指的是Reaction Control System,也就是所谓的“反应控制系统”。反应控制系统常用于姿态的控制,有时也可用作推进器使用。ACS是指Attitude Control System,姿态控制系统。此系统常用作于姿态控制,有时也可用作推进器使用。还有一种RCS叫Roll Control System,即滚转控制系统,专门负责航天器或火箭的滚转控制,像AVUM的RACS就是Roll Control System和Attitude Control System的组合体,所以称之为Roll and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由于Vega运载火箭的前三级可以提供~7.4km/s的Δv,所以AVUM不需要携带过多的推进剂即可到达预定速度(一般~7.6km/s就可进入预定轨道,所以AVUM只需要提供~200m/s的Δv就可以达到SSO),这也是它十分“小巧玲珑”的原因之一。

但由于如此“小巧”的上面级还带了适配器、RACS和航电系统等,这也导致AVUM的干质比十分“拉跨”,AVUM的干质量为688kg(若算进所有非推进剂流体,则为730.5kg),而AVUM的推进剂质量仅有577kg(NTO 388kg,UDMH 196kg),甚至没有AVUM的干质量高。

AVUM的推进系统为MEA(Main Engine AVUM,AVUM主引擎),是一种由RD-869经过改进的发动机,即RD-843。由乌克兰Yuzhnoye设计,制造则交给AVIO。

AVUM底部的RD-843

RD-843使用NTO/UDMH作为推进剂,真空推力为2.45kN(~0.25t),使用较为简单的挤压循环,简化了发动机的制造工艺。由于推力较小,所以RD-843的工作时间非常长,最长工作时间可以超过612.5s,也就是10+min(目前RD-843的最长工作纪录为667+s)。RD-843还拥有最多5次的发动机重启能力,也给AVUM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Vega的任务灵活性大大提高,也保证了入轨精度的准确。

RD-843的数据如下:

真空推力:2.45kN(~0.25t)

真空比冲:314.6s

最长点火时间:667s+

混合比:2.0

最大偏转角度:10°

燃烧室数量:1

最大重启次数:5


NTO/UDMH由四个推进剂罐保存,仅供RD-843使用,RACS使用的是N2H4,单台推力0.24kN(~0.245t),所有的N2H4单独由一个推进剂罐保存,装载N2H4 38.6kg,容器内压力2.6MPa(~26bar),压缩氦气由COPV(Composite Overwrapped Pressure Vessels,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保存,装载氦气3.9kg,容器内压力为32.8MPa(~328bar),所以你会看到AVUM中共有6个罐子,其中四个装载NTO/UDMH,一个是COPV,一个装载N2H4。


整流罩

Vega的整流罩由国际大牌RUAG提供,采用了非常常见的两瓣式,碳纤维布以三明治结构包裹蜂窝铝结构,最大直径2.6m,高7.88m,共重0.54t。

Vega的整流罩

任务多样性,价格打不赢

Vega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适配器方案和载荷搭配方案,每次发射如果允许还会搭载小卫星,甚至定期执行SSMS(Small Spacecraft Mission Service,小型航天器任务服务)。但怎么搭配都无法挽回的是,价格实在是普通商业企业无法承受的。Arianespace的高管曾说,他们已经知道Vega在如今的商业市场上价格不占优势,他们只能通过高端化、精细化的服务来获得一些少量的商业订单,而这个局面的转机将在Vega C成功飞行后实现,Vega C的通用化程度、性价比、运载能力和任务多样性将更好,从而拿下更多的商业订单。


织女之残丝,能否纺出欧洲未来的星光?

答案是肯定的。不出意外的话,Vega将在2021年四季度发射CERES-1,这将是Vega最后一次发射任务,结束Vega一共20次发射的一生。在此之后,Vega C会在2022年首次发射,这是Vega的升级版,除了Zefiro 9FW外,其他的部件全部得到了升级,从而提供更强的运载能力,更大的整流罩也带来的更多的发射方案选择。

在Vega C之后,Vega E(将Zefiro 9和AVUM+换为一个新研制的膨胀循环甲烷推进级)和Vega L(相当于Vega C去掉一级P120C)将会登场,进一步扩宽Vega家族的道路,在商业发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随着通用化能力的增加,其发射频率也会进一步上升,打击类似电子这样的小卫星发射提供商。

Vega C
Vega E
Vega CL和VegaEL


【全文完】


本文若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指出,也欢迎大家进行讨论。

本文所用个人/网站/PDF素材:【Credit】

《VV06-launchkit-GB2》

《IXV_factsheet20170921》

《Space_Rider_factsheet_HiRes_ok》

《Arianespace_Brochure_Vega_Sept2019》

《Vega-Users-Manual_Issue-04_April-2014》

https://www.esa.int/ESA_Multimedia/Search/(sortBy)/published?result_type=images&SearchText=vega

https://www.esa.int/Enabling_Support/Space_Transportation/Launch_vehicles/Veg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ga_(rocket)

https://www.flightglobal.com/esa-plan-emphasises-launchers/20461.artic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D-843

http://www.russianspaceweb.com/images/rockets/vega

Vega【航天科普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