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想写本书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三无青年,无聊,无趣,无本事。
身为一个三无青年,我的人生轨迹也是波折起伏的,在一九年,新冠爆发第一年。
我的脑袋像开了窍一样,我放弃了学业,在高三冲刺阶段。
我开始迷茫了,人高考的意义是什么?
老师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高考,高考就是一条分界线。”
家长说:“高考就是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同学觉得:“高考就是我们迈向理想的第一步!”
而我觉得,高考就是张筛网,他过滤的不一定下的可能和丢弃的差不多。
而生活更是比高考残酷,他有着无数的筛网等着你往上撞,或许幸运就通过,不幸运就被挤下去等待再筛选。
但人生比高考更慈爱,因为总有一张筛网会留下你。
高考的选择只有一个,而人生的选择是无数的。
我是幸运,被一张叫父亲的筛网留下了!
从此以后,我多了一个称呼——农民工!
什么是农民工?
泛指工作地点更改频繁,工资与工作总量、工作天数以及工作职能相挂钩。
而与农民工最相关的行业,就是建筑工程。
一般流程都是:房地产『政府工程』——获得批准——开招聘会——投标——选择承包商——承包商找包工——包工再找工人——工人完工,承包商收方结账『其中工人工款结清,包工预付百分之八十或者百分之七十』——甲方验收合格后,承包商结清余下工款——工程完。
包工也被人俗称包工头,而包工头也属于农民工的范畴。
一般的包工头是什么样的,我倒是不清楚。而我的父亲属于什么样,我倒是清楚。
活不适宜多人干时,就是正常单干。适宜多人干时,就以合适的单价再找人干。
其中是亏是赚取决于质量与速度,以及老板承包商的人品与做法。
与父亲上工地已经有四年多了,做了十多个个工地,人见过很多,其中各样老板也见过不少,但最数无赖的就是巧家的杨老板。
无论是做事风格还是为人处事,都是极差。
总之一句话评价——长着一张欺人的嘴,不知几句话是真。
全国农民工总量约有三四亿,其中年龄多以四五十岁为主。
全国十四亿人,作者有很多,但没多少人会写以农民工为视角的作品。
而我想写本这类的书,以自身为原型。
我想让更多的人看见农民工群体的生活,以及种种磕磕绊绊。
在着渐完善的法律文案中,依旧存在着很多漏洞!
法无情,人有情。以法为本,以心为行,以法为束。
《我是一名农民工》讲述的是一个男孩从青稚转向青涩的过程。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他的记忆,愿自己可以留下些许时代的印记!
——芳幽流雨星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