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风景】同济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姐学习玩乐两不误式读研体验


自我介绍:同济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的研二。本科是上海理工大学日语系。二战上岸,备考时听了初心的课程,小柒老师的文学课、炸鸡老师的作文课等等,对初试和复试真的帮助很大!备考时,文学是从零基础开始的,文学课梳理的日本文学史很清晰。赞~

同济的日语研究生只有学硕,分为三个方向:文学、语言学、文化。保研和考研一共招生10人左右。学制是两年半,所有课程要在研究生一年级完成。上课的这一年很忙碌和充实。除了日语系的专业课,还有必修的讲座课程等。
首先,日语系的专业课包括文学、语言学、文化,开设最多是文学课程。我是选修了所有语言学的相关课程,以及文学和文化的几门课。因为班级人少,所以上课的提问和pre很多。老师会要求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轮流做pre,然后讲完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点评。还有学生pre和老师讲课穿插进行。课后要下功夫看文学文本和论文等等。语言学有语音、语法、语用。和本科围绕听说读写的课程不同,研究生是开始入门学术了。语言学如同浩瀚宇宙,有很多经典的理论专著。
我的导师是研究日语语用学方向,所以语言学的理论书籍中选择了语用相关的书。其中日语的专著有小泉保的《言外的语言学》,举例了文学和日常的对话。研究生的课程都非常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从研一开始老师就引导着学生逐步明确毕业论文的方向。因为学制是两年半,所以研二上学期就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大量阅读文献,将理论实际运用。这句话实际做起来,真的很辛苦。从泡在图书馆看书到日日夜夜整理论文,努力修改研究报告。一周过后再看论文,又全部重写。(如果是期末课程论文,尽力写完就交了哈哈。特别是第一个学期6、7篇课程论文,DDL的压力。)
文学相关的课程也很多,主要是刘老师的近现代日本文学。文学课程还有外教的文学理论、老师合讲的文学方向研究。课程没有专门设置古典文学课。在细读日本小说原文后,老师会发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大量的文献中辩证地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涉及的小说作家都是非常有名的文豪,比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岛崎藤村等等。刘老师的课上经常讲到文学伦理学、病理学。老师会通过不断地提问,增强逻辑和问题意识。(上课时常常发现自己的思考太少)。想要结合原文和文学理论有理有据地分析真的好难!作为语言学方向的学生,也需要看日本文学的论文和相关的文学理论书籍。
比较特别的是讲座类课程,“高等讲堂”要听16次讲座,每周有各类线上线下的讲座。还有和英语系、德语系同上的“前沿专题”。关于二外,六级达到一定的分数可以免修英语课。我在本科出于兴趣,选修了一门德语。每周上一次课,有大量的新词汇和语法,很快就赶不进度。研一又选修了德语,郭老师的德语入门课重点在语法,单词需要之后的坚持记忆。
关于奖学金和留学。同济大学的奖学金是不分等级的,每学年开学后发放8000元。相当于免学费,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是一万,那么奖学金就是一万。此外还有很多助教助管的岗位,加上国家补助每个月1k+。研一完成所有课程后,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同学会兼职和实习。留学是九州大学、熊本大学等。

同济大学有几个校区,上课是四平校区(主校区)和嘉定校区,其他校区主要是宿舍楼。外院在四平校区,研究生宿舍主要在彰武校区。所以几乎每天都要跨校区,还好距离很近,一公里左右。在同济的生活便利快乐,外出校门口有地铁站,乘10号线去哪里玩都很方便,比如五角场、大学路等等。(但是外出比起本科少了很多。想念当时在上理和朋友闲逛的日子,去复旦躺草坪,来同济看樱花。)
研究生的寝室是两人间或三人间,有电梯、阳台、独卫。洗衣房在每栋宿舍楼的二楼,大概有8台洗衣机。
外国语学院的三个系(英语、日语、德语)的教室在不同的楼层,日语系位于外国语学院的三楼。研究生宿舍所在的彰武校区有一个教学楼(提供自习室)和三层的食堂(东苑),但是东苑味道一般。同学们还是喜欢去主校区有四个食堂(学苑、北苑、西苑、三好坞)。
下课的20分钟内都会出现很长的队伍!在图书馆自习时,可以提前去食堂吃饭,错开高峰。学苑饮食广场是所有食堂中位置最好(紧邻教学楼和图书馆)交通最便利的食堂啦。三好坞离外院很近,味道好但价格稍贵。同济校园里还有“第二学生食堂”,这里不是食堂,类似一个花园或广场。(同时是猫咪的集聚地,可以来喂猫。)
运动设施一应俱全,有田径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等。樱花大道的两侧都是运动场。但是我只在体育大楼练过几次瑜伽,每天骑共享单车逛逛校园。连田径场都没有进去跑过步哈哈哈,只有开学典礼进去了一次。

研究生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大半。在这一年半里,研究生的生活非常简单且充实,在学术上开始了解入门的方法和基础的理论知识。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寝室,是慢下来的一年。今后,大家都可以享受自由快乐的校园时光!



三好坞的小亭子


四平校区的图书馆


彰武校区的研究生寝室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