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笔记(中)

2020-10-02 10:28 作者:销魂很销魂  | 我要投稿


正文为笔记、提纲、浅析,引用为《共产党宣言》原文,“()”为注释。如果你觉得太长,可以只看正文。

由于网站bug,可能会出现排版问题,请注意!!!

如果理解不了,建议多读几遍。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反驳各类指责共产主义的观点,以及提出共产党的纲领)

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共产党人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它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共产党人同其它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它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无产阶级只能称作无产者。马克思:资产阶级的统治正是建立在无产阶级之间的竞争上,即建立在由于一些工人和另一些工人的对立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分裂上。),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这里表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为共产党的本身进步性,第二点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必然是马克思主义。)

观点1:共产党人要推翻私有制是错误的。

既然资产阶级可以推翻封建阶级改变所有制,那么无产阶级也可以推翻资产阶级。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  

       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在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废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  

       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  

       例如,法国革命废除了封建的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消灭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而不是消灭所有制本身。)

小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会被资本主义摧毁,所以共产党人不负责这个阶段。

       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

  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来的财产!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所有制以前的那种小资产阶级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不是资本家依靠个人劳动挣来的,资本具有公共属性,是劳动者集体劳动成果,所以应该公有化。

       做一个资本家,这就是说,他在生产中不仅占有一种纯粹个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种社会的地位。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

       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因此,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现在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螺丝或者齿轮,驱使着社会的运转。而这一切的操控者,是资本。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

每个人为了谋生,都在做自己会做的事情,每个人又从社会中交换产物。而这一切之间的媒介,就是货币(资本)。没人能够忤逆它,除非你脱离社会。)

消灭私有制不代表消灭生活资料。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资只能让劳动者活着,好被剥削。

在共产主义社会,反而会发更多工资,让劳动者可以享受丰富的生活。

       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

(注意,《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也就是反应的是19世纪的情况。后来阶级斗争,资本家做出了妥协,于是就有了最低工资和工作日限制,调和阶级矛盾而已。)

       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观点2:共产主义消灭个人自由

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资本主义已经实现了在社会上大多数人中消灭私有制。

       我们要消灭私有制,你们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可见,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只属于少数资本家。共产主义的自由则属于所有人。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观点3:共产主义让人变懒惰。

消灭资本主义不会导致人变懒,因为资本家不干活就可以躺着赚钱,已经很懒了。

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所有这些顾虑,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同义反复: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

观点4:共产主义推行社会教育是摧毁家庭间亲密的关系。

资本主义已经建立了公共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已经快不存在了。

       所有这些对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责备, 也被扩及到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方面。正如阶级的所有制的终止在资产者看来是生产本身的终止一样,阶级的教育的终止在他们看来就等于一切教育的终止。

  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

  但是,你们既然用你们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念来衡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主张,那就请你们不要同我们争论了。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象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但是这种教育是把人训练成奴隶,共产党人只不过是要把教育系统脱离资产阶级的影响。

       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

观点5:共产主义要消灭家庭。

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者没钱结婚,婚姻作为一种资本关系只在资产阶级那里存在。

       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资本上面,建立在私人发财上面的。这种家庭只是在资产阶级那里才以充分发展的形式存在着,而无产者的被迫独居和公开的卖y则是它的补充。

  资产者的家庭自然会随着它的这种补充的消失而消失,两者都要随着资本的消失而消失。

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关系已经在工业社会中被逐步摧毁了。

       无产者的一切家庭联系越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而被破坏,他们的子女越是由于这种发展而被变成单纯的商品和劳动工具,资产阶级关于家庭和教育、关于父母和子女的亲密关系的空话就越是令人作呕。

观点6:共产党人要实现公妻制

女性不是生产资料,所以不需要公用。资产阶级不把女性当人看,而是当作生产资料,所以想当然的以为公用生产资料就要公妻。共产党人则把女性当人看。

       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他们听说生产工具将要公共使用,自然就不能不想到妇女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他们想也没有想到,问题正在于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

资本主义下公妻制本来就是存在的,卖y就是一种公妻制。

       其实,我们的资产者装得道貌岸然,对所谓的共产党人的正式公妻制表示惊讶,那是再可笑不过了。公妻制无需共产党人来实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我们的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卖淫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

随着现在生产关系的消灭,这种公妻制就会消亡。

       人们至多只能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想用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其实,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

观点7:共产党人要消灭国家和民族。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其实都是一个民族的同胞:被剥削民族。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随着各国资本主义的消灭,各国的民族对立也会自然消亡。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观点8:拿着各类宗教典籍和哲学观点来反驳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不道德”。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它们取决于经济基础。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道德标准也会改变。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

       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

       但是,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不同国家应该因地制宜的搞共产主义。

深圳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

发达国家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3.废除继承权。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现代政府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消亡,阶级也消亡了,那么共产主义的政府就变成了自由人联合体。

       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本文为非专业解读,有错误请见谅。 

群号:977671984

加入本群,和销魂以及沙雕群友一起,聊历史,聊社会,聊游戏,聊科技,聊学习,谈人生谈理想,还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学习资料,还有很多实用的软件,哇,我超喜欢这里的。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527795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8655273 

《共产党宣言》 

维基百科 

百度百科 

新高中政治必修一、必修四和我亲爱的政治老师的教导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笔记(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