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真题、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撰写

2022-07-26 11:34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建设的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基于70年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历经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学术创新,国际关系学院已经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

初试招生目录


分数线



2021年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55 55 90 90 372

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 55 55 90 90 380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经济学  55 55 90 90 360

世界经济 55 55 90 90 365

2020年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世界经济专业:55,55,90,90,383

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55,55,90,90,370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55,55,90,90,360   


参考书


625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杨光斌;

《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杨光斌;

《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杨光斌;

《政治学原理》张小劲,景跃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810国际类综合: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外交概论》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外交》曲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政治学概论》梁守德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北大出版社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复旦大学出版社


专业一的参考书主要是杨光斌老师的《政治学导论》和主要论文。考生可以从五六月份开始梳理背诵《政治学导论》这本书的。《政治学导论》比较难背诵,而且要全部准确背完,所以建议尽早背诵,以后可以多次反复。考前至少能背诵四遍左右,直到能自己复述书中内容。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边背诵边整理笔记。接下来是杨光斌老师的论文。杨老师的论文也是625考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后面的两道论述题。主要整理并记忆杨老师论文中的主要观点。最后就是要关注时事政治,当前发生的较重要的大事,尤其是总书记所提的重要观点,最好能够有所涉猎。


专业二科目较多,考生也不要太担心。先查看真题,大致了解考察的内容和出题方向,然后有针对性的看书,看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注意整理知识点。西方政治思想史出题灵活,常引用原文的话让你分析,一定程度上需要你对原文有一定的认知,并非泛评,这个就是考察学生的积淀和思考的能力。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将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有条理的整理,如果学有余力,可以读一下《理想国》、《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和《利维坦》,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考点,作为一个政治学的学生,也应当有这方面的积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复习重点放在先秦诸子百家、西汉思想、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这四个时间节点。对于思想史的论战,比如科玄之争,要缕清思路,代表人物有谁、在哪里发表了一些什么文章、引发什么连锁反应、一共持续了几个阶段、怎么评价它。整理的时候可以按思想史,也可以按人物分类。其中思想史事件比较繁琐难以识记,至于思想,考得还是比较粗浅。


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2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远程在线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面试题目回答问题,专业面试考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面试考察其它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真题


 625-政治学基础考研真题
  简答题
  1.简述政治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2.简述马克思·韦伯的政治统治的理想类型的基本理论。
  3.简述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挑战。
  4.简述“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5.简述政党分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6.比较精英民主和多元民主主义对政治冷漠现象的影响。

  810国际类综合
  论述题
  1.从政治文化角度论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个论断。
  2.论述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原则。
  810国际关系综合考研真题

  简答题
  1.共和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
  2.列宁的战争和平观。
  3.新现实主义下的两极稳定论。
  4.主流国关理论关于无政府状态的观点。
  5.神圣同盟的内容和作用。
  6.肯尼迪灵活反应战略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7.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内容意义。
  8.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美国因素。

  论述题

  1.科技因素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
  2.分析冷战期间美苏长期对抗以及没有热战的原因。
  3.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提出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真题、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撰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