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伦敦二十四字墙有感

2023-08-07 21:50 作者:波炉微  | 我要投稿

我认为这件所谓艺术作品首先就是自我矛盾,毫无内核,纯纯就是为了满足一种所谓艺术的优越感。首先在我看来艺术价值是以审美为引导的,而现代很多这样已某种手段去揭露和批判现状的作品的意义本质上在于强调以及凸显美好本身。 在我的理解中,这个所谓的艺术作品也好行为艺术也罢在表达信息是反对某种死板,虚伪而又不切实际的教条。(我并不是在批判这二十四个字本身,相反我认为这二十四个字对社会具备很大的指导以及稳定意义)结合这个所谓作品来看,创作它的人显然并没有想清楚他们行为以及结束后成果的本质,因为他们不仅忽视了本来存在的美好,反而加之破坏,这就是创作过程与作品表达的矛盾。这证明了创造者根本没有尊重他人表达的美,这也是毫无内核的。 这件事情从影响社会的结果来看确实引发了不少的思考与辩论。而所有这些辩论的重点则在于艺术本身,艺术到底是什么,从步入现代以来便越来越让人难以琢磨。很多所谓艺术家,创作者在运用和传播一些理念的时候有没有完完全全地将这些理念理解透彻,并吸收内化是很值得怀疑的。在我看来不乏有为了复杂而复杂,为了高深而高深的作品,作者本身并没有太深的感触和思考,不过是在盗用真正有能量东西的力量罢了,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太多的人为了艺术家这个虚名而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再美其名曰为艺术,这样子的行为于社会无益,更于艺术无益。现如今艺术以及离社会太远了,很多时候都陷入到一个小圈子的自说自话之中,运用相似的话术与手段互相对话,从某种程度上创造出一种艺术垄断。 所谓艺术家沉迷在自我无数的自我包装的符号当中,社会中有人“附庸风雅”享受着连带的所谓审美优越感,而更有不在少数的人的态度则是任由这帮人自生自灭罢了。可如此一来,艺术不断重复这相同的对话又何谈创新之言。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两批人也具有各自的阶级性质,中产往上自然附庸风雅,而往下者则日夜为了衣食住行奔波毫无心思再去理会这些人所谓的深刻了。 在我看来,艺术家是个资本制度乃至更往前的落后制度对于创作者的定位。创作者应当把自己的定位摆正为文艺劳动者,和其余工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于社会架构而言,文艺劳动者本身就由创造出实体经济的劳动者赡养的,决不能忘本。同时文艺劳动者本身也应具有相当觉悟,相当职业的觉悟恰似其他职业一般,再不能是随随便便的一糊弄便美其名曰为新潮艺术,应当是实实在在的劳动。 总而言之,这件所谓作品的确引起了广泛地讨论,却不代表其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试想校园枪击案莫不是也引发了很大讨论,其中凶手大多也有其想表达的信息,同理这次应当算是艺术界的一次恐怖袭击。

东伦敦二十四字墙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