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两个方法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语言康复中心介绍,关于孩子的语言问题与发展,一直都是家长们十分重视的一部分。而对于孩子的语言干预,除了必要的专业干预外,家长们在生活中也要时常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干预,以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本次我们将会与家长们分享能够在生活中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两个方法,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首先是第一个方法-自我描述,该方法主要是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促进孩子开口,建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简单来说就是在生活中家长与孩子进行平行游戏时,家长模仿孩子的行为,并描述自己的活动,说出孩子正在看/玩的事物、正在进行的活动等,使孩子在即时的沟通情境中获得相对应的语言刺激。

例如,孩子在玩积木时,家长可以拿出相同的积木,并模仿孩子的行为,同时口头描述:“我正在搭积木”、“我正在搭红色的积木”“你看我搭了三块”等,在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以这样的方式使孩子在即时的沟通情境中获得相对应的语言刺激,让孩子有机会将听到的语言与情境中的意义联系在一起。通过多次聆听经验的积累,促使孩子自然学习相应的语法与表达。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的关键在于与孩子形成共同注意,切勿刻意要求孩子回应。

第二个方法则是平行描述,该方法与第一个方法不同的是,家长所描述的目标需要从描述自己的行为变换为描述孩子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在孩子进行活动或游戏时,对孩子当下的行为或关注的事物等进行描述。

例如,在孩子玩玩具车时,家长们可以对孩子当下的游戏行为进行描述,如“哇!你正在开汽车”“你开的是红色的汽车”等。如果孩子是以非常规的方式在玩玩具车,像盯着玩具车的某一个部位看、在闻玩具车的气味等,家长们可以描述“你看这是轮胎”“这是黑色的轮胎”等,根据孩子所关注的点进行描述。
以上两个方法,都较为适合缺乏沟通意识的孩子,均可以为孩子提供很大的机会,让孩子去尝试着与人沟通。当孩子建立/具备与人沟通的意识后,家长们还可以介入其他的训练方法,从而更好地锻炼孩子的语言沟通。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