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2023-08-03 22:01 作者:寡闻之人  | 我要投稿

        生活中,应该有意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说话、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大脑更喜欢将独立的事物联系起来记忆,就好像听故事一样,层层递进。其中,大脑有两个需求:1.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2.找出逻辑关系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从例子来看,A在跟B聊天,A说了一段话后,B在琢磨A到底想表达什么?A见到B一副不理解的样子后,又说了一段话,B于是又在找A话语的逻辑,如此反复后,B似乎满足逻辑的明白A到底想说什么了,到最后B理解的还是不对的。事实上,人在交流时,听者会一直寻找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或逻辑,为了保证高效沟通,我们必须提前将这种逻辑/结构告诉给听者,就是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一本书的组成:一书一思想,一书十章,十章概括成一思想,一章分十节,十节概括成一章之思想,一节分十段,十段概括成一节。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而下一层次对上一层次的解释和支撑。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检验是否思想是否在同一范畴的办法是:是否可以用单一名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组中的所有思想是否可以被冠为“建议”,“原因”,“问题”,“方法”等。

        必须有理由说明为什么把第二个思想放在第二位,而不是第三位,这就是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步骤)顺序:最开始、后来、最后,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西部、中部、东部,吴阳、吴川、广东

        4.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