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MO谱面简评01:Reverence

------------------------------------------------------------------------------------------------------------------------------------------------------------------
By:Barbarianerman

本人一般情况下分析优点(毕竟目的是提升谱力)
因为本人音游力很差(比如这个reverence才99.96)所以部分我打不了的配置就很难分析
本人的谱力也差到不行(g25第16名,g24初赛淘汰的那种差)所以对于这不专业的谱评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有的谱评仅代表本人个人意见,不代表铺面真正水准。有异议请以平和的语气在评论区讨论,我也会就部分异议进行不专业的解答,欢迎各位积极讨论
然后评分和总结都是按照myna的谱评标准来的,可以作为一个参照
前言就这么多,现在谱评正式开始!
分段评价:
1-32char

左右手的分配十分的合理
因为全曲大部分由较高速的交互组成,为了表现力同时契合曲子情感,前段黄条和交互交替出现既平衡了全曲前段的难度提高表现力,同时也定下了整个谱子的基调
33-78char

单纯的按音高下音
在高音部分节奏加快时(51char后)舍弃低音轨,平衡了单部分的难度
键宽在每四个小节进行一次整体变大然后再缩回去(小小小大小小小大)体现出鲜明段落感
78-94char

位移和钢琴音的差音(想不起专有名词我自裁)一致,从高到低从窄到宽
键宽是右手大左手小同键宽,算是火车轨交互的惯用美观方法,也能提醒起手(
和它后段鼓点段完美衔接,爱了爱了
95-254char

其中因为段落重复的因素谱师前两段鼓点(95-113char,114-133char)选取了鼓的不同音色来采音保证谱面不单调【然后被myna说需要脑补采音(】当然这段就会略微的毁听感(
这段对于音轨的取舍很简单:就是谁音量大就采谁(导致之前毁的听感又回来了)
鼓点和钢琴交替出现,给予人跳脱感也是和后面纯钢琴段做出区分
255-409char

因为中间有一小段无钢琴段,为了不让谱面空虚就采了鼓点(要是我可能就空着了)
钢琴依然是交互加黄条的配合,手感奇佳,而键宽改变为以音量为准,双押基本同宽(大)单押看低音与高音,无低音双押同宽(小),变化美观恰当
410-486char

2.0键大宽纵连教导我们键宽大也没关系(不是
根据音高改变纵连左右手的设计给予紧张感
两个键宽分别为2.0和1.3,教导我们单手扛的交互和双手扛的交互键宽不一样(
487-566char

494-500char的交互音量从大到小,但键宽从小到大,这是因为后面的bass(?)声音比前面的钢琴最大声音还要大,所以考虑键宽要考虑不同时间的不同音色(
然后505char后就是全曲采音的迷惑点:那个大键鼓点鄙人认为完全不必要采,或者染黑变小也行(毕竟那里本来就有一个小钢琴音)

567-585char

那个缺键确实可惜了,不然评分又能高一些
键宽不同是因为音色不同,也有从窄到宽的感觉(但是其实间距没变),在不提升难度的情况下加大了表达力,值得学习
586-769char

没钢琴就鼓点,分配采音很合理(唯一一处违反的是667char处,但是钢琴鼓点同音所以无所谓了)
701-752char是最难处理的段落了——要与前面表现力基本一致,但是就那几个音,真的是很难,但是这里谱师处理的太好了(大赞)

用de黄条强行做出hold的感觉(当然不是hold,但是一音一条的确是hold的感觉)甚至于比放hold还好(音高和音量的改变导致这段必须要改一改键宽,这是很多定key的hold做不到的)
769-849char

其实这段音乐和后面几乎一样(后面就混了一段鼓点而已)
这个采音十分的大胆,如果没有那个clap撑住音量大小这段就是迷惑采音了(
后段没有那个clap的音色了,便顺手换掉配置,过于牛必
(这教导了我们可以根据细节音色改变配置,根据该段的特色音色选择配置)
850-1022char

和前面几段几乎相同,只是把很多黄条换成了交互(只有听不太到音量的钢琴还是黄条)增大难度(?)同时提高表现力,为尾杀(?)作准备
1023-1211char

当然这个尾杀名不副实,只能杀杀我这种不会黄接黑的人(
尾杀几乎全是钢琴,也是重复的前面的配置,不过加入大量钢琴混fr和黄接黑,比前面难很多,体现尾杀的威严(并没有)
1022-1023char中间的大空白采不采音我觉得都可,不过采了的话会少了一丝释然感(空白处无鼓点)

1022-1023char中间的大空白
因为后面与前面距离大且中间有特色配置(纵连和断键变速交互)所以即使重复采音思路也不会让人感觉无聊(这段评价应该同时写在上面的850-1022char的)
总结
1.全谱子异常的简单且优美,单段落键宽改变不大,基本按照音色改变键宽
2表现力(配置的选择)很好,体现出歌曲的起承转合
3.难度适中,基本没有强塞乱七八糟的音也谱师没有在下键时睡觉(
4.手感...我认为几乎是全deemo第一(个人意见),只有中段的纵连略微有一点点不完美(那也是极优质的),其他段的手感完全称得上“完美”一词
评分:
手感 10
配置 10
采音 8
契合度 10
总分38/40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