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去做声学工程师,需要重点学习哪些方面?
学的是电气自动化,普通本科生,算是个发烧友吧。看到自家那边做音响之类的企业不少,也有中科声学研究所,转行去做这一块靠谱么,需要学点什么东西?
谢邀。人在航母,刚下蒙古。
广义的讲,声学工程师有很多专业细分。例如消费类电子产品常见的声学工程师,或者专业从事主观调音的声学系统工程师。不过,既然看你讲的发烧友和音箱,所以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声学工程师。
声学工程师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1. 理论基础类
这个没啥好说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南京大学《声学基础》。只要这本书看懂看透了,基本上声学设计和一些常用的知识基本都能掌握。当然,如果想看懂这本书,高等数学和一些相关知识例如信号与系统、复变函数、自动控制原理等也需要学习。既然你本科学电气,这些应该都学过。
如果是做音箱设计,最好再看一下《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这本书更偏重实际应用一些。
如果是做耳机设计,其实《声学基础》里相当多的内容已经足够,《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design handbook》中有对耳机设计的更详细论述。
如果是做有源系统、例如蓝牙音箱、蓝牙耳机、有源监听音箱等,还需要学习《数字信号处理》,对FIR和IIR滤波器、巴特沃斯和Linkwitz-Riley滤波器等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不过这个作为电气专业应该也都学过。
2. 声学仿真软件
比较主流的两种:
Leap
Comsol
Pro audio会用到的:EASEspeakerLab,并懂得线阵列设计等内容。
3. 声学测试系统
SoundCheck
Klippel (SCAN、NFS)
REW
Smaart
以及一些常见的硬件例如人工耳、麦克风、前置放大器、Klippel、声卡的设置和使用。
还有一些独家的测试系统,比如说HATS(Harman Audio Test System)。
4. 声学相关内容
ProE、Solidworks、UG等ME相关软件,设计箱体用的。
《电路》,设计分频器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些DSP算法,例如音质增强、limiter、环绕算法、动态音量等。
5. 一些进阶内容
首推的还是Floyd Toole的《声音的重现》。以上的一些内容只是让你能够设计出或者说做出一个产品,但这个产品到底该往什么方向去做,需要心理声学的相关内容。Floyd Toole博士的这本书勘察是心理声学的集大成之作,真正偏实际应用的相关内容,而不只是一些纯理论的知识。例如,到底哪些数据和人对音箱的听感相关,到底呈何种关系,应该以怎样的目标设计等。
另外一方面是关于主观评价。其实,我在一年半之前的文章中就讲过,像音箱单体和耳机这种比较简单的声学系统并不需要太多的主观评价。我所熟知的一些大厂也没多少主观评价,换句话说,主观评价只是起辅助作用。主观评价是很难学习的一项技能。也不是自称或者自认为自己是金耳朵就真的是金耳朵。

业内的主观评价方法,或者说专业的主观评价和发烧圈中的想象+形容词写散文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一本比较基础但是却很精辟的书,是传媒大学的《审听训练与音质主观评价》。但是,听音能力或者说如何评价以我的经验仅仅看书是不够的。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际调音操作,尤其是对声场的评价,需要相对标准的环境让你明白什么才是声场以及什么是正确的声场。简单来说你至少需要一套相对标准的器材,即便只是听一些定位和宽度,暂时不需要参考级的超低频,你也至少要买一对比较好的监听音箱例如JBL 708P(大约3万6)一对,并且有正确的摆位和DSP调节(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Floyd Toole的声音的重现学习,但想要真正掌握我觉得这本书至少要读两三遍),然后反复的审听训练至少半年以上。。。
6. 其他相关职位
一般来说,声学工程师和扬声器工程师是分开的。扬声器设计除了掌握Comsol以外,偶尔也会用到FineMotor。扬声器工程师还有一个分支是材料方向的,不但包括磁路相关材料、折环鼓纸材料,也包括胶水等。不过这里指的是材料的声学性能和可靠性等,而不是广告里宣传的“材料”。
而对于声学系统工程师。最主流的还是三类应用场景,电影院/歌剧院、汽车音响和嵌入式音频。
先说影院类的吧,建筑声学这种基础知识肯定是必须的,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EASE。至少要掌握声场分布、声场模拟、语言清晰度计算等,很多时候需要计算和预估扬声器在场馆中的数量和位置。当然,扬声器的性能要求或者说选型也需要对应的评估能力。更专业的说法是需要掌握一些系统设计能力。
接下来说汽车音响。除了以上大部分声学内容和DSP内容以外,还需要学习PCAN等车身通信总线的相关知识。汽车音响对主观评价和主观调音的要求应该是最高的,因为很难进行AB对比试听和盲听,多声道系统比立体声系统复杂的多。车载音响对算法的要求也比较高。
嵌入式音频。电视、手机之类的。也就是以上这些内容需要掌握。
以上这些除了嵌入式音频以外,我都涉及过,只是分享一下人生的经验。
中科院声学所,杨军老师,人很好。不过貌似我记得杨老师也对音效算法有很深入的研究,一些毕业的学生去了杜比实验室。
最后回答你第二个问题。转行做声学靠谱吗?
不靠谱
从职业角度而言,声学行业的就业面比较窄,行业的体量决定能去的公司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并且,相信你问这问题也是想做研发,尤其是在原厂而不是代工厂。圈子里的人(声学研发圈而不是HiFi发烧圈和营销圈)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再加上只要你稍微入行一段时间,就能看明白实际上这个圈子是怎么回事,哪些厂家是大忽悠,哪些厂家是真的有实力。人往高处走,到最后发现其实没几个地方能去。再有就是薪资待遇,声学行业整体的薪资不算低,毕竟也是做技术,但肯定不算高,肯定比不上互联网,半死不活吧,除非你在互联网公司做声学。外企普遍比国内这些企业高。最高的应该是苹果和Google,但是Google在大陆基本不怎么招声学的,台湾偶尔招一些做调音的,但是大陆人是去不了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总之,就业面很小,前景一般。
从爱好的角度就更不推荐了。声学算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颠倒黑白的专业领域。按照英国剑桥大学大师Douglas Self的话说,“可能没有哪个技术领域比音频领域经历过更多的错误、伪命题、混乱和彻头彻尾的谎言。”。不论是以上这些声学相关知识和主观评价知识还是行业的一些内幕,对于一个高烧而言,都有可能导致他信仰的崩塌。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阴影。就像黑客帝国中刚从母体里脱离的人无法接受破败的现实世界、自己曾经只是被母体奴役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一样。

声学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或者说并不是一些市场营销和发烧圈子里所描绘的那样。声学和发烧圈也没有太多关联,唯一的关联可能就是发烧圈中所讨论的产品是一些声学工程师做的(有一些也并不是)。而对产品评价的“方法”和“理论”是完全两个世界的。如果你选择了声学作为职业,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选择了隐姓埋名和忍辱负重。你很难把真正发生的事情讲给你原来所在的那个圈子。要么就只能出卖灵魂在公众面前说一些违心的话,或者本来就是大忽悠。
最后引用高赞答主的话:“想学的话就好好学,搞清楚物理本质,不要学个半吊子仍然被人忽悠,或者拿出去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