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卖萌装嫩如何走进成人世界——写给同学们及他们的家长

2023-03-07 19:16 作者:谭天论道  | 我要投稿

哈佛大学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从在校时的实习、兼职到毕业后步入职场,同学们最应该学些什么呢?家长更应该做些什么?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 《学校会伤人》,这书既是写给学生,也是写给家长的。如何才能保障孩子们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安全,通过阅读此书,你能更好地用一种“健康”的方式去培育我们的孩子。人们往往把一些不暗世事的女孩叫做“傻白甜”,傻白甜的傻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真傻,一种是装傻,不管哪一种都不要成为“瞎白甜”。有一篇文章《心机婊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心机》,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不必去委屈自己去变得有心计,但也不要蠢得没有心眼。

从《小时代》到韩剧、美剧,卖萌,自拍,互联网的原住民仿佛远离这个现实的星球,有些同学在线上古灵精怪,在线下呆若木鸡。曾有一小学生写了一本书《我不想长大》,不少学生巴不得永远呆在安逸的校园里,确定在学校读书读久了会有社恐。其实现在不少同学在校时已自觉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以各种方式接触社会并准备拥抱成人世界。要相信自己,毕业后你不是要到另一个星球。作为家长也要学会逐渐放养,要逐渐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有的同学之所以怯于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其实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世界500强的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曾说过,很多人问我,来公司工作有没有双休?需不需要加班?我客气地请他们离开了公司。欲求安逸,为何还要出来工作?直接窝在家里不就得了吗?一开口就在讲困难,成长已经远离你;一付出就在想回报,机会已经远离你;一做事就在想个人利益,收获已经远离你;一有起色就想谈条件,未来已经远离你; 一合作就在想自己如何不吃亏,事业已经远离你;成功的秘诀就是多付出。

当同学们把学士帽或硕士帽扔向蓝天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们要成为一个社会人。从学校到社会的距离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遥远,你如何能勇敢面对,那就只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而已。此时,我想起一首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莫不回头!不要害怕走进社会,不要拒绝成长!学终究是要上完的,但书是可以终身去读的,读有字的书,读无字的书,社会就是一部无字的书。


可爱不是必杀技,卖萌也非真年轻

如今的小可爱可真多,年轻人动不动就萌萌哒。不仅小孩子天然可爱,老大不小的也要扮可爱。可爱,真的是逢凶化吉的必杀技吗?诚然,在人际交往的许多场合里,可爱是一种粘合剂,给别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但在职场,在繁忙的工作场所,可爱也会给人以一种错觉,这人幼稚,不够成熟,办事不太靠谱,进而有可能会失去上级信任和工作机会。

其实,不少年轻人是装可爱,外表可爱内心成熟,份猪吃老虎虽不失为一种策略,但也要使用得当,千万不要表错情。所以我认为可爱还是要适可而止,在职场上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责任心和成熟度,可爱不是必杀技,只是在紧张工作中的一种心理按摩器,在适当时候和场合放松自己愉悦别人,切不可滥用,更不要把它当作唯一的生活色彩和个人标签。

用表情包来对话确实有一种超萌的感觉,但很难进行深入交流,表情符号很大的模糊度,其意义有不确定性,如果作为幽默逗趣未尝不可,但不能进行准确高效的交谈,因此认真的正式交谈还是使用规范的文字语言更好。我发现有些90后、00后由于经常使用表情包,已丧失正常的文字表达能力,可笑可悲啊!

当下可爱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卖萌,”卖萌“一词于2010年成为网络流行词。”卖萌“也可引申为无知、秀智商下限等含义。卖萌说的不好听就是装傻充楞,好让别人喜欢她或低估她。但要记住,要适当要适度!频繁在朋友圈在微信群里卖萌的人,其实在她脸上写着:我不想长大。要知道,年轻不是靠卖萌,而是靠充满朝气的锐意进取。

泛滥成灾的“可爱”来自哪里?大多来自动漫、网游、Cospla的二元次世界。在哪里确实存在超现实的快乐,但一个真正的成人不能总是活在哪个虚拟世界里,在社会生活中小可爱们要及时切换到现实生活,该严肃时严肃,该可爱时可爱,不该卖萌时别乱卖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许多重要场合中,严肃认真的样子能得到更多的尊重,或者说那是最可爱的。奇怪的是为什么国外没那么些卖萌扮可爱的人呢?


不善于与长辈交流的你将永远是童鞋

常听到人们把一些工作多年、老大不小的人称呼为“某同学”,隐喻为仍在学校里的人。这个称谓从褒义来理解,是指其童心未泯、年轻单纯。从贬义来理解,则认为他心智不成熟,还没长大。个人认为大多数语境下是后者,出来工作的不说了,如今大学生研究生里这样的同学为数不少。个人认为有点童心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老是长不大就有点可悲了。

也许有不少同学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好,萌萌哒、呆萌可爱,活在小朋友的圈子里不是挺好的吗?当然,同学们可以有自己的社交圈,可以呆在亚文化里挥霍着年少与青春。但你不能永远游离在成人社会和主流文化之外,你需要出圈才能进入社会,而与师长畅通无阻的交流有助你的开挂人生,与师长深入的讨论有助你把握前进方向。。

这些稚气未脱的同学是怎么造成的呢?我觉得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他或她只生活在同龄人的舒适圈里,甚至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与老师和长辈交流,更不善于与他们讨论问题,这样怎么能快速成长起来呢?师长的指引、前辈的点拨是年轻人走向成熟的人生路标。然而,还是有不少孩子在长辈面前羞于启齿,我认为不仅仅是代沟的问题。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不想,总觉得有代沟,如果你把自己封闭在原有的小圈子里,同学们要明白没有谁能呵护你一辈子。二是不敢,有些同学脸皮薄,有一颗玻璃心,跟师长交流总怕说错话丢面子,在此我要送给他一首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三是不会,不会就学,谁也不是天生的,而且绝大多数师长都会平等对待,不吝赐教。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一个是性格缺陷造成,主要出现在胆小内向的同学身上,这部分同学可能比较自卑,需要用挑战自我的进取精神和人生态度来武装自己。一个是某些教育观念作祟,我有一研究生性格活泼,却在讨论问题时不爱说话,后来了解到她是一位官二代,家里教育她要说话要谨慎,因此怕说多错多。经过我开导和鼓励后她有了进步。

学会与师长交流讨论,我还有一些技巧可以教你。首先你进行心理建设,要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虽然您是前辈,但与长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其次,我不懂您要教教我呀,要有不怕出错露拙的勇气。其次要懂礼貌懂分寸,对长辈要虚心请教,讨论不是争对错,而是求同存异。最后是交流前要做好准备,平时多看书多思考,交流时不迷信,讨论前做足功课。

与老师长辈交流的内容不只是学习和功课,更重要的是思想与人生,老师的学识、长辈的阅历都是同学们成长中可以汲取的人生营养。那么,什么时候才能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并称之为童鞋呢?那就是当长辈不再把你看作小孩,而是视为一个平等的大人的时候。当老师与你能聊聊家常,开开玩笑的时候,甚至认真把你当作谈话对手的时候,那么你就长大了。

推荐阅读:

“傻白甜”的侯翠翠,唠嗑唠出百万粉丝用时仅131天,凭什么呀?

第十二期:如何反内卷?谭老师教你三招

他们把青春留在了暨南园

卖萌装嫩如何走进成人世界——写给同学们及他们的家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