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家嫖到亏损数十亿,EPIC为什么还要坚持?
最近EPIC公布的部分数据显示了一些玩家想不到的内容,据这份资料,EPIC已经亏损了两年,2019年EPIC将亏损1.81亿美元,而2020年更是亏损2.73亿美元,并以此计算出EPIC大约会在2021年亏损1.39亿美元,而EPIC预期的扭亏为盈的时间约为2023年,这也意味着,EPIC还要至少再亏损两年,那么EPIC到底亏损在哪了?为什么要这样亏损还不放弃呢?

主要的亏损原因还是在抢占市场,仅在市场担保费上,EPIC就有大约3亿美元的资本无法回收,要知道EPIC之所以能崛起的这么快,表面上是依靠着大量的白嫖,实际上,是因为EPIC近乎赌气一样和各种厂商签订合约,从独立游戏开发者到一线大厂,EPIC的身影无处不在,而这些合约的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独占或者限时独占。
事实上,玩家每一份领取的免费游戏,都不是免费的,不过是EPIC自己为玩家承担了费用,也就是说,每周送出去的游戏,本身就是一种销售,至少对于开发商来说,而且,EPIC还有一个巨大的优惠——保底,EPIC会和每个签订协议的开发商签署一份保底协议,无论这款游戏在EPIC卖出多少,EPIC都至少会提供几十万销量的销售金,这个数字和游戏本身的影响挂钩,但哪怕是一个独立游戏,一旦签订了这个协议,制作者至少能获得数万到数十万美金的收入,当然了,签订这个协议本身需要的条件也比较苛刻,至少粗制滥造的作品是不可能签订的。

EPIC这么花钱,效果自然是拔群,目前,EPIC总用户超过了1.6亿,日活用户高达3100万,月活用户高达五千万,2020年游戏时常较之2019年提高了57亿小时,但比较现实的是,2020年的收入较2019年,仅提高了不到3%,几乎等于没有提高,不过考虑到,EPIC如今仍处于上升期,这个数据也没有那么失败。

之所以,EPIC亏本也要送,其实还是被G胖逼得,随着steam经营起来,越来越多的厂商看到了PC分销平台的商机,从EA的烂橘子到育碧的uplay,知名的不知名的厂商都参与了进来,甚至连R星和B社这样的厂商都试图进军这一领域,但事实上,steam用自己的存在为这些厂商上了一课——steam是这个领域唯一的神。
从CDPR的GOG年收入不到10000美元就能看出,这个领域的竞争其实一点也不激烈,因为基本上,steam已经独占了行业,要想打破steam,只能依靠笨办法——砸钱,这也是EPIC如此大手笔的原因。

就像是拼多多做的一样,想要抢占一个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的市场,就要有魄力,事实上,EPIC做的很成功,不管如今EPIC到底赔了多少钱,但它至少成功的坐上了亚军的宝座,有了和steam一较高下的资本,但是,这样的EPIC其实也是很脆弱的,毕竟,它的位置不是它的,而是它用钱砸出来的。
未来的EPIC会继续这个砸钱的战略,只是不知道,这个亏本买卖,EPIC会坚持到什么时候,但对于玩家来说,还是希望EPCI能够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