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行──党旗下的声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和积极响应学校“寻访红色足迹,汲取成长力量”的号召。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不一样的色彩”小分队在朱梅钰老师的带领下,于2021年7月6日至7月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德清县历史悠久,有着良渚文化的遗迹和古代防风文化的传说,有着千年古刹云岫寺、宋代石桥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还有着沈约、孟郊、管道昇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而我们此次的目的地也在此处。小队拜访了位于这里的五处地点,分别是俞平伯纪念馆、德清县公民道德教育馆、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德清县新市文史馆以及德清县社会福利院。

探访名人故事,追寻先贤足迹
“不一样的色彩”小分队首先造访了位于德清县武康镇余英坊36幢的俞平伯纪念馆。纪念馆于2015年建成,展厅面积三百余平方米。该馆以俞平伯的“家学”、“文学”、“红学”为主线,陈列展示了俞平伯生前部分手稿、照片,重点展现了俞平伯在诗词、古典文学、《红楼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就。通过讲解员深入浅出的介绍,队员们无不感叹这位红学大家为国家文学创作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正处于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此次参观更加激发了大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学习道德模范,汲取榜样力量
接着,小分队来到了此次德清之旅的第二站——德清县公民道德教育馆。“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县名如是,人亦崇文尚德。该馆于2009年10月正式揭牌,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形式记载了具有德清特色的人文道德传统。馆内设有敬业之道、爱家之德、立人之品、乐善之行和道德建设五个展区,集中展示道德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其中包括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陆松芳、“坚贞不渝妻子”高燕萍和“最美白衣天使”潘美儿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向道德模范学习,弘扬和传承道德模范精神,争做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引领者。


致敬医护英雄,明确时代担当
翌日上午,小队来到了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这里是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承担着麻风休养员和现症病人医疗、康复与救治任务,长期收治着不同程度残疾的麻风休养员。这里的医疗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偏僻艰苦的山村,甘于寂寞、无私奉献,为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形象,不负习主席“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的美好寄语。参观过程中小队全体成员重温入党誓词,面对着党旗庄严宣誓,更加明确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慰问弱势儿童,传递社会温暖
这天下午小队抵达了德清县社会福利院,在该福利院儿童部展开主题为“党旗下的声音”的感恩活动。成员们与儿童部5位患有不同疾病的小朋友一同折纸,做黏土玩具,画简笔画。小队成员积极地与小朋友进行互动聊天,在小队成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做出了黏土章鱼,蔬菜水果,纸青蛙等不同的物品。在活动快结束时,小朋友们也为我们倒上了他们自制的奶茶来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党注重人民幸福,注重每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党的关辉照耀下,也希望小朋友记住党的恩情,筑牢对党的感恩。


了解名镇历史,感受当地文化
第三天上午小队来到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德清县新市文史馆,该馆位于新市古镇景区。新市建镇1700余年,文史馆浓缩了古镇的风貌,人文,民俗等多方面的古镇资料,是了解和认识新市的窗口。场馆以模型加图片这种最朴素的展览手法向人们展示着新市的魅力所在。通过对新市文史馆的浏览,我们体会到这座文史馆本身的沧桑感远比场馆的展品值得欣赏。上下左右,木雕栏杆,屋檐萝瓦仍然保留着过去的痕迹。


三天的旅程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前人的丰功伟绩,也让我们学到了优良的道德品质,感受了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破浪巨轮今又启,初心砥砺展鸿谋。”以建党一百周年为新起点,我们当代青年人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为促进时代巨轮前行的助推器。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受益良多,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决跟党走,赓续红色血脉的理想信念,未来,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以微尘之姿,成平凡而又伟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