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鼠辈
李斯
七月是夏季的第二月,空气总是干燥的令人困乏的,可今日的空气确实是湿漉漉的,即使相隔数里也能嗅到其中弥漫着血腥味。公元208年,秦朝第一丞相李斯于咸阳腰斩,夷三族。
风中传来苦咸,李斯跪在刑场上,对着身边的次子李瞻强颜说出了“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随着刽子手的刀落下,冰凉的刀刃划过腰间,仅是一瞬便成了两截,李斯上身滚落,只感意识在逐渐的消退,过去的记忆如走马灯浮现在眼前。
回忆:
李斯的思绪先回到的是上蔡,他本是上蔡一小吏,虽不是荣华富贵,也是衣食无忧。他有一妻和二子,就和他死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一样,每日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牵着黄狗追逐野兔,这样悠闲的生活在动荡的时代是绝大多数人都梦寐以求的,哪怕是现代,妥妥的公务员,每日都不用干多少事,有的是空闲时间,我想大部分人也是及其渴求这样的生活的。可一日李斯如厕,却让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那日李斯一进茅厕便发现了几只老鼠在觅食,它们一见动静便匆忙逃窜,李斯又往谷仓,却见那里的老鼠个个悠然,体型肥大,看到此情此景李斯不禁发出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是这些大人物的被动技能,李斯见这仓鼠与厕鼠便也是明白了自己所要追求的是什么,也懂得了生活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眼光,格局等,进而判决了一个人的命运。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极具风险的“投资“,他辞去了原本的小官职,前往了荀子所在拜师学习”帝王之术“,与同期拜师的韩非子成为非常要好的同窗。一手小篆写的更是极佳。
七年学成后,李斯审时度势,来到了最为强大的秦国。起初刚到秦国,李斯拜在吕不韦门下,或许他是觉得吕不韦这样本有着荣华富贵却坚持一场“风险投资“的人本质是和他一样的,希望他可以重用培养自己最终引荐到权力中央。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吕不韦的本质终究是一个商人,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像李斯这样的大才,他们往往选择限制在自己身边,既可以使用,又不足以影响自己的地位。吕不韦将李斯安排在代舍,那是上等人的住所,可对于现在的李斯来说,这样的安排不过是一个更好的上蔡罢了,他要争的可是万世之名。吕不韦曾邀请他编写《吕氏春秋》,李斯断然拒绝了。他说”文章本小枝,于道未为尊“,他不愿意在这里浪费光阴,他在上蔡已经浪费了许多光阴,在荀子学习又是七年。几经挣扎,终于一次吕不韦将李斯派往一个老对手蔡泽门下,做一小小郎官,实为卧底。但是也就在这里,李斯遇到了一个良机,一个改变他生命的机会。他见到了少年嬴政,英俊的少年,雪中折梅,气度不凡,便是一眼就相信这是今后那个扫六合,四海归一的帝王。李斯做出了一个他此生最为冒险的决定,他卸去衣物佩剑,赤身裸体,在冰天雪地里面见了这位青春版的千古一帝。此刻的嬴政,孤独阴郁,出身在赵国不受待见,13岁没了父亲,母亲离他远远的在雍城醉生梦死,他没有体验过父母的关爱,便是在家族内部也不被信任,还要忍受着是吕不韦之子的谣言,实权恰又被吕不韦与嫪毐二人分食。此刻的他也如李斯一样满是报复,却又无法实施,名为王实为囚徒。两个失意之人在交心之后一拍即合,实施起了远大且崇高的理想。李斯明确的告诉了嬴政,他将会是什么样的王,他也告诉了李斯,两人的奋斗史将会从此正式开始并迎来高潮。
李斯被封为了长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特务头子,在这里他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跟着荀子所学的“帝王之术“,做着一些离间,贿赂,刺杀六国官员的”狠活“。在之后一段时间里,他们处理了嫪毐的叛乱,毕竟只是一群因为利益勾结的乌合之众,处理起来还是不难,然后又将吕不韦赶出了首都,赶出了权力中心、。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李斯又迎来了一大难题,却也是在这次事件,他写下了一篇流传许久的文章-------------------------《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关于文章的背景总结,当时是正处在吕不韦罢相后,秦国宗室迎来了权力的巅峰,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宗室再也不愿意出现一个像吕不韦这样的外籍人士掌管大权,又在此时,韩国送给秦国的水利工程师郑国,被查出是为了消耗秦国财力的卧底,于是借此大做文章,宗室要求嬴政逐客,遣返六国在秦的所有人员,其中就包括了李斯。李斯短暂的失望后,重新振作起来,他的追求还没有完成,他的报复还没有实现,本决定穷极一生所追求的岂可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于是在临走前写下了《谏逐客书》这样的文章
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宋代李涂《文章精义》:“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 清代浦起龙《古文眉诠》:“旁罗处,层叠敲击。到正写,又妙在不粘。风雨发作,光怪变现。笔势如生蛇不受捕捉。这篇四段的文章现如今在百度百科上足足有55处注解,他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六国人才的重要。层层递进。《谏逐客书》从来都不只是一篇谏文,他超脱了一般的文章,更加像一个策略,不单单改变了逐客的情况,更是为之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但是《谏逐客书》的成功也有一大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正点到秦王要称霸的雄心,对于此刻的嬴政就是见到了知己,情人也不及于此,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才能写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这样的话。
此后,李斯官复原职,又被升为廷尉。
转眼便是到了秦朝建立,李斯寿命在传国玉玺上用他最擅长的小篆写下了令所有男人都无法抗拒的几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外李斯还主张废分封立郡县,但是他也恰在此时定制了残忍的刑罚“具五刑”,李斯为丞相,本以为一切都好了,一切都稳定了,可是那个人出现了。赵高成为了嬴政身边的宠臣,嬴政本人也盲目寻求长生不老药,从小和嬴政长大的蒙恬多次试图阻止始皇,但是都被李斯拦住了,他表示始皇现在几乎已经没有欲求了,如果不是这长生不老药的唯一执念,他可能会死的更加早,于是便大力支持始皇求药。可他或许现在想不到这一决定便是害死自己全家老小的直接原因。又恰巧这时,太子扶苏不支持始皇的诸多政策,被派去疆边反思,蒙恬又随着他一起。其实这些地方可以明显发现,始皇是完完全全的相信扶苏是唯一的继承者,从小让扶苏随华阳太后长大,又有李斯等人教导,蒙恬这样的发小最为信任的人辅佐,可始皇大抵是没有算到,李斯居然只有没有忍住诱惑,亲手害死了自己最器重的儿子。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河北广宗)。赵高在引诱李斯,认为扶苏向来与始皇不合,最喜欢抬始皇的杠了,要是扶苏即位,你丞相之前干了那么多事情,他不得第一个制裁的就是你。李斯终究是没能坚守住底线,二人合谋发动了沙丘之变,那一刻他好像恶魔,他杀死了自己看着长大的两个少年,平日里最为崇拜他的蒙恬也被害死,而这也为他之后被冤下狱没有人站在他身边埋下了伏笔。。。。。。。。
李斯在昭狱里面曾经想要效仿自己的过去写《谏逐客书》一样写下了《狱中上书》,可这次那个会把他当作知己,那个英俊的少年早已不在,反而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二世皇帝,看都没看一眼,倒是被赵高看的明明白白。
窗外灰暗朦朦的,监狱里面一个老人正受到了自己所指定的“具五刑”,长子李由,用命抵挡了一波又一波的叛军,最终是被叛乱杀害,这本该被歌颂为秦朝最后一位英雄的男人却是被冤枉成叛贼,李斯本是坚持为儿子证明,确也是屈打成招,以至于二世后来派来人去询问也如失了心一般承认了自己本没有的罪名。
咸阳的夏日炎热,咸阳的街头热热闹闹的,李斯家人的喊冤声,求饶声,刽子手的呵斥声,下面观看行刑人议论声交杂在一起,可是这一刻李斯却无比冷静,他看着自己奋斗一生的基业就此结束,秦朝也是江河日下,想着自己这一生短暂且辉煌。伴随着血液的流失,意识也逐渐消散,最后一丝意识或许回到了上蔡的那个粮仓,或者回到那天他们初见的梅树下,又或许他见到了自己最仰慕最要好的韩非,他或许想到了秦朝很快就要覆灭,赵高胡亥也一定会受到报应,但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也许此刻他也想喊一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但一切也都不重要了。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都会要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我在此真挚的祝福各位一帆风顺,也希望各位可以坚持自己的本心。